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大运河的原乡(三)
邯郸——大运河的原乡(三)
隋文帝杨坚统治后,建都西安。然而,关中地狭人众,物产不足以供京师,只能仰赖东方诸州郡的赋税。但无奈山川阻滞,而且渭水大小无常,流浅沙深、运输艰难。因此,开皇四年(公元584年),杨坚开凿广通渠,由西安达流关,入黄河。关中漕运从此通利。
而后,隋炀帝杨广迁都洛阳。公元605年,他以洛阳为起点,开凿通济渠,沟通黄河与江准。公元608年,杨广又扩挖白沟,凿成永济渠。
从此,以洛阳为中心,西通关中,北抵涿郡,南达钱塘,东至淮海的漕运脉络全面贯通。
中华龙的血脉通畅了,一个个盛世王朝,相继在世界的东方龙腾虎跃。
由于邺城被战火焚毁,永济渠绕过邺城旧址,从河南内黄县经今河北魏县回隆镇,东北流向大名县。
于是,有“控扼河朔,北门锁钥”之势的大名府,迅速崛起。
大名,西汉开始置县,虽然历置州郡,但始终不曾显达。直至隋开显三年(公元583年),虽为魏州治所,也仅辖两个小县。
然而,永济渠通航后仅三五年间,大名便陡然勃兴。隋大业八年(公元612年),其管辖区域已增至14个县。
只可惜,“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大运河哺育出的第一个盛世王朝,并非隋代,却是李唐。
开凿运河,最初基于军事目的。然而,随着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运河的漕粮运输、商品交流、文化传播等功能逐渐扩大,特别是唐朝时期,年漕运量竟高达700万石(约合今11.62亿公斤),占全国运输总量的四分之三。
皇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百舸争流,因此带动沿岸粮仓、货栈、造船业、盐业、皮革业、丝绸业、酱菜业等行业蓬勃兴起。
水运映照国运。无疑,正是“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的大运河,运来了一个盛唐。无怪乎当朝诗人皮日休盛赞隋炀帝开凿运河之功:“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位于永济渠渠首要冲的大名府,尽得漕运之利。一时间商贾云集,酒肆勾栏,衣香鬓影,旦夕流连;阙里街巷,黛瓦粉墙,五方杂处,笑语欢畅。城里廓外,车来船往,攘攘
熙熙,全然名城气象。正是因此,“安史之乱”主犯之一史思明、后唐李存勖才先后立都大名,面南称帝。
宋朝,使大名府更趋鼎盛。
北宋定都开封。恰如《清明上河图》所描绘,正是大运河,驮起了这座当时世界上最庞大、最繁华的城市。
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置大名府为陪都,辖三府、十一州、五十七县,“席盈之懿北,冠千里之上腴”;内官外城,“千百处舞榭歌合,数万座琳宫梵宇”;御河上下(宋朝永济渠改称御河),“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青楼夹两岸,万室喧歌钟。天下称豪贵,游此每相逢”。竟日繁华,与帝都相类。开封与大名,一南一北,像两颗璀璨的明珠,缀于大运河岸畔,闪耀在历史的星空。
而后百余年间,大宋王朝与辽金拉锯博弈,旷日持久。位于风口浪尖的大名府,浮浮沉沉。御河时断时续,多方纠结。
运河治废,正是国运兴衰的风向标。
在运河憔悴的水面上,历史,像一艘沉重的槽船,吱吱呀呀、摇摇晃晃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