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
         

【徒步大运河】临清: “小天津”沉浮录

发布时间: 2019-10-10 21:40:07 | 来源: 齐鲁晚报 | 作者: 马云云 乔显佳 张榕博 | 责任编辑:

昔日繁华:商铺棚子个挨个,阳光都照不进来

“这运河啥时候能通船?”19日上午,临清老城,80岁的宋老太太提壶出门打酱油,路过运河时,她跟街坊聊天说。

临清人对大运河的感情不是一两句话就说得清的。在京杭大运河上,临清是有名的漕运咽喉,有“小天津”的美称。运河边的竹杆巷,当年因做竹货而得名,如今两侧仍保存使用板搭门的老商铺。

柏立成就出生在这里。他说,当年这里两侧商铺搭的棚子几乎快挨到一起了,阳光都照不进来,竹货做好就送上运河拉走。直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仅靠三月四月集会上卖的货,就够商家吃一年。运河沿岸,赫赫有名的临清钞关正在复建,尚不向游人开放。

当年,大批船料商税就从这里征收。据记载,明万历年间,临清钞关征收的船料商税八万三千余两,居全国八大钞关之首,占全国课税额的四分之一之多。航运把各地的人带到这里。南来北往的漕船24小时不断,船员上岸休息、娱乐,带动沿河商业发展,成为闻名一时的都会。景德镇的瓷器、辽东的皮毛、河南的牲畜、济宁的布帛、江浙的茶叶、临清自产的帛、哈达等,在这里都能找到。

世代居住在鳌头矶的夏师傅对往来船只印象深刻,“汽笛一响,就是要靠码头了。”他说,在过去,“乘船下天津”是临清人的一句口头禅。

今日印记:东南西北的小吃在这儿都有

直到现在,运河文化的基因仍流淌在这座古城的血液中。临清运河文化爱好者刘英顺分析,常年的对外交往,让临清人既像京城人好礼节,也学习了南方人的精细打算,更有山西人的豪爽,而且经商意识很强。

18日晚接近12点,临清一家街边小店里,还有不少食客在吃夜宵。刘英顺说,这就是当年漕运让临清人养成的习惯。来往商船日夜不息,沿河商铺半夜照样营业,临清人养成了吃夜宵的习惯,延续至今,不少饭店下半夜照样经营。在临清想吃上美味一点都不难,清真八大碗、捶鸡面、温面、烧麦……刘英顺介绍,万历年间来往临清的主要是徽商,清代以晋商为主,民国时则以京津商人为主,每个时期的商人带来不同的饮食文化,让临清小吃独具特色。

19日中午,临清老城一条路边,一个卖生活用品的小摊上传来京剧声,摊主边听边拿着痒痒挠,背过手去挠着背。临清人爱听京剧,很多人都知道。刘英顺说,当年徽班进京时,落脚在临清码头,总要演出一段时间,就把京剧带到了这里。

就在不远处,矗立着一群并不算老的徽式建筑,白墙灰瓦马头墙。这让随行的济南社科院副院长、山东省历史学会副会长张华松教授感到震撼,“看得出当地人对文化传承的愿望,他们有这方面的意识。”

一城之憾:很多南方人都不知道临清了

繁盛随着断航逐渐褪去。上世纪70年代,北方大运河断航,临清也进入另一个发展时期。锅市街—— — 临清曾经卖锅的地方,仍有几户做竹货的商铺。75岁的田宝珠在屋里打竹帘。田家做竹货,他是第三代,儿子、孙子也继承手艺做这行。但如今生意远没法和过去比,“比以前难做多了,还不如打工挣得多。”

在老城,做老手艺的人家已经不多。断航后,临清的产业发生变化,曾经畅销的皮货、哈达、丝绸等渐渐淡出,被纺织、轴承生产等替代。

临清人心中多少会觉得遗憾。“我们繁盛的时候,跟济南差不多。”住在老城的庞女士说。在刘英顺看来,夸耀的背后,实际上是失落。现在很多南方人都不知道临清了,所以介绍自己时,他只好说自己是聊城人。

临清人对临清的再次崛起充满期待。“我们都愿意保护好运河,城市好了我们也跟着好,最好能通航,再跑起船来。”在运河边散步的一位市民说。

临清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表示,运河文化是临清的一张名片,临清就是要靠运河打响文化品牌,用文化的潜力和影响力再次繁荣。当地会抓住时机做好发展文章,“重现当年神采”。


推荐阅读
第三届京杭大运河国际诗歌大会举行 4月23日至6月21日,第三届京杭大运河国际诗歌大会(以下简称“诗歌大会”)在杭州举行。本届诗歌大会将以1+8+1的形式呈现,即通过开幕式、八大系列活动、闭幕晚会串联起整场活动。
大运河沿线41城非遗项目集中亮相淮安 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大展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淮安举行,来自大运河沿线41座城市的16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中亮相,展现不同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与魅力。
山东启动“非遗月” 2018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运河沿线城市非遗展演系列活动启动仪式2月6日晚在济南举行。来自京杭大运河沿线山东、浙江、安徽、河北、江苏的5省12个城市同台展演非遗项目,交流非遗文化。
北京运河文化带六问之五:运河号子是非遗? 从2006年到2014年,国务院先后公布4批共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部先后确认1986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13261622996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