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
         

商丘

发布时间: 2019-10-10 21:55:45 | 来源: 中国网综合消息 | 作者: 佚名 | 责任编辑:

“华商之源,通达商丘。”商丘,自古便是“通达”之地。

玄鸟生商、王亥兴商、商汤都商。商丘是三商之源、华商之源和商文明之源。早在夏、商时期,商丘及中原地区已经是全国重要的丝绸原产地,也成为汉代以后形成的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雏形和重要源头。

始建于隋,贯穿隋、唐、五代、宋时期的大运河,沟通了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大运河通济渠段(亦称“汴河”)是商丘城市的生命之河。

唐、宋时期,大运河之畔的宋城(今商丘),既是杜甫诗下“邑中九万家,高栋照通衢,舟车半天下,主客多欢娱”的繁华之地,又是范仲淹文中“聚学为海,则九河我吞,百谷我尊;淬词为锋,则浮云我决,良玉我切”的求学、执教之地。

“通达商丘”与大运河的变迁密切相关,这还要从一个民谣说起。

大运河奔流不息,交融文化,是“最中国”的奇迹工程。(资料图片)

一、“老山猫”,民谣里大运河修建的功过是非

“红眼绿鼻子,四个毛蹄子;走路啪啪响,专吃毛孩子。”

这个童谣也许是商丘一带最著名的一个民谣。千百年来,一辈辈的商丘小孩就是在这首“老山猫”童谣鞭策中长大的。这个民谣里的主角“老山猫”,也叫“麻胡”,大名麻叔谋。故事还要从隋炀帝开修大运河说起。

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河流从西向东流入大海,东西交通便利,南北交通不便利。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往北通到涿郡(今北京),往南通到余杭(今杭州)。往北的一段叫永济渠,往淮河的一段叫通济渠,从淮河到长江的一段叫邗沟,长江到钱塘江的一段叫江南河。大运河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但是隋炀帝太急了,他滥用民力,伤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当时,条件非常落后,环境非常艰苦,人们一锨一锨地挖土,一筐一筐往岸上抬,艰苦极了,累死了许多人,人民怨声连天,运河开通后,隋炀帝三次发兵征高丽,又三次坐龙舟去扬州游玩,激起更大的民愤,最后暴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推翻了隋朝。而商丘位于通济渠由东向南的大拐弯处,位置非常重要。

相传,当时负责商丘这一段工程的将军叫麻叔谋(也叫麻胡或麻祜),性残暴,人人都害怕他。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时候,工程在宁陵地界遇到了阻碍。隋炀帝立即命宁陵到宋城(今商丘)一路的总监工麻叔谋加紧排除困难,铲除阻碍。这个麻叔谋本是个胡人,为人生性贪婪残暴,所以人们背后都称他“麻胡子”。且说这麻胡子奉皇命挖掘运河渠道,趁机盗取沿路周边的坟墓,大发横财,心中欢喜,愈发地千方百计挖别人的祖坟了。

麻叔谋到达宁陵后患病,卧床不起,求医诊治,医生说必须用肥嫩的羊肉蒸熟后加入药物,一起服食。有个叫陶榔儿的偷了人家一个三四岁的男孩,杀死蒸熟装入食盒献给麻叔谋,麻叔谋吃着这肉,香美异常,觉得和羊羔肉味道不同,十分满意。陶榔儿兄弟感谢麻叔谋的恩德,继续偷盗小儿蒸熟献给麻叔谋来讨赏。其他百姓得知陶氏兄弟的行为,也效法他们,偷盗乡间小儿换取赏赐。

丢失小儿的事件仍然不断发生。事发后麻叔谋被人告发,朝野震惊,隋炀帝派大将来护儿把他逮捕,以“食人之子、受人之金、遣贼盗宝、擅易河道”等罪名将其腰斩,陶榔儿兄弟也同时正法。麻叔谋吃人的事不少书籍都有记载,明末阮大铖的传奇《牟尼合》中也写了这样的情节。

如果有小孩子闹人,大人就吓唬他说:“别哭了,老麻祜来啦!”小孩儿马上就不敢再哭了。“祜”和“虎”音近,时间长了,就把“麻祜”叫成“麻虎”了,“麻虎”就变成了吃人的大老虎、老山猫了,又加上“红眼绿鼻子,四个毛蹄子;走着啪啪响,要吃活孩子”,就把人给吓坏了。直到现在,商丘一带的大人在哄孩子睡觉时,还唱这首歌谣呢。

二、“汴水流”,大运河之水孕育“繁华宋城”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

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段又称汴水、汴渠、汴河。隋唐至北宋,商丘称宋城。“繁华宋城”是大运河之水孕育的的名城。

隋唐大运河开挖于公元605年(隋炀帝大业六年),全长2700公里,在商丘境内长约200公里。隋唐大运河商丘段呈西北—东南流向,沿途经过睢县、宁陵县、梁园区、睢阳区、虞城县、夏邑县、永城市7个县(市、区)。隋唐大运河商丘段还是一个古代瓷器和陶器宝库。大运河故道内出土了大量的古代陶、瓷器。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与丝绸之路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通济渠商丘古城南关段、通济渠商丘夏邑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唐朝时期,商丘称宋州,后周显德六年,赵匡胤任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后来,赵匡胤称帝,因赵匡胤在后周归德军节度使的藩镇所在地为宋州(今商丘),遂以宋为国号,建立宋朝。

从隋朝开皇十六年(596年)置宋州(治所为宋城)至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金将南京降为归德府,宋城县改设为睢阳县。隋、唐、五代、宋的536年间,商丘古城之地均属“宋城”。

大运河之畔的宋城,见证了大运河的荣辱兴衰。隋唐大运河曾是连接“陆上丝绸之路”、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商丘是一座典型的因运河而繁荣、因运河而发展延续的城市,运河对于商丘城市的产生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正如文化部原部长孙家正先生在“2007扬州运河名城博览会暨市长论坛”致辞中说的:“对运河沿岸的城市而言,大运河不是生母就是乳娘,运河之水融入了他们的生活,也荡漾在他们的梦中。”

大运河,对于隋唐至北宋时代的商丘及其重要,也成就了“繁华宋城”的一度辉煌。

商丘古城南关码头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记者白鹏摄

三、“大运河”,商丘跨越千年的惊世考古发现

大运河通济渠河南段,历经辉煌与繁华,终于淹没。

从南宋以后开始,运河年久失修,河道淤塞,交通不便,商丘及中原地区的经济逐渐衰落。据清朝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商丘县志》记载,明嘉靖年间大运河商丘段还在通航,明朝以后才逐步废弃。大运河的淹没,影响到中原地区的衰落和中国经济重心的转移。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呈现出繁荣的景象,特别是靖康之变后,中原战乱再起,随之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三次人口南迁的高峰。中国经济重心南移逐渐完成。

本世纪初开始,大运河商丘段的考古正式启动,大运河的神秘面纱开始一步步地揭开。大运河和曾经的繁华跨越千年的历史尘埃,再次逐步展现我们面前。

2006年6月,国务院将中国大运河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6月20日,国家正式启动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大运河从之前的“京杭大运河”更名为“中国大运河”进行“申遗”,作为8个省的35个主要参与城市之一的商丘,开始筹划寻找大运河遗迹。

2008年12月至2009年1月,考古人员对商丘古城南关码头遗址进行试探性考古发掘。开口面积南北长30米,东西宽15米,发掘暴露河岸码头及河道面积约120平方米,探方内暴露河道宽约2米。探方内清理出建筑遗存2处、疑似木船板1块,该木板长5米、宽0.4米、厚0.045米。出土有北宋“熙宁元宝”铜钱1枚、红陶狗俑1件、骨制骰子2枚,骰子上的红色还很鲜艳。此外,还出土大量北宋时期的砖瓦残块及陶瓷片,部分唐代瓷片。

2011年10月,考古人员对商丘古城南关码头遗址实施正式发掘。商丘古城南关码头遗址考古发掘领队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刘海旺。商丘古城南关码头遗址第一次发掘面积有2000平方米,发掘最深处已达11米,发现文化层厚6米,在距地表13米至16米间发现有砖面台阶,文化层内含有大量的隋唐至北宋时期的砖、瓦、陶器、瓷器等残片,还发现有砖砌的排水设施。发掘表明该遗址应为隋唐宋时期的码头遗址。按照专家意见,商丘古城南关码头遗址段在2011年开方2000平方米的基础上,2012年5月下旬,又向东南方向扩大发掘面积2500平方米。

在大运河通济渠汴河遗址商丘南关段,考古人员发掘出城市“河市”区河岸,这是中国大运河考古首次发现城市河岸,堪比北宋著名画作《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场景。这处大运河通济渠汴河遗址考古新发现,将为隋唐至北宋时期中国大运河发展历史研究增添重要考古材料。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包括中国8个省、直辖市,27座城市,大运河河道遗产27段,以及运河水工遗存、运河附属遗存、运河相关遗产共计58处遗产点,其中包括商丘市境内的通济渠商丘南关段、通济渠商丘夏邑段2处世界文化遗产遗址点。

大运河奔流不息,交融文化,是“最中国”的奇迹工程。

大运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商丘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也已经列入“国家文化公园”。

我们期待着,未来的大运河商丘段既有历史文化的挖掘,又有喜闻乐见的形象展示。大运河商丘段,能真正成为商丘历史上繁华、辉煌的一段重要见证!

推荐阅读
第三届京杭大运河国际诗歌大会举行 4月23日至6月21日,第三届京杭大运河国际诗歌大会(以下简称“诗歌大会”)在杭州举行。本届诗歌大会将以1+8+1的形式呈现,即通过开幕式、八大系列活动、闭幕晚会串联起整场活动。
大运河沿线41城非遗项目集中亮相淮安 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大展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淮安举行,来自大运河沿线41座城市的16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中亮相,展现不同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与魅力。
山东启动“非遗月” 2018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运河沿线城市非遗展演系列活动启动仪式2月6日晚在济南举行。来自京杭大运河沿线山东、浙江、安徽、河北、江苏的5省12个城市同台展演非遗项目,交流非遗文化。
北京运河文化带六问之五:运河号子是非遗? 从2006年到2014年,国务院先后公布4批共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部先后确认1986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13261622996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