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
         

行走大运河系列之——走进大运河河北邯郸段

发布时间: 2019-10-10 17:35:23 | 来源: 大运河文化在线 | 作者: 佚名 | 责任编辑:


邯郸市地处河北省南段冀南平原,西依靠太行山脉,东临滏阳河,并接华北平原。地理位置正居华北之中,邯郸学步故事就发生在此。邯郸大运河历史上曾屡经变迁,东汉末期称白沟,隋唐时期以永济渠、御水、淇水互称,宋金元时期多称御河,明清时期称卫河,今称卫运河或漳卫运河。


邯郸境内现存大运河主要流经邯郸东南部魏县、大名、馆陶等地。肇始于东汉末期、形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延续至今的邯郸运河文化,以其跨越时空之长、流经地域之广、遗存之丰富,在中国大运河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一席之地。


本次,行走隋唐大运河考察组来到河北邯郸市,考察前领队张秉政教授告诉队员们:“河北邯郸燕赵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历史文化丰厚,冶铁之都,典故之都。女娲团土造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邯郸学步,将相和的故事……都发生在此,民风民情,值得认真探访。”


在这座运河流淌过的城市,考察组重点探寻了赵王城遗址与邯郸学步桥,并领略了蔺相如回车巷的历史与沧桑。



01邯郸城的运河之缘


邯郸与运河结缘始于三国曹魏时期。官渡之战后,曹操为了保粮草运输,在黄河与邺城之间开凿了白沟,使得许都(近河南许昌市)经白沟能够直达邺城;占据邺城后,又先后兴建邺北城和邺南城。白沟即这一区域永济渠的前身。


虽然这段运河的肇始实际上成为邯郸天下名都地位的终结,但这一段运河也给邯郸的历史文化带来了别样风情,使得邯郸在中国大运河文化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永济渠连接了中原地区与幽燕地区,随着永济渠的开通,得运河之利,邺城以东的魏州成为黄河以北较大的中心城市。


北宋初年,大名府升为陪都,即北京。这一时期,邯郸的滏水也已经成为沟通邯郸与东部御河的重要航道,这里出产的陶瓷、煤炭、杂货等通过运河源源不断地销往各地,甚至到达朝鲜、日本等地。



元代,大运河裁弯取直,这一区域的运河主航道东移至山东临清,不再穿邯郸而过,但此段运河作为支流仍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明清时期,由于漳河南徙,河水改道,逐渐形成现在横贯邯郸市南部和东部的卫河与卫运河,卫运河漕运重新开始兴旺。


近代,滏阳河的航运地位依然重要。苏曹码头西至今还保留有船商供奉的河神庙,邯郸依然是这一地区的重要的商贸交通和物资集散中心。邯郸在运河的影响下,各种地域文化相互融合,丰富了城市历史信息,塑造了城市人文品质。


经考古调查统计,大运河邯郸遗存丰富,全长141.8公里,流域面积701.5平方公里,是中国大运河中段重要流域,并保存大量与运河有关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02探寻赵王城遗址公园


邯郸至少在商末就已经建城,《竹书记年》记载:“自盘庚迁殷至纣王之灭二百五十三年,更不徙都。纣时稍大其邑,南距朝歌,北距邯郸及沙丘,皆为离宫别馆。”可见邯郸二字作为地名沿用至今已经长达3000年。


公元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后,赵敬侯自晋阳迁都邯郸,在当时城池西南角修筑王城(即今赵王城),邯郸正式作为赵国的都城。


随后,赵武灵王治水患,冶铁铸钱,发展经济,修筑长城,加强军事力量,实行胡服骑射,创改革之先河,国势大盛,雄踞战国七强之列,历经八代王侯,成为我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此繁荣了一百多年,知道秦灭六国,统一天下。


赵王城位于河北省邯郸市西南,建于赵国迁都邯郸前后,是中国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唯一战国古城址。


考察组驱车前往赵王城遗址公园,在一处人烟稀疏的地方下了车,眼前的庞大公园景象让考察组甚为折服。根据赵王城遗址公园工作人员介绍,赵王城由东城、西城、北城三个小城组成,平面似“品”字形,总面积512万平方米。



“遗址周围保留着残高3至8米蜿蜒起伏的夯土城墙,内部有布局严整、星罗棋布的建筑基台,地下有面积较大的十几处夯土基址,四周有城门遗迹多处。”工作人员介绍说。


考察组从南大门进入,就看到了文化展示区,也是赵文化主题公园。站在广场大门处就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赵文化博展馆、征战广场、景观大道等主体工程、文物展陈等。整个园区内除道路、景观建筑之外全部实现绿化,还种植了各类花卉、树木数等品种。“我们这里真正实现了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环境非常优美。”工作人员介绍说。


从南大门进来继续北行,是一条长158米的“历史长卷”。“历史长卷”由众多用花岗岩做成的竹简组成,每个竹简上面都记录与雕刻着赵国发生过的重大历史事件或成语典故。长卷之所以定为158米,是因为赵国在邯郸定都共158年。


“历史长卷”的北面,是下沉广场。北邻下沉广场,则是整个公园的精华部分——赵王城遗址博展馆。考察组看到,该建筑形状为一个梯状的土台,外观造型与古城区内的“龙台”极为相似,显得古朴、刚毅,并透露着一种历史的沧桑。但由于馆内正在修建和维护,暂不对外开放,考察组只好作罢。


03邯郸学步与学步桥


“邯郸学步”的故事家喻户晓,考察组来到邯郸,对邯郸的学步桥进行考察,对这个流传甚广的故事一探究竟。


“邯郸学步”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资料记载,邯郸学步,也叫做“学步邯郸”。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一个燕国人听说赵国邯郸人走姿很漂亮,便来到邯郸学习邯郸人走路。未得其能,又忘记自己的走姿,最后爬着回到了燕国。李白诗曰:“寿陵失本步,笑煞邯郸人。”


但也有学者研究认为,邯郸学步其实学的不是普通走路的步法,而是学的邯郸舞步。当时在赵国邯郸流行一种舞步叫踮屣,是一种类似于现代西方芭蕾舞的点着脚尖跳舞的舞步,非常优美。


学步桥所在的串城街是一条秦汉风格的历史街区。在这里,考察组来到了学步桥广场。学步桥广场以邯郸历史文化为主线,根据出自邯郸的成语典故、民间传说以及重要历史事件,利用古桥、河流、仿古建筑、雕塑、石刻、植物等,巧妙地将古赵文化与自然园林有机结合起来,创出了独具特色的园林文化景观。



学步桥的南北两头的河堤上,是以成语为主要氛围的景观游园。绿化带边的围栏被做成了一个个圆柱,每个柱头上刻着一副体现邯郸古代历史遗迹的图像,体现了中国北方燕赵文化豪迈粗犷和悲壮的底蕴。


考察组了解到,学步桥原为木桥结构,因常遭水冲,于明代万历45年改建为拱券型石桥。桥下设有三个大桥孔,桥孔两侧附设四个小孔,三个大桥孔中心处雕有向下俯视的狮头。桥的规模虽不大,但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民族桥梁建筑的艺术风格。


不少市民在学步桥广场休闲娱乐,下象棋、跳广场舞、练太极拳,给这座久经历史沧桑的古桥平添了一份人文气息,好不热闹。


在学步桥的西侧,还坐落着一个年轻小伙子在一对步履优雅的男女足迹后学习行走的石雕,栩栩如生,非常具有生动性,逼真地描绘了“邯郸学步”这一典故,这座桥从此而得名。


站在学步桥上,张秉政教授与队员交流起来:“邯郸学步”在继续改革开放的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一些人高谈与西方‘接轨’,我们不能照搬西方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治理市场经济之经验,也不能机械照抄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理论,以防弄巧成拙。”


04探寻蔺相如回车巷


邯郸回车巷位于邯郸市区串城街南段,全长约75米,宽1.8米,相传战国时赵上卿蔺相如曾在此处为大将廉颇回车让路,故名蔺相如回车巷。


考察组几经打听,终于在串城街找到了回车巷的足迹。穿过近300多米的串城街,在一个丁字路口处,出现了一个以回车巷而命名的文化广场。办公用品、电器耗材、美食火锅等店面更是门庭若市,非常热闹。而就在广场对面,一个碑亭就安静的坐落在墙壁后方,与广场商铺的喧闹相比,它更像是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


根据附近居民介绍,在明代万历十二年(1584年)邯郸知县萧察根据民众“心碑”,在墙壁上镶嵌“蔺相如回车巷”六个石刻大字,1981年进行维修并建石碑亭,立石碑述其事,碑亭高4.4米,宽2.3米。碑文记载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多次为廉颇回车让路,争取将相和好的历史故事。


“从安徽桐城的‘六尺巷’到今天看到的‘回车巷’,至今故事脍炙人口,它不仅仅局限于政治人物,也给我们百姓如何与人相处提供了生活智慧。”目视着回车巷的人来人往,张秉政教授感慨说。

推荐阅读
第三届京杭大运河国际诗歌大会举行 4月23日至6月21日,第三届京杭大运河国际诗歌大会(以下简称“诗歌大会”)在杭州举行。本届诗歌大会将以1+8+1的形式呈现,即通过开幕式、八大系列活动、闭幕晚会串联起整场活动。
大运河沿线41城非遗项目集中亮相淮安 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大展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淮安举行,来自大运河沿线41座城市的16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中亮相,展现不同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与魅力。
山东启动“非遗月” 2018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运河沿线城市非遗展演系列活动启动仪式2月6日晚在济南举行。来自京杭大运河沿线山东、浙江、安徽、河北、江苏的5省12个城市同台展演非遗项目,交流非遗文化。
北京运河文化带六问之五:运河号子是非遗? 从2006年到2014年,国务院先后公布4批共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部先后确认1986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专题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13261622996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