运河•今日
         

余姚:让运河文化 在阳明故里焕发新活力

发布时间: 2021-01-19 14:29:26 | 来源: 宁波日报 | 作者: 孙吉晶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本报讯(记者孙吉晶余姚市委报道组谢敏军通讯员张伊梦)近日,大运河余姚段沿岸又添一重要景观。伫立在大运河余姚段北岸、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当地地标性建筑——舜江楼在陈列布展后重新向市民和游客免费开放。立于古城墙之上的舜江楼是余姚境内大运河两岸最具代表性的古迹,也是城市文化的象征。

舜江楼整修,是余姚保护利用传承大运河文化遗产工作的一个生动实例。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在余姚境内分为虞余运河和慈江两段,是中国大运河内河航运通道与外海连接的纽带,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端点之一。为保护、利用好这一民族瑰宝,余姚充分利用大运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挖掘运河的文化、生态、水利、交通、旅游等多重价值,加快沿运河景观带建设,打造运河文化旅游精品路线。

余姚是阳明故里,阳明思想在当地深入人心。近年来,余姚全力推进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工作,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因地制宜改造提升运河沿线景点古迹,努力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激活“运河新生”,让古老的运河文化在阳明故里焕发生机和活力。

位于马渚镇的中河是迤逦千载的大运河的一段。依托姚江、中河等镇域水系,马渚发挥“运河古镇”优势,完善镇域绿化网络,推进中河北侧绿化工程,打造占地6亩的休闲绿地公园。该镇还以“运河”为轴,将沿岸历史遗存和人文精华串珠成线。马渚运河文化、稻作文化、田园党建文化与自然景观等元素交相辉映,古运河两岸生机勃发。

大运河还是明清浙东学术思想的传播通道,孕育了王阳明、黄宗羲等思想家。余姚围绕大运河等传统文化资源,投资建设阳明古镇项目。作为阳明古镇项目的重要板块,经过一年多改造的府前路历史文化商业街区于去年10月底开街,引进了本土老店、非遗文化展示和新型时尚生活体验等业态,使其成为一个适合大众休闲、游玩、购物的体验街区,运河两岸昔日的繁华胜景重现。

马渚横河水利航运设施、丈亭老街、祝江大桥……如今,余姚运河沿岸的文化遗存连缀成一条闪亮的文化长廊。余姚市相关负责人表示,下步将以项目为依托,建设姚江水岸诗路文化交流中心、阳明古镇、市公共文化中心,修缮丈亭运河老街,同时以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载体,打造文旅综合项目,加快大运河诗路文化带建设。

 

推荐阅读
苏州:建设“运河十景”激发大运河文化带活力 记者获悉,江苏省苏州市计划启动大运河苏州段“运河十景”建设,以激发大运河文化带活力。根据《苏州“运河十景”建设工作方案》,吴门望亭、浒墅关、枫桥夜泊、平江古巷、虎丘塔、水陆盘门、横塘驿站、宝带桥、石湖五堤、平望·四河汇集为苏州“运河十景”建设目标。比如,吴门望亭计划整合“湖、田、街、桥、厂、站、园、驿”等景观,打造大运河独特景观带。
邀您讲述“运河十景”故事 如对“运河十景”名称有更好的意见、建议,欢迎大家通过各种渠道向市运河办反馈。苏报集团推出的“运河十景苏州故事”大型融媒行动,将围绕“运河十景”的文化旅游资源,挖掘梳理大运河苏州段的厚重人文底蕴,解读“运河十景”建设提升规划等,把大运河苏州段的美好未来展现给广大市民、游客。为充分挖掘、传播好苏州运河文化、讲好苏州运河故事,苏报集团即日起推出“运河十景苏州故事”大型融媒行动,同时面向社会征集大运河苏州段的故事及精美照片。
大运河畔爱鸟人 ”1月16日午后,北京城市副中心爱鸟会会员羿健与其他几位会员一起,带着喜欢野生动物的孩子们来到通州区大运河森林公园,观测、记录栖息在这里的野生鸟类,并向游客分发爱鸟、护鸟宣传资料。大运河森林公园野鸭岛附近,一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与几只绿头鸭一同栖息。大运河森林公园以南的运河河道没有结冰,北京城市副中心爱鸟会会员们带着喜欢野生鸟类的孩子们观察、记录这里栖息的鸟类。
大运河畔这把“杭州伞”撑开了! 1月18日下午,大运河亚运公园“杭州伞”——杭州亚运会曲棍球场的最后一块屋面膜安装完成。”大运河亚运公园的钢结构施工方中南钢构工作人员介绍。施工方工作人员透露,刚刚铺盖完成的屋面膜,其实也并不简单——选用的是PTFE膜,有轻便、高透光率、自洁、独特的光学性能等优点。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