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道
         

以文化为引领,国家政策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明确目标方向

发布时间: 2019-10-10 10:43:11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佚名 | 责任编辑:

时间:2019年5月10日嘉宾:《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编制起草小组副组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吴晓华、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

中国网: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近3200公里。2014年,大运河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作为中国大地上一度最繁忙的黄金水道,大运河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至今在防洪排涝、输水供水、内河航运、生态景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深入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明确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方向、目标和任务,涉及京津冀等8个省(市),规划期至2035年。该《规划纲要》出台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有哪些突出亮点?对于促进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有什么主要影响?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编制起草小组副组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吴晓华接受中国网专访。中国网记者杨楠摄影

吴晓华:这部规划出台的背景或者说它的时代背景,也非常鲜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就是要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大运河文化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他强调要深入挖掘好、传承好、保护好、利用好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大运河是沿线各个省市共同的责任。所以总书记做了这一系列重要批示,就为我们编制好这个规划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一个基本的遵循。为了落实好总书记这个指示,所以我们出台了这部专门的规划。另一个时代背景, 2014年6月,大运河成功申遗。成功申遗之后,沿线人民就有强烈的共同的诉求,就是如何在现在的基础上,把大运河建设得更加美好。为了解决好这些问题,也迫切需要一部专门的规划来解决这些问题,引导沿线更好地传承、利用、保护好大运河这个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所以掌握了这两个鲜明的时代特征,也有利于我们理解大运河文化这个规划本身文本的内容。

吴晓华:为了落实好总书记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为了回应好社会关切。国家发改委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应该说这部规划的出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的意义首先体现在第一个方面有利于我们继承和发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家都知道,大运河是一个流动的文化,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勤劳的集中体现。把这条文化带建设好,就犹如大大增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下一代人,在我们今后的继承中作用。对当代精神的发挥也能产生一个重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个有利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大运河途径8个省(市),这8个省(市)涉及到南北方、东中西地区,南方和北方,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大运河通过这条流动的文化带把这个串起来,串珠成链,串线成面。这样一个整体的规划能促进我国南北方的协调,东中部的协调。

第三个,有利于加强中华文化对外的交流与合作。大家都知道,大运河文化,一个是中外交流的前沿地带。这么多年来,沿线人民也一直在做这方面文化的交流。文化的交流和合作,是我们民心相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要落实到具体的载体上去,如果我们把大运河这条文化,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亮丽名片擦亮,大家的文化自信感就油然而生。

吴晓华:规划的亮点值得我们关注的有这几个亮点。第一个,这是我们国家第一部以文化引领为主导的区域发展规划。我们这么多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的区域发展规划,但是这是一部唯一的一个以文化引领,或者为主线的区域发展规划。所以这部规划在所有同类的规划里面最鲜明的个性,或者亮点也是最鲜明的亮点。

第二个,这个规划体现了保护优先的思想。从这个名字大家能看出来,我们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这样一个规划来看的。先保护好,再能谈得上传承利用,才能谈得上建设开放,才能谈得上协调发展。所以这个也是大家需要关注的,我们这个《规划》的一个亮点。

第三个亮点,这个《规划》的统筹思想很明显。因为大家知道,大运河首先是个具体的文化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也是个巨大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它涉及到文化要素众多,涉及到的区域大,8个省市,这是省级层面的,地级市层面更多。所以很多重要部门。这一系列需要统筹来协调。这个《规划》站在更高层面上,把所有的力量做了一个统筹部署,明确了各个地方,各个部门,在这个《规划》实施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个亮点,大运河体现了协调发展的思想,我们把大运河各项建设任务,都做了合理的规划、分工、布置,包括文化的,包括水系治理,包括交通体系的配套建设,包括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包括制度创新,这一系列重要的任务安排,在《规划》里面得到了很好的谋篇布局安排。

《规划》还有一个亮点,体现了古为今用,传承利用的特点。它要把大运河这个古老的文化活起来,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赋予时代新的内涵。所以这次这个《规划》也把古老的文化焕发出新时代的生机和活力,这也是这个《规划》值得大家关注的一个鲜明的特点。大运河亮点体现了古为今用的发展诉求。

吴晓华:首先,它就能促进我国南北方的协调,这几年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就是南北发展的不平衡。南部快,北部慢。南部在中国经济的比重上升,北部的比重在下降。所以我们现在出台这个《规划》,对协调好南北方的关系,平衡南北方的发展会产生一个重大的作用。

第二个,它促进东中结合。大运河8个省(市),6个在东部,2个在中部。现在中部沿海的发达地区急需要往中西部推进,梯度转移。第一站就遇到了中部地区。所以这部《规划》的出台,也大大促进了东中结合。这对今后发展来说,对区域协调发展来说,产生的意义也是非同寻常的。因为我们把安徽和河南两个中部省市,依靠东部的力量,尽快把它传导过来,带动起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就能大大加快。

第三个,有利于整个国家层面上的部门协作,央地平衡,央地关系的平衡。大运河文化中央层面要出力、出人,地方更要有共同的责任,要守护有责。怎么协调好央地关系?这也是我们这么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一个长期性的问题。这次大运河文化规划,努力想解决好央地关系,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所以对我国区域经济,城乡协调发展来说,能产生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通过文化这个魂来牵引带动各方面的力量。  

中国网:作为我国第一部以文化引领为主导的区域发展规划,《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以文化保护为核心,针对现存问题,对运河的文化、水利、生态、旅游等方面做了具体规划,对于未来增强大运河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大运河是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活态遗产,沟通融汇了地域文化、水利文化、漕运文化、船舶文化、商事文化等文化形态。文化遗产类型多样,沿线8省(市)的物质文化遗产超过1200项,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各类遗产遗存共计85处,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50余项,世界自然遗产1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2处,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富集的区域。面对运河文化遗产保护难度大、传承活力不足等问题,如何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如何通过文化旅游带动运河沿线地区高质量发展?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接受中国网专访。中国网记者杨楠摄影

范周:这样大的一个遗产保护,其实它的压力是很大的。各地的情况也是千差万别。如何保护好有以下这样几个方面:首先一个有一种继往开来的思想。大运河的形成不是完全人工的,它是在原来沿线的这些已有的沟河渠的基础上,通过统一的梳理,最后形成了这条运河,而且每一个朝代的变化都不一样。所以既往就是要对大运河这些历史摸清,文化要搞清。开来,就是未来的发展,这些历史遗存,按照世界遗产保护组织的定义,不可再生,要有原真性。所以对它的保护要严格地按照世界遗产的要求来进行。

第二个在这些遗产的保护过程当中,一定要摸清家底。我们到底有多少这些资源,而且这些资源的分布情况怎么样。比方说,我们现在看到的运河是有水的,但是从山东济宁以北运河里头没有水,没有水运河这个河的概念是不存在的。有的变成了放马场,有的变成了晒谷场,有的就变成了公路了。在隋唐运河,也就是今天的安徽和河南这一段,有很多的运河已经是在城市的下面,顶上是建筑。还有的运河在高速公路下面。也就说运河的这个概念沿途的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况,我们要有一个准确的认识。而且刚才我讲1200多个运河沿线的这些遗产点、文物,这是已经挖掘的,还有些没有挖掘的。有些因为运河而诞生的城市,因为运河改道而消亡的城市,它的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今天要对它重新的挖掘和整理。所以这个工作量是很大。而沿线如果想要做好这个开发,你就要对水务情况、河道情况、周边的经济社会情况、遗产保护情况,要统统地把这个家底搞清楚。

第三点,如果想搞好这方面的遗产保护,必须要立法。美国,包括欧洲的一些运河,之所以做到像今天我们看到这样,它的法律是走在前面的。我们现在也看到了,沿途的各个省也都在进行立法工作的准备,天津、北京、山东、江苏,这已经开始做立法前期的准备了。因为当地省级人民政府是可以立法的。所以这是我们觉得在保护当中不能缺少的一个方面。

最后一条,在保护当中一定要注意,这个保护最重要呈现的是活化的东西。比方说我们现在在这次《纲要》当中提到,运河里要有水。然后在有水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要通航,还要考虑到两岸的景观。刚才我说了运河南北之间水的这种情况差异很大。所以活化起来的困难也很多的。把它做好了,确实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对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把运河活化当中,那些好的历史文化传承的记忆,一些食品,一些风俗等等各种各样一些文化资源,都把它活化起来。所以这点对运河文化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范周:在运河的文化传播当中,旅游是一个重要的载体。在旅游的载体当中,随着今天文旅融合,它的表现形态也开始发生变化。我们把这种变化,今天把它归结成一句话叫做全域旅游。所谓全域旅游,就是要把这种旅游的概念,旅游的表现形态,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方说,运河当中现在百分之七、八十是农业地区,运河和农业之间的旅游关系是什么呢?我这次去看了一片花海,当地搞了这样一片花海和人们的观光,和很多新人的拍摄婚纱,和老百姓的节日,周末的休闲独家结合在一起。然后这些花到时候该收的时候,那些菜籽,还有很多经济价值,就体现出来。所以我就看到了和农业发展,和农业观光,这个是结合地非常密切。

第二个,我们这次在常州、杭州、苏州,都看到了一些老旧厂房,它有特殊的工业遗存的保护价值。所以这些城市现在开始进行老旧厂房的工业园区改造。而且有很多的工业园区改造成了博物馆,还有很多的工业园区变成了当地的市民中心、休闲中心、体育中心,所以这些老旧厂房的改造,也是运河旁边,把旅游和工业遗存进行了结合。

还有的地方沿着运河两侧,修建了大量的体育健身设施,老百姓的慢行步道,老百姓一些健身的活动中心。所以他对这个城市的景观发展,跟老百姓的市民生活息息相关。除此以外,还有一条,在运河两侧,现在都进行了大量的文化创意设计。一些非常好的小吃再包装,非常好的一些民间食品再提升和当地的旅游,和游购娱都能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还包括一个信息化消费,太重要了。所以运河沿线很多地方,通过信息化消费,通过手机各种各样的网络消费,通过各种各样的电商消费,使得它的消费形式和娱乐、休闲的形式变成了各种各样新的表现形式。

最后一条,当地的旅游发展还带动了城市形象的提升。当然,现在我们这次《纲要》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要把那些同质化的东西进一步区别开。

中国网:大运河贯通南北、联通古今、蕴含着中华民族悠远绵长的文化基因,但沿线遗产活态传承载体和传播渠道有限,使得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明显不足。在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繁荣的今天,如何深入挖掘运河文化,讲好大运河故事?

范周:全世界有48个国家有运河。运河全世界有500多条。运河沿线全世界的城镇有3000多个。我们一旦触摸到中国运河的时候,就想别的国家运河怎么做的。所以我们结合别的国家运河保护,结合中国运河的实际情况,这几点要注意。第一个,要搞好学术研究。运河最早古代开掘的时候是有交通功能、运输功能,今天有的运输功能还有,但是已经弱化了,观光的功能很强大了。所以学术研究就是要让运河文化的不同特性,要把它给挖掘出来,整理出来,而且要把它不同的差异性找到。

北方的运河和南方的运河,我们在研究当中就发现,国家的政治中心在哪里,运河的指向就在哪里。所以我们说在隋炀帝的时候,运河中心的城市都朝着洛阳走,隋唐政治中心在洛阳、咸阳这一带。等到中国的政治中心向北方转移的时候,运河就开始取直,然后就开始向北方转移。最后当明代把自己的首都定在北京的时候,所以整个运河的中心也就到了北京。到了北京以后,运河沿线最多的时候在明清两代一共有15万军人在把守着运河所有的关口。为什么?它是国家的经济命运,由运河运来所有的漕粮,运河所运来的所有的银两,白银,还有运河所运来的布匹、茶叶等等,占了当时经济的80%-90%。政权的稳定需要靠这个经济大动脉。它不仅仅有经济上的功能,它有强烈的军事功能。所有国家的大动脉,到处都是和运河相连的,一旦有军事变化,军队马上就过去,那个时候的高速运转就是靠运河。学术研究之后才知道,运河文化会带来那么多的漕运文化、水工文化,还有当时的中国政治变迁文化,由于运河而带来的一系列的城镇建设,这些文化都需要研究。这是讲好故事的一个前提。

研究了文化之后,你就要考虑到怎么样把这些文化传播出去。所以如何用网络,用新媒体,用移动新媒体,用各种各样我们今天能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传播,这是搞好运河故事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第三个,就是品牌推广。运河当中的一些品牌活动,一些龙舟活动,一些各种各样的美食节活动,特别是一些民俗的文化活动,还包括一些论坛活动,这些都是一些品牌活动。全世界有很多运河的大型活动。中国这几年有一个运河申报的牵头组织是扬州,它叫WCCO,是运河城市联盟秘书处。这个组织这些年来,就连续搞了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已经成了一个品牌了。我们沿线的很多城市都在打造这个事情,都在琢磨这个事情。很多地方都拿出他们的活动方案,特别是我们这次《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后,大家都有这个热情。

讲好运河故事,就是讲好中国故事,讲好运河故事,也是讲好自己所在家乡的故事。讲好运河故事,也是讲好中国人当代中国梦的故事。所以我觉得这一条也是我们要把它给挖掘好,从品牌推广的角度来做这个事情。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就要考虑到如何去创新式地讲。用一些人民群众、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包括现在我们的互联网上很多新业态,而且人人现在都是自媒体的生产者,人人都可以通过他的个人所看所思所想,让这个全媒体时代,都能够每一个人彰显出他的传播形式和传播

当然,讲好中国运河文化故事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它和世界之间交往当中这样一些共同性和最大公约数。

总书记在讲到我们人类今天面临许多问题的时候,他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运河上也是一脉相承的。我们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是又有共同的一些运河文化蕴含其中的。所以在这一点上,也可以向其他的国家进行借鉴。(本期人员——责编/文字/采访:裴希婷;摄像:常智博;摄影:杨楠;后期:张文泉裴希婷;主编:郑海滨)‍

推荐阅读
第三届京杭大运河国际诗歌大会举行 4月23日至6月21日,第三届京杭大运河国际诗歌大会(以下简称“诗歌大会”)在杭州举行。本届诗歌大会将以1+8+1的形式呈现,即通过开幕式、八大系列活动、闭幕晚会串联起整场活动。
大运河沿线41城非遗项目集中亮相淮安 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大展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淮安举行,来自大运河沿线41座城市的16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中亮相,展现不同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与魅力。
山东启动“非遗月” 2018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运河沿线城市非遗展演系列活动启动仪式2月6日晚在济南举行。来自京杭大运河沿线山东、浙江、安徽、河北、江苏的5省12个城市同台展演非遗项目,交流非遗文化。
北京运河文化带六问之五:运河号子是非遗? 从2006年到2014年,国务院先后公布4批共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部先后确认1986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13261622996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