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
         

淮安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开局良好

发布时间: 2019-10-10 21:50:05 | 来源: 淮安日报 | 作者: 佚名 | 责任编辑:

9月13日,2019年央视中秋晚会在淮安大运河文化公园精彩上演,让淮安这座大运河沿线重要节点城市在全球华人间大放异彩。

千年前贯通南北的大运河,造就了淮安历史上的富庶繁华;千年后浩荡奔腾的大运河,同样为淮安今天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近年来,我市按照中央、省委要求,持续发力、聚焦打造“运河之都”城市名片,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主动接轨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统筹做好保护、传承、利用三篇文章,取得了良好成效。

工作机制

优化架构凝聚合力

我市先后召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专题会议,优化组织架构、完善推进机制、凝聚工作合力。

组建高层次的领导小组,在全省率先组建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相关部门以及大运河沿线县(区)主要负责人全面参与的推进机制。完善高效率的推进机制,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纳入省对市高质量考核个性化指标,融入全市高质量跨越发展指标体系,印发大运河文化带工作规则,项目化推进、科学化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绘制高品位的建设蓝图,在全面对接国家和省规划纲要基础上,编制完成大运河文化带淮安段《立法调研报告》《大运河文化带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研究报告》。国家规划明确淮安“千秋淮扬”运河文化高地核心城市,位列全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四大核心城市,国家文化公园明确淮安“五园两带九点”空间布局。省市联动,签约设立大运河文化旅游基金。

文化传承

立根固魂挖掘特色

立足大运河文化这个“根”和“魂”,我市深入挖掘大运河淮安段特色文化,多方式传承、多角度展示,实现“一条河尽显淮安文化之美”。

开展品牌活动。连续举办两届中国(淮安)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展,大运河沿线40余座城市汇聚淮安,逾150个省级以上非遗项目、6000余种非遗精品集中亮相,打造了“后申遗时代”运河沿线城市的盛宴。组织“清口枢纽科技之光”大运河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等主题论坛,创新开展“淮安·中国文化周”系列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运河故事、留住运河记忆。推进精品创作。加强淮安运河史、漕运史考古发掘和课题研究,实施优秀文学艺术作品、舞台艺术作品、影视剧作品、运河主题美术作品等精品创作工程,举办“运河情缘·工致当代”工笔画作品展,编辑《运河故事》系列丛书,出版《大运河保护传承论文集》,制作《水润淮安》纪录片、《千年漕运》专题片,创作大型戏曲音乐组歌《大运河畔淮水谣》并完成首演。

加强全媒外宣。制定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宣传工作方案,组织开展“走进运河新时代”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全国主流媒体“运河明珠淮安行”大型融媒体外宣行动,一批高质量的宣传稿件登陆国家和省主流媒体,有力宣传了淮安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效、汇聚了方方面面的共识。

项目建设

统筹推进提升功能

我市坚持以项目为抓手,统筹推进遗产保护、文化传承、资源利用各项工作,大运河淮安段“黄金水道”的综合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狠抓遗产保护类项目。启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立法调研,在全省率先出台《市文物保护条例》,建成大运河重要遗产点段监测平台和遗产档案数据库,实施全时段、全区域运河文化遗存监控保护措施。扎实做好十番锣鼓、洪泽湖渔鼓、淮阴运河船工号子等非遗项目保护工作。统筹推进板闸遗址公园、泗州城遗址公园、清口枢纽等大运河遗产保护工程,一批重大遗址得到有效保护性展示利用。狠抓环境保护类项目。认真落实运河河长制,深入实施263行动计划、黑臭水体整治和削减入河水污染物工作,推进运河沿线铁路、高速公路、航道环境整治工作,大运河淮安段水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狠抓基础设施类项目。滨河大道建成通车,里运河文化长廊慢行系统、人文自然景观、滨河绿化带等工程全面完成,实施城区河道整治及疏浚工程,运河两岸交通微循环以及公共服务配套能力得到新提升。狠抓文旅类项目。方特主题乐园落户洪泽,板闸遗址公园开工建设,中国漕运城、清江浦1415街区等里运河文化长廊重点文旅项目持续实施。马头、蒋坝等运河特色小镇建设初见成效,顺利通过省对市文化高质量个性化考核。在“智创淮安”文创大赛设置运河文创开发专项赛事,形成一批运河文创产品。谋划推进中国水工科技馆等特色项目建设,初步形成一批运河主题文化旅游线路。

推荐阅读
第三届京杭大运河国际诗歌大会举行 4月23日至6月21日,第三届京杭大运河国际诗歌大会(以下简称“诗歌大会”)在杭州举行。本届诗歌大会将以1+8+1的形式呈现,即通过开幕式、八大系列活动、闭幕晚会串联起整场活动。
大运河沿线41城非遗项目集中亮相淮安 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大展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淮安举行,来自大运河沿线41座城市的16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中亮相,展现不同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与魅力。
山东启动“非遗月” 2018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运河沿线城市非遗展演系列活动启动仪式2月6日晚在济南举行。来自京杭大运河沿线山东、浙江、安徽、河北、江苏的5省12个城市同台展演非遗项目,交流非遗文化。
北京运河文化带六问之五:运河号子是非遗? 从2006年到2014年,国务院先后公布4批共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部先后确认1986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13261622996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