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
         

《大运河在山东》山东卫视首播:俯瞰德州运河之美 追寻运河文化之旅

发布时间: 2019-10-10 17:38:43 | 来源: 齐鲁网 | 作者: 贾海宁 孟凡东 姜玲燕 赵庆川 王金鑫 杜勇 费志振 | 责任编辑:

9月26日讯“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每当乔羽作词的这首《我的祖国》响起,人们心头总会涌起对家乡、对祖国深沉的爱。

t0121ae1fe28e14149e.bmp?size=640x320



河水长流,仿佛人们心中永恒的乡愁。今天我们要说的河流,是京杭大运河的山东段。

京杭大运河开凿于公元前486年,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也是中国历史上南北交通大动脉。它和万里长城一样,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t0116353faef1785b67.bmp?size=640x320


时光荏苒,运河历经变迁。元朝以后形成的大运河,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六个省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其中,河流中段穿越山东,约占运河总长的三分之一,也称为山东运河。

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的山东,由于大运河的开通,与江南地区及京城的联系更为直接而紧密。山东运河文化由此也呈现出包容与统一、扩散与开放,运河水浇灌出一座座商业及人文繁盛的市镇,沿岸文物古迹和旅游资源丰厚。

对山东运河及其两岸主要城市的俯瞰之旅,就从德州开始。

t01374ff00af5625cca.bmp?size=640x320




德州,山东的北大门,运河沿岸的粮仓之一。

古代,京杭大运河的漕运之盛,让这座城市不负“九达天衢,神京门户”的美誉。

京杭大运河德州段,上接天津、北运河和北京,是南运河的一部分,这段运河在华北平原上蜿蜒流淌,风姿绰约,具有“九龙十八弯”的特征。因为自开凿至今少有破坏,得以基本保持原有的河道形态和沿岸生态。这一特征,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

t01ec8cf56dde5f7fb0.bmp?size=640x320


德州文史研究会吴鹏介绍说:“三弯抵一闸,老百姓的说法,这是非常有科学道理的。它能起到什么作用呢?降低河流的流速,正常的行洪又能更好地促进漕运。”

t016e5603609c483c49.bmp?size=640x320


运河在德州穿城而过。如今,城内的古运河风景区,以运河广场为中心,集中展示了德州的漕运文化。

t01320cd77e2da63ec6.bmp?size=640x320





这座九达天衢牌坊,是德州古代交通枢纽地位的象征。

元朝,大运河全线贯通的公元1292年,马可?波罗结束东方游历回国,在著名的游记中描绘了运河沿线的城市。

位于德州城区这处陵园,记载了与运河有关的一段中外交往历史。

t01365be8b3512c8510.bmp?size=640x320


明朝永乐年间,中国国力逐渐强盛,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交流。公元1417年,菲律宾群岛的苏禄国三位国王率领庞大的使团访问中国,沿京杭大运河北上抵达北京,受到明成祖朱棣的隆重接待。在乘船沿运河南下归国途中,苏禄国东王巴都葛叭答剌不幸病逝于山东德州,明成祖闻讣深为哀悼,亲撰悼文将东王就地厚葬,并允其亲属及侍从留居守墓。如今,苏禄王的后裔和苏禄王墓,已成为中菲友好的象征。

运河德州段“帆樯如林,舟楫相连”的繁忙场面早已消弭于历史的时空。但是,大运河赋予德州的灵气和风韵却于斯为盛。

t012784482fb7123635.bmp?size=640x320

t0181d945be8805fc39.bmp?size=640x320

t01cf7e24f5454d03b7.bmp?size=640x320



借助河流水系打造的湿地公园,成为这座运河城市美丽的风景线。

t0142ef66fa5dd54b2d.bmp?size=640x320

t01e3ab5c4d3c28211d.bmp?size=640x320


“旧河曲绕董生台,台畔黄花寂寞开。”提出“以德治国”理念的西汉大儒董仲舒,曾在德州读书,留下了董子读书台的书香传说。

t01388b6f02bc32db51.bmp?size=640x320

t01264ef6d3625e3526.bmp?size=640x320


优秀传统文化的再次兴盛,造就了今天这片董子文化园,以水为媒,园区自然地融于德州运河文化的景观之中。

t017a3667cf46c9627b.bmp?size=640x320


这是位于德州武城县、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建造的四女寺水利工程,它也是南运河梯级蓄水的枢纽工程之一。


推荐阅读
第三届京杭大运河国际诗歌大会举行 4月23日至6月21日,第三届京杭大运河国际诗歌大会(以下简称“诗歌大会”)在杭州举行。本届诗歌大会将以1+8+1的形式呈现,即通过开幕式、八大系列活动、闭幕晚会串联起整场活动。
大运河沿线41城非遗项目集中亮相淮安 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大展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淮安举行,来自大运河沿线41座城市的16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中亮相,展现不同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与魅力。
山东启动“非遗月” 2018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运河沿线城市非遗展演系列活动启动仪式2月6日晚在济南举行。来自京杭大运河沿线山东、浙江、安徽、河北、江苏的5省12个城市同台展演非遗项目,交流非遗文化。
北京运河文化带六问之五:运河号子是非遗? 从2006年到2014年,国务院先后公布4批共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部先后确认1986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专题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13261622996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