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四大战略”相互融通

发布时间: 2019-10-28 11:06:34 |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 作者: 李海楠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本报北京讯(记者李海楠)6月6日,由北京物资学院、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秘书处主办,北京物资学院大运河研究院承办的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成立一周年成果发布暨大运河智库观察家观察员60人论坛在北京举行。会议发布了《新时代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北京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八条建议》等成果,公布了中国大运河智库60人论坛总召集人、执行召集人和观察家、观察员名单,签署并宣读了中国大运河智库60人论坛“北京共识”。

中国大运河智库60人论坛总召集人、北京物资学院校长王文举教授出席当天的会议并致欢迎辞表示,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物流大动脉,凝聚着中华民族与自然斗争和共处的中国智慧,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是世界公认的文化符号和人类共同守护的文化财富。“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是中国大运河流域第一家新型智库联盟。”王文举介绍,将以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成果发布和大运河智库60人论坛为契机,以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为平台,携手联盟成员单位,通过对大运河沿线文旅、经济、生态、民生等方面的研究,向上级有关部门和属地党委政府报送咨政建议和专题研究报告,为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理事长、中国大运河智库60人论坛总召集人之一的王佳宁教授在会上介绍,由京杭、隋唐、浙东运河三个维度共同组成的中国大运河,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河南和安徽等六省两市,他表示,“在中办、国办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之际,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基本态势进行五项评估和研判六大趋势,是大运河智库的研究成果在国内的率先首发。”

据介绍,此次《报告》选取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时间跨度为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31日。《报告》以京津两市市委、市政府和冀、鲁、苏、浙、豫、皖六省省委、省政府有关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大政策安排进行量化统计与内容分析。

《报告》指出,大运河沿线各省市呈现了不同的基本态势,其表现为:北京以城市副中心串联式规划建设为指向;天津以演绎大运河历史文脉为抓手;河北以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为宗旨;山东以挖掘齐鲁文化资源为本位;江苏以建设大运河示范区为己任;浙江以串珠成链的大运河景点为载体;河南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为建设方向;安徽以优化空间格局引导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报告》认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呈现六大趋势:一是重大决策部署与“四大战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相互融通,全方位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横+纵”新格局。二是大运河文化带与生态带、旅游带平行站位,“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取向将贯穿全流程。三是核心区、拓展区和辐射区梯次铺排,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新模式将陆续呈现。四是以文化引领、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理念、新要求,创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治理方式。五是先导段、示范段、样板段的率先释出,以及被认可或肯定,将持续考验沿线各层级政府的施政智慧。六是推进体制机制调整和区域政策集成互为依赖,大运河文化带治理的长效机制逐步显现。

此外,作为成果之一,会议还同期发布了《北京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八条建议》,其中包括全方位融入国家战略和京津冀城市群发展规划、将文旅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作为北京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依托和抓手、在大运河沿线省市率先进行地方立法、全方位接轨世界运河文化规则、第三方评估和政府购买服务对接、构建北京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长效机制等多方面内容。

正是借助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的影响力和广泛的社会效应,中国大运河智库观察家观察员60人论坛才得以成立。6月6日当天的会议通过并共同签署了中国大运河智库60人论坛“北京共识”,其中包括:中国大运河智库60人论坛服务党中央、国务院和大运河流域省(市)委、省(市)政府决策,将密切跟进大运河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顶层设计安排,回应现实关切,注重身体力行,树立系统思维,强调整体观念。

 

推荐阅读
京杭大运河扬州段运输船舶明显增多 一派繁忙景象 孟德龙摄京杭大运河扬州段川流不息的船舶,助力沿线企业复工复产。孟德龙摄京杭大运河扬州段已经恢复往日的繁忙。孟德龙摄3月7日,货船行驶在京杭大运河扬州段。
社会司召开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专家咨询视频会 会上,课题承研单位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介绍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总体思路、大运河资源禀赋及文化价值挖掘、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功能分区和文旅路线设置等方面的考虑。为贯彻落实《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3月17日,社会司会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江苏省召开专家咨询视频会,研究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编制思路和重大问题。社会司相关负责同志作会议小结,要求充分认识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深入研究、拓展思路、多方咨询、抓紧编制,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打造成为精品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文物保护、资源利用和文化传承的有机统一。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发布 《规划纲要》以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8个省(市)为规划范围,实施期为2018年~2035年,展望到2050年,明确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方向、目标和任务。文化引领空间布局“大运河全长近3200公里,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其中,《规划纲要》以专门章节突出强调,要深入挖掘和丰富大运河文化内涵,充分展现大运河遗存承载的文化,活化大运河流淌伴生的文化,弘扬大运河历史凝练的文化,从这3个层次深入理解大运河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突出大运河的历史脉络和当代价值,以此统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
京杭大运河与骆马湖交汇处 探密新沂窑湾古镇 窑湾古镇争创“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力打造“苏北地区旅游新标杆”。改革开放后,窑湾镇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古镇的建筑和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了普查和保护,确认古镇现存明清建筑群813间,建筑风格精巧,具有地方特色。窑湾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也形成自己的特色菜肴——窑湾船菜。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13261622996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