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独家
         

“古老的运河讲新时代的故事”系列报道之苏州篇

发布时间: 2020-04-24 10:43:40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佚名 | 责任编辑:

编者按:运河贯南北,文脉承古今。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的大运河,绵延近3200公里,流淌2500多年,串起数十座城。

今年正值大运河申遗成功六周年,由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和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共同打造“古老的运河讲新时代的故事”系列报道,以“古运新说”为主旨,从杭州出发,过扬州、访苏州、抵北京,探寻沿线城市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的深厚底蕴讲述水乡之畔的时代故事。

图为《古运回望图》分段画卷——苏州篇

享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文化古城

图为《古运回望图》苏州段采风资料图

苏州,是一座文化古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五六千年前,已有人类在此生产生活,代代繁衍。三千年前的商代末期,周王的长子泰伯为让他的小弟季历继承王位,以采药为名来到梅里(今江苏无锡县)建勾吴国,这是苏州地区称吴的开端。

周灵王十二年(公元前560年),吴王诸樊将王都从梅里迁至这里,且修筑方圆三里的都城。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将都城扩建为周长47里,设水陆城门各八座,这就是后来苏州城的基础。

图为《古运回望图》苏州段采风资料图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比较稳定,加上北来人口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技术,推动了江南经济的发展,江南开始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稻米之乡的吴郡,号称粮仓,纺织业也较他处发达。隋朝统一中国,特别是大运河的开凿,此地是水路运输的必经之地,并且中外贸易更为兴旺,促进苏州快速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区。五代时期,黄淮流域争战不已,这里一片升平,经济持续发展,城市愈加繁华,吴越王钱镠统治下的苏州,正如明代归有光的《沧浪亭记》描写的那样,“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园囿,极一时之盛。”苏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享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唯一一座把整个古城打包申遗的城市

图为大运河苏州段资料图图片来源苏州市旅游局

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苏州作为运河重要节点城市,也是唯一一座把整个古城打包申遗的城市,引人注目。

大运河流经苏州时,通过山塘河、上塘河、胥江,流入苏州古城内,经过古城内部水系以及环古城河,最后再汇入大运河,流向杭州,可以说大运河是苏州的母亲河,孕育了苏州千年的文化。

根据最终申遗文本,苏州共有4条运河故道--山塘河、上塘河、胥江、环古城河,和7个点段--虎丘云岩寺塔、山塘历史街区、盘门、平江历史街区、全晋会馆、宝带桥、吴江运河古纤道等列入申遗名录,苏州也因此成为运河沿线31个城市中唯一以“古城概念”进行申遗的城市。

历史与创新共融的苏绣文化

图为苏州“苏绣”资料图

2006年,苏绣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Ⅶ-18。

苏绣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其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衍无锡、常州等地。刺绣与养蚕,缫丝分不开,所以刺绣,又称丝绣。

图为苏州“苏绣”在德国柏林展出资料图

清代确立了“苏绣、湘绣、粤绣、蜀绣”为中国四大名绣。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真可谓流派繁衍,名手竞秀。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苏绣以苏州刺绣研究所的高新区镇湖镇(现改为街道)刺绣最为有名。

近年来,苏绣也走上了创新之路,可总结为:技法上的创新、题材上的创新、理念上的创新等。如今,漫步在绣品街上,小到手表、耳机、手机壳,大到服装、家具、茶具,苏绣的跨界融合衍生品层出不穷,让人目不暇接。而这些都为其成为家喻户晓,而闻名世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工艺奠定了深刻的基础。

建设绿色现代航运示范段打造“四美运河”

图为新时代苏州运河资料图

苏州运河文化广场、地景雕塑公园、水厂风情街等一系列“运河工程”的兴建,改变了两岸环境,也让大运河更可亲;一系列科技化、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使大运河遗存保护有了新抓手;各部门在保护过程中通力合作,理顺了保护机制。

石桥、驳岸垂柳,灯塔、高架、现代建筑,站在苏州城区狮山桥上,看着川流不息的运河水奔腾,南来北往的货运船只,让人分不清历史和现实——古城苏州,因京杭运河万商云集;今日苏州,货物水运仍不可或缺。

图为护岸生态修复效果图图片来源江苏新闻网

据苏州市航道管理处消息,作为江苏省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示范段之一,到2020年底,苏南运河苏州白洋湾作业区至石湖景区段将完成建设,届时该示范段将成为一条绿色生态、智能管理的水运通道,展现苏州航道“河城共生、运河追梦”的发展理念。

图为新时代杭州运河资料图

苏州是大运河沿线流经区域多、遗产最丰富的城市,苏州的目标是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担负“苏州责任”,打造“苏州样板”。

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蓝绍敏曾在苏州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要在加强传承保护中,让一河碧水源远流长。要全面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指导思想,秉承保护优先理念,抓好文化底蕴发掘、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修复等工作,让江南文化的文脉永远流传,让江南运河的水脉绵延不绝。使大运河底蕴“亮”出来,亮出苏州风采。

大运河是活的遗产、流动的文化。要发挥大运河“文化+交通水利”的独特价值,推进大运河苏州段航道航运提标升级工程,实施通航设施完善工程,加强大运河水文监测,深入推进运河堤防加固工程,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亲近大运河、感受大运河。

要推动大运河“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促进继古开今的璀璨文化带、山水秀丽的绿色生态带和享誉中外的缤纷旅游带融为一体,系统推进“三园、四带、十八点”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勾绘运河文化加工业物流、都市休闲等“五彩文旅画廊”。

要促进大运河“文化+创意”的蓬勃发展,将运河文化融入沿线特色小镇、特色老街、文创园区建设,引导文化遗产迈向高端化、个性化、定制化、品牌化,挖掘吴门画派及现代文艺产品价值,形成以艺术品创作、交易及衍生品开发为核心内容的新兴产业链。

图为《古运回望图》分段画卷——苏州篇

随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深入,如今,苏州正在将运河沿线各个景点串联在一起,为市民游客呈现一幅完整的苏州运河画卷,也期待这幅画卷为我们带来更丰富的运河苏州故事。

总策划谷建华

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联合出品

推荐阅读
天津市河(湖)长办组织开展“健康大运河”专项行动 本站讯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重要指示精神,天津市河(湖)长办充分发挥河(湖)长制作用,自4月1日起,开展为期半年的“健康大运河”专项行动,重点实施大运河垃圾集中整治、截污治污等工作,实现大运河河道管理范围内无垃圾、无垃圾堆放点、无水面聚集漂浮物、无合流制片区、无污水直排、无新增垦殖“六无”目标,全面推动大运河水环境面貌持续改善,维护大运河健康生命。一是开展河道保洁,借助现有“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垃圾处理体制,排查梳理沿河垃圾堆放点位,解决沿河垃圾堆放问题。二是强化污染治理,加强农业生产污染防控,加快沿河村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现状保留村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杜绝生活污水排放污染河道。
行走运河读古城 苏州文化微旅行课堂首次开班 据悉,苏州文化微旅行课堂目前已推出三条线路,分别是昨天首发的“行走运河读古城”文化苏州线路,还有近日将发班的“漫步街巷话平江”文化苏州线路和“打开门扉看同里”文化苏州线路,均已在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官方平台“苏州旅游总入口”的“城市微旅行”板块上线。
鲁南高铁跨运河路连续梁即将合龙 图为鲁南高铁梁济运河特大桥跨运河路56米连续梁施工现场。今年是鲁南高铁建设的关键年份,济宁市交通运输局、市高铁建设指挥部按照中央、省、市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的决策部署,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推动鲁南高铁项目复工复产,目前各项建设工作已步入正轨,并加速推进。(记者王仰浩摄)。
江苏:古运河水利风景区营造“水城共融”新景象 将运河景观的改造提升与生态中心、公园体系建设相结合,与特色小镇、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相结合,构筑“生态+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景观综合体,营造“水城共融”景象。近年来,按照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要求,扬州市以打造“文化之河、生态之河”为目标,全面开展大运河环境整治工作。扬州市围绕讲好运河故事,传播运河水文化主题,在古运河沿线建成了运河三湾、扬子津古渡、大水湾等一批休闲和体育公园,并正在推动大运河文化国家公园和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建设。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