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
         

淮安:着力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标志城市

发布时间: 2019-10-10 21:49:51 | 来源: 淮安日报 | 作者: 杨尚 | 责任编辑:

传达学习全省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推进会、省委中心组学习会和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精神

6月11日,市委书记姚晓东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全省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推进会、省委中心组学习会和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精神。

会议指出,推进长江经济带和大运河文化带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推进会和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对我省推进长江经济带和大运河文化带高质量发展作出专题部署,导向鲜明、态度坚决、部署有力。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长江经济带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上来,努力为长江经济带和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高质量发展作出淮安贡献。

会议强调,主动融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既是落实国家和省战略部署的重大任务,也是淮安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崛起江淮的重大机遇,要在打造长江北翼重要生态屏障上下功夫、求突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自觉遵循“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导向,主动策应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高标准打造江苏绿色发展先行区;全力推动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着力推进全流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示范区;大力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明确生态功能分区,加强生态保护和自然修复,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在建设航空高铁港口三大枢纽上下功夫、求突破。加快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航空货运枢纽,扎实推进重点项目,统筹推进客货运发展,建好枢纽平台,吸引产业集聚,推动枢纽经济差异化、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区域性高铁枢纽,构建完善联系南北、东西向的铁路交通大通道,实现与上海、南京等沿江城市、地区的便利对接。加快建设内河航运枢纽,优化港口布局,打造标志性的淮安港主港区,强化与长江航道联系,让淮安更加顺畅通江达海。在融入长三角城市群上下功夫、求突破。积极承接长三角核心区产业转移,抓好产业承接工作,加快打造长三角北部先进制造业基地。主动参与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加强与长三角城市间交流合作。

会议指出,要深刻把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担当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大运河的历史重任,科学推进大运河文化带高质量发展,真正将运河淮安段建设成为中国漕运文化核心展示区、中国水利河工文化经典集成区、运河生态文旅江淮经典体验区、运河保护利用综合示范区。

会议要求,思想认识再提高。淮安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运河遗存,高质量建设好大运河文化带淮安段既是己之所需,更有我之所长。全市上下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行动自觉,按照习总书记“三好”要求,围绕省委省政府“三廊”定位,大手笔谋划、系统化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着力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标志城市,在全国全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走在前列、树立标杆。目标任务再压实。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对照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目标任务,进一步压实责任、落实举措,全力推动大运河文化遗存保护、文化价值弘扬、生态保护修复等工作走在大运河沿线各城市前列,为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高质量发展贡献淮安力量。

推荐阅读
第三届京杭大运河国际诗歌大会举行 4月23日至6月21日,第三届京杭大运河国际诗歌大会(以下简称“诗歌大会”)在杭州举行。本届诗歌大会将以1+8+1的形式呈现,即通过开幕式、八大系列活动、闭幕晚会串联起整场活动。
大运河沿线41城非遗项目集中亮相淮安 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大展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淮安举行,来自大运河沿线41座城市的16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中亮相,展现不同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与魅力。
山东启动“非遗月” 2018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运河沿线城市非遗展演系列活动启动仪式2月6日晚在济南举行。来自京杭大运河沿线山东、浙江、安徽、河北、江苏的5省12个城市同台展演非遗项目,交流非遗文化。
北京运河文化带六问之五:运河号子是非遗? 从2006年到2014年,国务院先后公布4批共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部先后确认1986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13261622996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