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
         

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大运河文化带上的样板

发布时间: 2019-10-10 21:50:13 | 来源: 今日中国 | 作者: 范娟 沈忱 | 责任编辑: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2017年6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大运河淮安段是大运河全线历史最早、延续最久、变迁最复杂的河段,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航运、水利、生态、旅游和经济功能。早在2013年初,江苏省淮安市就先行一步,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里运河文化长廊的战略决策,一期启动大闸口至堂子巷、全长15.6公里、面积10.8平方公里范围的规划建设。为扎实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2017年9月15日,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就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赴淮安市调研并召开座谈会,2017年11月2日,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在淮安专程调研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近年来,淮安市按照中央、省委要求,持续发力、聚焦打造淮安“运河之都”城市名片,提升城市品质,保护、传承、利用运河文化遗产,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已初步建设成为大运河文化带上的样板。

保护运河遗产,再现千年荣光

被誉为“中国运河之都”的淮安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区2处、遗产河道1段、遗产点5处。淮安始终坚持以保护为先、开发为次的发展之路,从高起点规划入手,把挖掘传承运河文化、地域特色文化,以及生态保护和修复作为重点,结合旅游开发和产业布局,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淮安在文物遗址修复上不遗余力,坚持修旧如旧,恢复历史文化遗存原貌。投资约1500万元对陈潘二公祠、吴公祠、斗姥宫、清江浦楼进行布展提升。清江浦楼已成为城市的地标;清江浦记忆馆探寻城市发展的根源,记载了淮安600年开埠以来的历史变迁;整修后的陈潘二公祠、吴公祠等,以现代科技手段展现了束水攻沙、蓄清刷黄、筑圩抗捻等惊绝世间的奇工妙计;祠堂附近的斗姥宫,再现了道教神祗的威严阵仗。历时4年,在河下原址恢复重建沈坤状元府,老宅区和园林区完成布展并对外开放,2017年仅国庆期间就接待游客逾5万人次,成为里运河文化长廊又一旅游热点。

板闸是明代早期修建在运河淮安段的著名“四闸”之一,对研究中国明清水利史、运河史都具有巨大的意义和价值,国家文物局专家认为板闸遗址是大运河申遗成功之后运河沿线一处最重要的新发现。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现板闸遗址后,淮安市委市政府立即下令进行保护,收回开发地块,把板闸与古河道、古堤坝、古建筑遗址等系统发掘保护起来。经过国家文物局批准,淮安市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发掘总面积2000余平方米。目前,板闸遗址规划设计方案已获国家和省市文物部门批准,计划投资3亿元实施板闸遗址本体保护与展示、中国船闸博物馆、板闸遗址展示馆等工程为一体的板闸遗址公园。

在修复保护和项目建设中,淮安做到了和谐统一,不仅保留住大运河的文脉乡愁,也焕发出新时代的雄宏姿态,形成了古韵新味的淮安名片。

传承漕都神韵,打造盛世经典

淮安是明清时期全国漕运指挥中心、河道治理中心、漕粮转运中心、漕船制造中心、盐榷税务中心。漕运是淮安运河的特质,千年漕运留给淮安丰厚的文化积淀。伴随着京杭大运河的成功“申遗”以及“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淮安建设里运河文化长廊、重现漕运之都风采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正如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所说,里运河文化长廊既包含淮安历史文化风情,又包揽世界运河万象,这种开放与容纳,传承与崛起,正是新淮安精神的现实投影。

“丰富表现形式,让大运河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这是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出的要求。淮安市按照“政府主导、各方联动、市场运作”原则,对运河建设的运作模式进行了大胆创新,实施成熟一段、开发一段、滚动发展战略。通过市场化运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里运河文化长廊建设,多渠道筹措保护开发资金。建设中的里运河文化长廊总体区段分为“起、承、转、和”四大篇章序列,对应重点打造清江浦景区、漕运城景区、山阳湖景区和河下古镇景区。清江浦景区是具有运河文化特征和地方文化气息的博物馆群,“南船北马,舍舟登陆”石碑昭示着昔日的繁荣,清江大闸、陈潘二公祠、吴公祠、斗姥宫、御码头、国师塔等运河文化遗存给运河之都平添了庄重和传奇色彩,清江浦记忆馆、戏曲馆、名人馆、清江浦楼彰显了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无穷魅力;漕运城景区突出传承漕运文化,以最运河、最淮安、最市井为构建原则,规划以明清建筑风格,打造“漕船盛景、漕御盛世、漕粮盛宴”三大文化主题板块;山阳湖景区重点打造运河文化国际交流中心,规划建设板闸遗址公园、榷关遗址公园、淮关文创园、水文化主题科技馆等项目;河下古镇景区主要结合河下古镇、萧湖、吴承恩故居、状元府第等遗存,通过对城河街、文博城、萧湖、盐文化养生主题园的打造,凸显运河古镇的浓郁风情。

经过四年来的规划建设,目前,里运河文化长廊清江浦景区已基本建成开放,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4A级景区,跻身2016江苏省十大新景区、2017最美中国-文化魅力、特色魅力景区;中国漕运城景区PPP项目顺利签约,入选全国优秀旅游项目、江苏省PPP示范项目,2018年初全面开工建设;山阳湖景区由万科、中南两家名企参与策划,方案即将出台;河下古镇景区已初见成效,成为5A级景区的核心板块,萧湖亮化工程被授予亚洲照明设计优秀奖。

历史遗存的传承,使得传统文化在这里得到充分演绎。作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的淮安,随着一批运河文旅项目的建成开放,旅游业将更加兴旺。

利用生态优势,彰显城市魅力

文化是运河的灵魂,生态则延续着运河的生命,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在里运河文化长廊的规划过程和建设实施中,曾提出“文史一脉相承、旅游一线贯通、产业形成链条”的指导意见。淮安积极响应运河文化带保护、江淮生态大走廊的建设要求,始终注重绿色与生态理念,将里运河文化长廊建设成为集休闲观光、改善水质、生态调节、文脉展示于一体的绿色文化长廊,里运河保护与开发工作经验在江苏省城市治理与服务工作现场推进会上做交流。

近年来,淮安建成了大型生态公园、滨水绿地、古典园林等,不仅为市民打造了亲水亲绿的开放式休闲空间,也形成了里运河沿岸大规模生态景观带,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的殊荣。经过重点改造的萧湖景区位于河下古镇,自古便凭借水山园林、楼阁亭榭引人入胜。通过近年的生态再造、环境修复和遗址重建,萧湖生态景区晴照时是杨柳千寻、桃李满苑的人间天地。夜幕下是火树银花、水舞灯明的醉里痴迷。如今的萧湖光彩重焕,游人如织,并且与勺湖、月湖景区共同营造出烟柳画桥、风帘翠幕的梦境。蜿蜒在里运河两岸的人文景观与慢行系统,为淮安市民游客提供了漫步、骑行、休闲的舒适空间,成为举办全民健步走、微型马拉松等民间活动的首选之地。文庙片区步行街提升及绿化亮化景观提升工作全面竣工,花街人文景观改造和业态提升也在有序实施中。

在彰显历史文脉、坚持创新发展、培养消费热点、突出惠民举措上,淮安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里运河文化长廊不仅已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也是市民和游客消费的新选择。王瑶卿纪念馆、老舍茶馆、百年酱醋坊等一批文化气息浓厚的馆社设施入驻清江浦1415街区,使其散发出更加浓郁的文化芳香。近年来里运河文化长廊景区也相继举办了汉服婚礼、中秋拜月、新春灯会、庆十九大萨克斯音乐会等系列节庆活动,组织开展廉洁文化书画展、运河申遗三周年文艺汇演、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等主题活动,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人,丰富了参与者的文化体验;为传承淮剧等地方戏曲文化,景区还推出了戏曲“天天演”活动,每天都吸引了大量市民前来体验;景区独特的美景吸引了《薪火相传》、《心灵厨房》等电影来取景拍摄,知名度和美誉度随之节节攀升。

大运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书写了中华民族历史的繁华和荣耀。2019年淮安将有两条高铁线路相继通车,里运河文化长廊规划的核心文旅项目也将同期建成开放。淮安将持续深挖大运河沿线文化资源,紧扣江淮经济区、淮河生态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一区两带”建设战略目标,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创造性地推动新时代各项事业发展,加快把淮安建设成为江苏绿色发展先行区、淮河生态经济带引领区、大运河文化带示范城市、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努力在全国全省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继续提供淮安经验、打造淮安样板。

推荐阅读
第三届京杭大运河国际诗歌大会举行 4月23日至6月21日,第三届京杭大运河国际诗歌大会(以下简称“诗歌大会”)在杭州举行。本届诗歌大会将以1+8+1的形式呈现,即通过开幕式、八大系列活动、闭幕晚会串联起整场活动。
大运河沿线41城非遗项目集中亮相淮安 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大展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淮安举行,来自大运河沿线41座城市的16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中亮相,展现不同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与魅力。
山东启动“非遗月” 2018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运河沿线城市非遗展演系列活动启动仪式2月6日晚在济南举行。来自京杭大运河沿线山东、浙江、安徽、河北、江苏的5省12个城市同台展演非遗项目,交流非遗文化。
北京运河文化带六问之五:运河号子是非遗? 从2006年到2014年,国务院先后公布4批共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部先后确认1986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13261622996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