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
         

山东聊城:大运河临清段申遗纪实

发布时间: 2019-10-10 21:40:19 | 来源: 聊城日报 | 作者: 张洁 李勇 袁萌 | 责任编辑:

6月22日,卡塔尔多哈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喜讯传来,沸腾了临清人民。这样一件“文化事”,何以引起了如此的轰动?临清市委书记王建鹏的一句话,道出其中原委:“因为临清把这件文化事打造成为民心工程。”

郑重的承诺

2010年9月,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的专家组来临清遴选申遗预备名单,当时专家给予的评价是,大运河临清段作为会通河的起点,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节点,其文化遗产非常丰富,集成了有价值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一个活态的明清文化博物馆,临清段是大运河申遗不可或缺的一段!  然而,当时运河的现状却和她的重要地位严重不符。随着运河的没落,运河临清段的河道已变窄弃用,有的地段甚至已成为居民的排污渠,沿岸环境状况很差,河道上的一些遗产点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垃圾、蚊蝇和难闻的气味都让当地居民对运河“敬”而远之。  运河申遗工作我们能做好吗?临清市委、市政府经过认真慎重地思考,给申遗专家和有关部门,也给全市人民一个振聋发聩的承诺:“临清不仅能确保运河达到申遗标准,还能把申遗做成一个系统工程、民心工程!”

惊人的速度

2013年9月19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专家莉玛·胡贾女士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大运河申遗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在临清市竖起了大拇指,大运河临清段的遗产保护、管理、监测等工作均达到了验收标准。她想不到的是,大运河临清段面貌焕然一新,仅仅用了九个月时间。  2012年底,申遗工作进入具体实施阶段。最难的便是两段河道的环境整治,而首当其冲的便是河道民居的拆迁安置。2013年春节假期,十几位工作人员大年初一便开始挨家挨户做动迁动员。令他们想不到的是,这项工作比想象中进展顺利的多,仅5天时间,就完成了200多户居民的拆迁动员。  一个月,拆迁安置完成;两个月,河道清淤完成,河道基本成型,期间清运生活、建筑垃圾28.4万方,6台挖土机,30余辆垃圾车昼夜不停;三个月,近5000米的沿岸排污管道铺设完成;四个月,两岸道路实现通行……九个月过去了,运河岸边,鲜花怒放,垂柳拂风。  临清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中才说,更令人感动和意外的是,在整治过程中,沿岸居民还自发为施工队送水送物,自发充当文物保护的宣传员和监督员,对损坏古井、古树和文物设施的行为进行抵制和监督……

坚强的后盾

为了保证申遗成功,2012年底,临清市便成立了大运河临清段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聘请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了《临清运河钞关环境整治方案》、《临清钞关维修工程设计方案》和《大运河遗产会通河临清段保护与展示工程设计方案》,该市文广新、住建、规划、水务、环卫、园林等多个部门齐上阵,累计投入1亿多元。  申遗成功后,运河遗产保护驶向何方?早在成立大运河临清段申遗工作领导小组时,临清市政府便想到了这一问题。临清市长李新阁介绍说,“‘世遗’是一个新起点,还有大量保护利用工作有待去完成。目前,我们正在制订遗产点相关保护细则,按照世界遗产保护要求实施,合理保护利用,确保原生态完整性,充分体现‘活态遗产’的旅游价值。”此外,目前大运河临清段申遗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能已经自动转变为管理职能。目前,二期工程已经动工,各项工作正和以前一样有条不紊的进行。  同时,该市还把现实管理制度与传统的管理方式相结合,形成“政府主导、民众参与”的管理机制,在全市建立了覆盖市、街道办事处的遗产保护体系,保护管理工作向全社会延伸。申遗成功只是个开始,大运河临清段将在全市人民的保护下,展现给世人更多的古老韵味、运河风情。(记者张洁通讯员李勇袁萌)

推荐阅读
第三届京杭大运河国际诗歌大会举行 4月23日至6月21日,第三届京杭大运河国际诗歌大会(以下简称“诗歌大会”)在杭州举行。本届诗歌大会将以1+8+1的形式呈现,即通过开幕式、八大系列活动、闭幕晚会串联起整场活动。
大运河沿线41城非遗项目集中亮相淮安 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大展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淮安举行,来自大运河沿线41座城市的16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中亮相,展现不同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与魅力。
山东启动“非遗月” 2018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运河沿线城市非遗展演系列活动启动仪式2月6日晚在济南举行。来自京杭大运河沿线山东、浙江、安徽、河北、江苏的5省12个城市同台展演非遗项目,交流非遗文化。
北京运河文化带六问之五:运河号子是非遗? 从2006年到2014年,国务院先后公布4批共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部先后确认1986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13261622996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