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
         

陈六才:如何讲好大运河镇江故事

发布时间: 2019-10-10 17:44:41 | 来源: 镇江政协网 | 作者: 佚名 | 责任编辑:

市政协委员、市兰亭书法艺术教育中心校长、农工党市委社会服务基地主任陈六才

一、加强大运河镇江文化元素遗产的收集整理

大运河是承载镇江城市发展历史的“母亲河”,对其文化元素遗产的收集整理很有必要。

1、加强大运河文化遗存梳理排查,摸清家底。近年来,我市投入巨资修复了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虎踞桥、丁卯运河景区等文化遗存,启动了新河街修复工作。在此基础上,应努力挖掘一部分至今仍藏在深闺、不为人知晓的运河“隐性”历史遗存。

2、用好当下,重新激发“黄金水道”的活力。我市大运河保护开发利用工作与杭州、苏州、无锡、扬州、淮安等城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下一步,建议依托大运河文化遗产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二、找准维护和传承运河镇江文化元素的切入口

大运河沿线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历史遗留的宝贵财富,不仅要保护好,更要传承好。

1、积极做好运河文化展示。我市大运河保护建设近年来做了一些工作,但社会影响力还不够,目前仅有一处古运河历史文化陈列馆。应把运河文化展示工作放在首位,提升古运河历史文化展示中心功能。建议旅游主管部门每年推出运河宣传周或宣传月,开展主题活动,创新推广方式,扩大对外影响。

2、着力打造运河文化区域亮点。最近,我市苏南运河第一标(谏壁船闸及谏壁闸)、西津渡等荣获江苏最美运河地标称号,可以借此契机,加大整合我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研究力量,深入挖掘大运河的精神、文化价值,推动大运河从“地理空间”向“文化空间”延伸拓展。

3、深度挖掘大运河文化内涵。建议政府加快推进宋元粮仓、新河街一条街、京口闸遗址等文保单位保护修复,深度挖掘未登记遗产点文化资源内涵,加强古运河遗迹研究与保护。

4、持续打造文化旅游品牌。选取古运河沿线最具文化内涵、最具地方特色、最具观赏价值的点,开辟运河旅游线,串联南山北水,形成“江河交汇看镇江”的品牌效应,让外地游客和本地市民能直观地了解江河交汇的演变。

三、选好讲述古运河镇江故事的方式方法

向全国以至海外讲述古运河镇江故事,要避免自说自话、以自我为中心的讲述方式,应按照传播学规律,运用国际认可的“讲故事”的方式方法,讲好镇江运河故事。

1、挖掘与古运河流淌伴生的运河故事,体现镇江在古运河发展过程中的独特性。镇江这座城市就是一部运河作品,长期积淀形成了独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要通过不断挖掘和深入研究,梳理清晰各种故事资源,形成历史与现代、阳春与白雪、家园与乡愁、记叙与抒情相统一的镇江运河文化故事库,形成各种体系和序列。围绕运河遗存承载的物质文化,历史凝炼的精神文化,讲出镇江运河故事的独特性。

2、从运河文化的本体着手,加强研究和传承。开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必须摸清历代镇江人民在保护和利用大运河中留给我们的文化家底。依托大数据技术进行汇总梳理、科学分析,遵循“观乎人文、化成天下”的价值取向,凸显镇江元素、讲好镇江故事、树好镇江特色,避免与扬州、苏州等运河沿岸城市同质化。

3、整合民间资源,搭建平台,与政府协同发力。去年底,我市成立了镇江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中心,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仅仅依靠专家学者的智慧和力量还远远不够。我认为,可以进一步整合民间文保志愿者的力量,开展各项工作时,尽可能鼓励和吸纳他们参与,包括各类专业志愿者的参与,邀请社会各界精英、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项目的规划论证和意见征询。

WeChat圖片_20190728105754.jpg

推荐阅读
第三届京杭大运河国际诗歌大会举行 4月23日至6月21日,第三届京杭大运河国际诗歌大会(以下简称“诗歌大会”)在杭州举行。本届诗歌大会将以1+8+1的形式呈现,即通过开幕式、八大系列活动、闭幕晚会串联起整场活动。
大运河沿线41城非遗项目集中亮相淮安 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大展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淮安举行,来自大运河沿线41座城市的16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中亮相,展现不同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与魅力。
山东启动“非遗月” 2018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运河沿线城市非遗展演系列活动启动仪式2月6日晚在济南举行。来自京杭大运河沿线山东、浙江、安徽、河北、江苏的5省12个城市同台展演非遗项目,交流非遗文化。
北京运河文化带六问之五:运河号子是非遗? 从2006年到2014年,国务院先后公布4批共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部先后确认1986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专题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13261622996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