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
         

商丘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纪实

发布时间: 2019-10-10 21:56:11 | 来源: 商丘人民政府网 | 作者: 佚名 | 责任编辑:

城市因文明而美丽。

一座城市的魅力不仅来自于繁华街市、高楼大厦、耀眼霓虹,更彰显于每一个市民言行举止的文明程度、心灵深处的文明素养。

创建文明城市,是实现商丘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有效途径,也是贯彻落实十九大“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求的具体举措。今年春,我市被中央文明办确定为2018—2020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商丘大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传递着城市的温暖,凝聚着发展的力量,吹拂着文明的新风,点亮着核心价值观的明灯,创造着千万人民的幸福生活。

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的获得,是对一座城市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综合性褒奖,也为推动我市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决策:凝聚共识,夯实文明城市创建基础

城市的变迁,绝非仅浮现于城市面貌的变化,是城市神韵与文明的内外兼修,是经济发展、城市管理、政府服务和市民素质的悄然提升,更是文明新风成常态的高度升华。

近年来,商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积极开展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创建工作,不断丰富着文明城市的色彩与内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迈开了追求城市外在美与内在美有机融合的铿锵步伐。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意义不在于“得牌”,而是让老百姓受益;不是让城市“受奖”,而是让老百姓得实惠。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着力为群众多办好事实事,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成为造福广大人民群众的过程,以务实的作风、扎实的举措,推动工作落到实处。这是市委书记王战营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的要求和心声,也是向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全国文明城市统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各方面,涵盖经济社会各领域,是国家授予一个城市的最高综合性荣誉,是含金量最高的城市品牌。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由3大板块、12个测评项目、90项测评内容、188条测评标准构成,关系到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也是不断保障民生的过程,通过创建工作,切切实实办一批惠及群众的好事实事,努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

2017年,是三年一度的全国文明城市创评年,商丘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举全市之力,聚全民之智,争创2017年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审定通过了《商丘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要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抓手,以建设崇德向善之城、文化厚重之城、和谐宜居之城为主要内容,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实施、大力度推进,坚持全域创建、全面提升、全民共享,着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着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着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着力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努力建设经济强、城乡美、活力足、社会安、生态好、百姓富的幸福商丘。

为了这个目标,我市把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进一步完善组织领导体系,成立了由市委书记王战营任政委,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建慧任指挥长的高规格指挥部,下设12个工作组,形成了书记、市长亲自挂帅,四大班子全部参与,相关单位各负其责的组织领导体系,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在此基础上,创建文明城市指挥部专门抽调20多人集中办公,组织专业培训,充分发挥统筹、指导、督导作用,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非常规的态度、非常规的措施、非常规的机制、非常规的作风,全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全市召开了高规格、大规模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进动员大会,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经验交流会精神,总结创建工作经验,梳理存在问题,部署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有关工作。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印发了《商丘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工作任务分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任务分解》《商丘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宣传方案》《文明单位与社区结对共建文明城市实施方案》《文明单位结对帮扶背街小巷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创建工作方案和“十大工程”具体实施方案。

——明确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各工作组、各责任单位具体工作任务、标准要求,进一步细化量化工作任务,把任务分解到月、周、日,明确到具体领导和责任人,建立工作台账,要求以日保周、以周保月,切实做到天天有进步、事事有调度。

——各类市属媒体纷纷开设专题专栏,宣传创建文明城市内容,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与广大市民、网民频频互动,还编印了《创城知识手册》,扩大宣传效果。创城指挥部派出多个督导组,有计划、有重点、分阶段对各区和各单位进行创城工作督导检查。联合国家调查队,拟制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调查问卷,切实掌握公众对于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满意度。

文明创建,让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在变化,每一个细节都在美化。我市先后荣获了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十多项国家级殊荣。这些荣誉,是对我市城市管理水平的充分肯定,也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

文明是一座城市最亮丽、最温润的名片。商丘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不松气不歇脚,内外兼修,久久为功,实现城市华丽蝶变。

决战:齐抓共管,促进城市面貌巩固提升

昔日聚集违法搭建的街角,蜕变成生态公园,小游园如满天星般散落全城,家门口就有绿色氧吧;运河在城市更新中实现蝶变,水清岸绿灯光摇曳,前来休闲的市民络绎不绝;农贸市场和背街小巷经过“整治美容”,跟暗脏臭说再见,居民笑容灿烂;一条“12345”热线,连起民生万家情,数千网格员走街串巷,职能部门上门“跑腿”,在基层一线化解居民烦心事儿……

文明城市不仅仅是个荣誉称号,更是一座城市的重要品牌和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既有大处着眼,更有细节着手。商丘市委、市政府通过一个个细节,彰显出城市的新品位,铸就了一条文明城市建设的康庄大道。

多年的文明创建,特别是摘得河南省文明城市称号后的快速提升,使商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的获得感节节提升。“这两年,商丘中心城区街道整洁、绿草成茵、景色怡人,生活在这里感到很幸福、很舒心。”梁园区合欢小区居民孙成彪笑着说。孙成彪的感受是商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升市民幸福指数的真实写照。

“在文明城市的创建过程中,不仅需要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更需要独特性的呈现。”2017年7月11日,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进会上,市委书记王战营指出,城市优势常常源于城市个性,城市魅力尽在彰显城市特色。我们商丘着力将历史人文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区位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强势,提出了“华商之源、通达商丘”这一品牌,以品牌促进创建无疑是一个极佳的模式,因为“品牌”这步棋正好抓住了文明城市创建的核心:文明城市并非千篇一律,而是需要形成每个城市的独特个性与特征,否则,文明城市的创建就容易走进“死胡同”。

对文明城市创建来说,千万不能觉得每个城市都会有标本和榜样供效仿,而忽视了自身特色的发挥。商丘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商部落的起源地,是商人商品商业的发源地,被誉为“华商之源”,同时叫响“通达商丘”这一品牌,也是着力发展枢纽经济的需要,如果忽视了这个基本特征,那么文明城市的创建也就没有了“灵魂”。

根据这样的创城思路,市委、市政府着眼“全域创建”的长远发展,坚持“百城提升、全域创建”同步规划,坚持抓重点、补短板,以壮士断腕的精神,打了一场漂亮的城市建设战役。依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结合商丘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我市着力实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十大重点工程。这十大重点工程,既是目标规划,也是工作举措,更是百城提质建设和全域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支撑,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奠定了基础、优化了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

近年来,我们先后实施了道路提升改造工程、河道清淤疏浚绿化工程、大气污染防治工程等,城市面貌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去年我市又相继开工建设了群艺馆、科技馆、体育中心二期工程等一大批公益设施。同时强力实施中心城市综合提升工程,加快推进高铁商贸区、日月湖商务中心区、古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建设,城市环境、城市品位、城市功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五年我市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49亿元,新建、改造道路200余条,打通断头路32条,归德路、凯旋路跨陇海铁路立交桥和郑庄立交桥建成通车,商丘高铁站等一批标志性工程竣工投用;同时推进了城市水改、棚户区改造和绿化、美化、亮化、数字化工程,使城区面貌焕然一新。一时间,那种一呼百应、千军万马的“战斗”场景,无时无刻不发生在商丘城乡的每个角落。

——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建供水管网90多公里,公共供水覆盖面逐年扩大,累计铺设供热管网230多公里,实际供热面积达390万平方米,2×35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进展顺利,中心城区新建污水处理厂3座,污水处理能力达到33万吨。

——教育供给能力持续增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071所、幼儿园904所,商丘幼师、商丘工学院新校区等建成投入使用,商丘医专、市一高、市一中、市实验幼儿园新校区等一批学校开工建设。全市建成15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899个农家书屋,放映农村公益电影25万余场,市博物馆建成并免费向公众开放。

——市容环境建设成效明显。新建公厕220座,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100%;新增公交线路58条,投放新能源公交车1000辆、公共自行车3000辆。

商丘市委、市政府坚持让创建成果与群众共享、创建工作靠群众参与、创建成效由群众检验,并注重以德化人,强化工作保障,让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文明建设所带来的福祉。走在商丘的大街小巷,那一张张舒展的笑脸、那一串串朗朗的笑声,已经最直观地展示了市民生活的幸福程度。

决胜:全民创建,文明之光洒满城乡

城市,因文明而更加和谐;文明,让城市更加美好。在商丘,文明城市创建已然是一场全民“功课”,广大市民在感受到新变化的同时,也认识到支持和参与建设文明城市是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已经点滴渗透进商丘人民的生活。

走在商丘的大街小巷时常可以看到,街头巷尾的志愿者们劝导交通不文明行为,沿街商铺的经营者板顺手打扫门前卫生,小朋友捡起地上果皮扔进垃圾桶……伴随着文明创建号角的吹响,一个个身边的事例,一颗颗文明的种子在三商大地生根发芽。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长陈润儿提出的创建文明城市“三全、三带、三提升”工作要求,我市实施了城市带农村、机关带基层、干部带群众工作措施。一方面是坚持市县联动、城乡共创,着眼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推进了文明城市带动文明县城、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社区、文明家庭、文明窗口的创建,全市600多个文明单位分别结对帮扶106个社区、220条背街小巷、210个行政村,不断整合资源向基层延伸,让精神文明创建不留死角,让文明创建的丰硕成果惠及到每一位群众。另一方面是全民参与文明创建。全市评选、表彰了180名道德模范、136名“商丘好人”、300多名美德少年、10万余户“星级文明户”和2万余名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并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和奖励。

——以开展“商丘好人”和各级道德模范推荐评选表彰为抓手,制定《商丘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管理暂行办法》,保持各级道德模范荣誉称号的权威性、先进性、纯洁性。对各级道德模范和“商丘好人”进行走访慰问,实现慰问帮扶全覆盖。目前,商丘各行各业涌现出“商丘好人”两万余名,31人荣登“中国好人榜”,31人荣登“河南好人榜”,10人被评为全国、全省道德模范或道德模范提名奖,织就了一道从“商丘好人”到“商丘人好”的亮丽风景。

——举办“商丘好人”文化系列活动,进基层巡讲、巡演、巡展1100多场次,受教育群众24万多人次,引导群众见贤思齐。开展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经营、文明上网、志愿服务等全民行动,让广大群众都能参与其中,培育文明习惯,共享文明成果。持续进行“商丘好人”发布,开展“商丘好人”宣讲“六进”活动,持续传递向善的道德能量。以单位联办的方式开展道德讲堂总堂活动,全面提升活动质量。

——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十星级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年培养市级以上文明村镇对象157个,为实现在“十三五”期间50%以上村镇达到县级及县级以上文明村镇目标奠定了基础。

——强力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活动,坚持党员干部带动,广大群众自治,创新方法机制,受到中宣部、省委、市委领导的高度肯定。我市召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暨推动移风易俗工作会议,印发实施意见、工作方案及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推动全市移风易俗工作持续深入发展。

——印发了《2017年全市“推进志愿服务·共创文明城市”活动方案》,编印了《志愿服务工作手册》,规范了商丘火车站、商都广场、金世纪广场等志愿服务站,举办了“爱在一起”学雷锋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开展了助学筑梦、爱在暖冬、环保行动、文明交通、助力精准扶贫等志愿服务活动1000多次,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助残、助困1万多人次。

——大力宣扬志愿服务精神,在《商丘日报》开辟了《志愿者在行动》专栏,市文明办在“博爱中原、文明河南——红十字好故事宣讲活动”中荣获最佳组织奖。商丘市水上义务救援队、爱心团团等一批志愿服务典型受到国家及省级表彰。

——按照《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体系》要求,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进行了分解。积极推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在《商丘日报》开辟了文明校园创建专栏,印发了《关于开展向“美德少年”等身边榜样学习活动的通知》《“十三五”时期商丘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规划实施方案》,开展了清明祭英烈主题教育活动、童谣征集评选活动、“第九届商丘市美德少年”评选活动、商丘市2017年经典诵读优秀节目展演等,不断提升了全市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水平。

文明城市创建,改变的不仅是一个城市的综合环境、外部形象,更包含了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内在品质。当前,文明的正能量已遍布商丘的每一个角落,并构筑起一道道亮丽的城乡风景,成为商丘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生动、最为鲜活的注脚。站在新起点,实现新梦想,心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美丽梦想,商丘人正以高昂的姿态、以文明的力量逐梦前行。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们在路上!

推荐阅读
第三届京杭大运河国际诗歌大会举行 4月23日至6月21日,第三届京杭大运河国际诗歌大会(以下简称“诗歌大会”)在杭州举行。本届诗歌大会将以1+8+1的形式呈现,即通过开幕式、八大系列活动、闭幕晚会串联起整场活动。
大运河沿线41城非遗项目集中亮相淮安 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大展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淮安举行,来自大运河沿线41座城市的16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中亮相,展现不同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与魅力。
山东启动“非遗月” 2018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运河沿线城市非遗展演系列活动启动仪式2月6日晚在济南举行。来自京杭大运河沿线山东、浙江、安徽、河北、江苏的5省12个城市同台展演非遗项目,交流非遗文化。
北京运河文化带六问之五:运河号子是非遗? 从2006年到2014年,国务院先后公布4批共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部先后确认1986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13261622996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