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独家
         

“古老的运河讲新时代的故事”系列报道之杭州篇

发布时间: 2020-04-17 09:47:09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佚名 | 责任编辑:

编者按:运河贯南北,文脉承古今。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的大运河,绵延近3200公里,流淌2500多年,串起数十座城。

今年正值大运河申遗成功六周年,由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和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共同打造“古老的运河讲新时代的故事”系列报道,以“古运新说”为主旨,从杭州出发,过扬州、访苏州、抵北京,探寻沿线城市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的深厚底蕴讲述水乡之畔的时代故事。

图为《古运回望图》分段画卷——杭州篇

2020年4月14日,《浙江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新闻发布会在杭州召开。加强大运河浙江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批示精神的重要举措。

图为《浙江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新闻发布会现场

依据国家《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浙江编制完成了《规划》,成为指导浙江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纲领性文件。

那么,为什么浙江省会发布这样的《规划》,让我们先从古运河畔的杭州聊起来吧!

杭州——“良渚文化”发祥地

图为《古运回望图》杭州段采风资料图

杭州居钱塘江下游北岸,是京杭大运河南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秀美的湖山,幽深的林泉,旖旎的风光,丰富的物产,悠久的历史,先进的文化,更为举世景仰,让历代憧憬。

图为《古运回望图》杭州段采风资料图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于海边山下设钱唐县。名中“钱”字释为“臿”,即后来之锹,是古代一种掘土开渠筑堤的田器(工具);“唐”字释作“堤",《国语·周语》有“陂唐污痺,以钟其美”句,我国古代文字学家、考据学家段玉裁说“陂塘字古皆作唐,取虚而多受之意”。以钱唐为县名称是取用铁锹掘土围海筑堤之义而名,既阻海水冲积又能围海造田。可见,秦时这里的前人已经利用江河泥沙围海造田了,钱塘江以此而名。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钱唐郡,置杭州,杭州之名首次在历史上出现。

图为《古运回望图》杭州段采风资料图

杭州曾是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建都地,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杭州历史悠久,自秦时设县治以来,已有2000多年历史。杭州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47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并产生了被称为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

世界遗产——杭州西湖文化景观

图为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资料图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顺利通过审议,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西湖文化景观”在上千年的持续演变过程中,由于政治、历史、区位的原因,更因其特有的景观吸引力和文化魅力,融汇和吸附了大量的中国儒释道主流文化的各类史迹,在现存上百处文化史迹中,它们分布于湖畔与群山中,承载了特别深厚和丰富多样的文化与传统,成为西湖景观作为“文化名湖”的支撑要素。

图为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资料图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是文化景观的一个杰出典范,它极为清晰地展现了中国景观的美学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园林设计影响深远。

运河居民——传统文化的深刻记忆

图为杭州半山一带“半山立夏习俗”资料图

杭州不仅有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更有无形的文化记忆。蕴藏在物化形式背后的技艺、艺术、语言,独特的生活形态、思维方式,都渗入运河居民的生活脉络,凝成文化传统。

像杭州半山一带,一直延续吃乌米饭、吃槐豆等立夏习俗,近年还恢复举办“立夏节”。2016年,“半山立夏习俗”作为“二十四节气”代表之一,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5”战略定位保护传承利用

图为新时代杭州运河资料图

刚刚出炉的《浙江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提出“1+5”战略定位。据新闻发言人介绍,这个战略定位是结合大运河沿线各地文化特征和发展实际,其中“1”为总体定位,即将大运河浙江段打造成为国际影响最广泛、遗产保护最有效、功能价值最突出、生态环境最优越的中国大运河华彩段。

图为新时代杭州运河资料图

“5”为着力打造的五条带,一是推进大运河遗产保护由区域性保护向全面性保护发展,打造树立国际标杆的文化遗产展示带;二是推进大运河沿线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打造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态文明示范带;三是贯通全省运河及沿线的历史文化长廊和休闲游憩长廊,打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文化旅游精品带;四是畅通大运河航运通道,加快推进运河航运转型升级,打造重现通江达海的千年古道水运带;五是立足浙江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大运河连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的纽带作用,打造承接国家战略的沿河开放利用带。

图为新时代杭州运河资料图

八大工程42项重点任务,即运河文化遗存保护工程、运河名城名镇提升工程、运河非遗保护传承工程、运河生态环境保护工程、运河水利能力提升工程、运河文旅融合发展工程、运河绿色航运提升工程、运河国际文化交流工程。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副厅长级张金强表示,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浙江省委宣传部文化发展改革处处长王均寅介绍,接下来将继续深入开展运河文化研究,同时策划打造运河文化精品。并将运河文化精品创作纳入浙江全省文化精品扶持工程,打造一批介绍运河文化的图书、影视剧目和品牌活动。此外,还要强化运河沿线文化产业支撑,提升运河沿线文化产业园和文化创意街区的发展层次,特别是要着力推进运河沿线文旅产业的高质量融合发展。

图为《古运回望图》分段画卷——杭州篇

可见,让大运河文化遗产“活”起来,正是要在深入提炼文化遗产核心价值,将其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基因不断融入当下生活,才能获得更鲜活的生命力、更蓬勃的生长力,来续写我们的运河杭州故事。

总策划谷建华

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联合出品

推荐阅读
北运河北京市通州城市段游船本周日开航 ​本周日(4月26日),北运河通州城市段游船将正式开航。结合北京市防疫情况,游客购票前须出示有效证件,凭健康绿码去售票处购票。
马明龙调研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4月21日,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专题调研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强调既要坚持文化自信,更要保持文化敬畏,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擦亮“江河交汇、山水名城”的特色品牌,精心打造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镇江样板”。
江苏“运河达人秀”获评“海帆奖”最佳案例 近日,第二届中国机构海外传播杰出案例评选结果揭晓。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选送的案例“运河达人秀”获得最佳案例之“最佳文化表达”奖。
王东峰:扎实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4月16日至17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在沧州市调研检查。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着眼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科学编制规划,精心组织实施,扎实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