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代表委员共话大运河:一招一式一乾坤 古城水韵太极魂

发布时间: 2020-05-27 10:22:46 | 来源: 长城网 | 作者: 郑梦婷 王璇 闫玲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提出,要强化精神内涵的挖掘,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时代含义和文化价值,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中国大运河,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跨度最大、里程最长、使用时间最久的人工运河,堪称“活着的文化遗产走廊”。全国两会期间,长城新媒体集团联合北京、天津、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7地的主流媒体推出“代表委员共话运河”专题报道,共同讲好运河故事,传承运河文化!

运河故事之河北——打开河北地图,全长约530余公里的大运河河北段流经廊坊、沧州、衡水、邢台、邯郸等5个市及雄安新区,流淌2500余年,广袤土地、亿万民众得以滋润、繁衍,一座座城镇因之崛起、繁荣。

“城因水而灵动,水因城而恢宏”,用来形容邯郸市永年广府古城再合适不过了。广府古城四周环绕着长达5公里的护城河,万亩荷塘和芦苇荡交相辉映。这里不仅是杨式太极拳的发源地,还是中国北方少有的江南式小城。


“我生在太极之乡邯郸永年广府,这里不仅是中国武派太极拳的发源地,也是独一无二的旱地水城,被誉为‘北国小江南’。”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杨振河说,他对这片养育他的土地和大运河有着深厚的感情。

永年广府古城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东北约20公里滏阳河畔的永年洼里,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这里浅植稻苇,深种荷藕,不仅鱼虾丰富而且野生鸟类繁多,呈现出“芦苇茂盛、鱼虾共生,碧水风荷、雁戏鸟鸣”的北国水乡景象。


“古城、水城、太极城。”杨振河告诉记者,永年古城闻名于世,绝不仅仅因为它稻引千蛙、荷香十里,也不仅仅因为它的“九里十三步”和“四门四城楼”,更多的是因为它和太极拳的渊源。

千年运河古韵,百年太极传承。杨振河说,“大运河蕴育了永年太极,也衍生了‘侠义文化’。永年的尚武之风,使得邯郸人以刚毅、勇敢、豪迈、直爽著称。”

作为杨氏太极拳第五代传师,杨振河8岁开始习武,14岁拜永年著名的杨式、武式太极拳传人翟文章先生学艺,老师故去后受杨式第四代传人杨振铎先生扶教,勤奋加天赋,让他深得两位大师真传。

50余年习武生涯,30余载传授之路。杨振河一直在为太极拳的普及与传承奔走。

如何推动太极拳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杨振河表示,要合理利用永年区广府古城、水城、太极城的水乡文化地域优势。“可以增设水上设施,筹建大型水上印象太极。”杨振河说,一方面要打通由邯郸乘船游广府的河道(滏阳河),构建邯郸古韵--太极永年的水上旅游通道;另一方面要修建古城、水城、太极城的坐标设施与观景台的修建,打造上有高空观古城,下有船舟环水绕的文化休闲旅游胜地。

历史悠久的广府古城,如诗如画的水乡风光,源远流长的太极文化。“以‘太极’为魂,‘古镇’为根,‘水系’为脉。”杨振河说,将太极魂注入古城镇、大运河,让文化与旅游融合,让诗和远方在此交融,让老景点活起来,焕发新生机。


推荐阅读
大运河体育、文化、旅游需走融合发展之路 深化大运河体育文化旅游产业的文化品质文化是大运河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只有通过展现大运河体育文化风貌、唤醒大运河体育文化记忆,方能革新大运河体育文化的时代精神,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大运河体育文化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其次,基于数字化手段唤醒大运河体育文化记忆。因此,首先应基于非遗体育元素构建大运河城市体育文化基因。
多元并举推进大运河体育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运河体育文化既是运河文化的分支,又是地方文化的体现,具有特殊的时空规律性、历史演变性、地方扎根性和社会变迁性,是自然文化、社会文化、时代文化的融合体。体育文化产业是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业态,是基于体育产业跨界融合、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具体而言,第一,基于实际,细分体育文化市场。
大运河体育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时代价值 《意见》指出,要发展特色运动,发展武术、龙舟、舞龙舞狮等民族民间健身休闲项目,传承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加强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其中,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其丰富,也不乏体育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武术、气功、杂技、游艺、民间传统游戏、民间传统舞蹈等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另一方面,运河传统体育项目在一些当地学校中的普及性并不高,无论是省市级比赛的项目设置,还是城市文体活动,运河传统项目的身影正逐渐退去。
天津市宁河区蓟运河险工险段治理基本完工 截至目前,宁河区蓟运河右堤西关村基段1.3公里、右堤宁河六村至五村段2.6公里、左堤刘庄段3.3公里、左堤还乡河故道至北埋珠段3.1公里、左堤南埋珠段0.7公里、左堤清泥村基段0.4公里以及大杨河圈小北段、李庄子段1.4公里等7处约12.8公里堤防险工段应急除险加固工程已完工、完工率95.5%,预计6月10日前完成全部治理任务,补齐堤防短板迎战汛期,全面确保蓟运河安全度汛。自4月29日起,宁河区按照“轻重缓急、节约投资”的原则,主要采取用土料编织袋方式打筑子埝、对堤防薄弱段进行加高加固、用土工布维护迎水侧防止水流冲刷等方式进行除险加固,“多点开花”同步实施各项工程,争分夺秒确保汛前完成治理任务。本站讯为全力做好超标准洪水防御准备工作,天津市宁河区水务局组织防汛领域专家对区域内一、二级行洪河道开展拉网式检查,共排查出蓟运河存在堤身薄弱、堤坡陡立、高程严重不足、以村基代堤防等问题的险工险段7处、13.4公里。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