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
         

无锡首办大运河文化节庆,让“活着的遗产”走出庙堂融入日常

发布时间: 2019-10-10 17:44:03 | 来源: 澎湃新闻 | 作者: 佚名 | 责任编辑:

2500余年的大运河是沟通中国南北交流的载体和文化纽带,也是沿线35座城市的“母亲河”。如何保护、传承、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成为运河沿线城市共同思考的话题。

9月28日上午,江苏无锡首届大运河文化生活节开幕。作为唯一一个被运河“环抱”的城市,无锡是中国大运河江南运河段的重要一环。

从无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获悉,首届大运河文化生活节期间,无锡将推出大运河文化和生活研讨会、园林实景戏曲表演等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将文化艺术融入旅游景区,将生活乐趣融入文化活动,为大家带来一场文旅融合的盛宴。”该局局长蒋蕴洁说。

无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蒋蕴洁在开幕式中致辞

澎湃新闻注意到,这是无锡首次举办以市民为主体、顺应市民文化需求的大运河文化节庆活动,也是运河沿线诸多城市中率先探索让大运河文化走出庙堂、走进市民生活,力求让大运河文化“活在当下”的典型案例。

蒋蕴洁称,举办“大运河文化生活节”是无锡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一次尝试和创新,把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融入日常生活,让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景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注入当代意义。

在中国文物学会大运河专委会副秘书长、扬州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原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副主任姜师立看来,无锡“先人一步”进行大运河文化传承的创新探索并非偶然。

中国文物学会大运河专委会副秘书长、扬州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原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副主任姜师立在研讨会中演讲 

“商业文明带来的是创新的文化,而大运河文化就是典型的商业文化,创新与发展是其精神内核。”在姜师立看来,大运河是古代创新生产力的代表,传承运河文化,关键在于领略创新创造的精神。无锡曾是全国四大米市之一,上世纪80年代更是成为当代中国乡镇企业的发源地,商业文化自古发达,是运河沿线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型城市,这与大运河文化的精神一致。

姜师立也坦言,在科技发展迅猛的当下,大运河文化不再能代表先进的文化,其生命力也大不如前。作为“活着的遗产”,大运河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不应“养在深闺无人识”,成为只能被观赏、研究的对象,在保护与传承之余,更重要的是发展,能够“活在当下”,走进普通民众的生活,让它“有辉煌的过去,也有闪光的现在,并且有充满生机的未来”。

“因此,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保护,也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到留魂而变形。”面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的课题,姜师立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将其总结为三点,即生活化的传承、生产性的发展、法制化的保护。

在他看来,此次举办的无锡文化生活节,就是生活化传承的一次良好尝试。他表示,无锡的做法更切合实际,更直面生活,更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当我们还在坐而论道地谈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该如何进行的时候,无锡已经将其融入到市民生活中去,按照创造性的发展要求,相较于扬州等大运河沿线城市,这次无锡成为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先行者’。”

在开幕式当天,无锡还发布了根植于无锡本土文化,以“情牵运河”为主题的系列文创产品,其中包括《梁溪古运河》工笔全景图桑蚕丝桌旗、《大河头尾是家川》主题文具等五套作品。

“这与生产性的传承理念不谋而合。”姜师立表示,延续大运河文化的生命力,关键在于让更多的年轻人接受并喜爱,就像众多以创新、青春为标签的新时代戏剧,无锡将本土工艺产品赋予大运河的文化符号,开发成旅游、文创产品,这是运河文化适应当今现代生活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大运河是漕运形成的文化长廊,文化带建设也应以“带状”思考。对此,姜师立建议,为达到法制化的保护,在建设过程中,包含无锡在内的江南运河沿线7城市应注重整体推进,实现互联互通、优势互补。

具体而言,“过去江南运河一直各自为政,这形成了诸多的资源浪费”,沿线7市应考虑效仿苏北运河成立苏北运河管理局进行统一管理,建设文化旅游发展联通机制,“联手保证中国大运河江南运河段的协调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姜师立对澎湃新闻说。

推荐阅读
第三届京杭大运河国际诗歌大会举行 4月23日至6月21日,第三届京杭大运河国际诗歌大会(以下简称“诗歌大会”)在杭州举行。本届诗歌大会将以1+8+1的形式呈现,即通过开幕式、八大系列活动、闭幕晚会串联起整场活动。
大运河沿线41城非遗项目集中亮相淮安 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大展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淮安举行,来自大运河沿线41座城市的16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中亮相,展现不同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与魅力。
山东启动“非遗月” 2018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运河沿线城市非遗展演系列活动启动仪式2月6日晚在济南举行。来自京杭大运河沿线山东、浙江、安徽、河北、江苏的5省12个城市同台展演非遗项目,交流非遗文化。
北京运河文化带六问之五:运河号子是非遗? 从2006年到2014年,国务院先后公布4批共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部先后确认1986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专题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13261622996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