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厅长王爱和:建议将赣粤运河纳入“十四五”交通规划

发布时间: 2020-05-29 09:30:29 | 来源: 中国江西网 | 作者: 徐立鸣 | 责任编辑:

近日,交通运输部官网一条消息称: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党委书记、厅长王爱和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建议将规划建设赣粤运河纳入‘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并作为跨省区的重大标志性工程,从国家层面推动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

建设赣粤运河建议被带进全国两会

北连长江,南接珠水,穿鄱阳湖、赣江干流,越分水岭至广东珠江出海,船舶可直接往来于赣粤两省,水运实现南北纵贯——这是设想中赣粤运河的规划图景。

据史料记载,赣粤运河最早由明代大学士解缙提出。他希望凿渠引赣江、北江水用于农田灌溉。新中国成立至今,国家有关部门和赣粤两省先后多次开展勘查、调查和研究,积极谋划推进赣粤运河的规划建设。

今年,建设赣粤运河的建议被带进全国两会,引起高度关注。据中国交通新闻网消息,目前有关部门已将赣粤运河作为重大工程项目课题开展研究论证。

十年前有人提议建赣粤运河

2010年初,江西省发改委就“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向社会公众征集意见。当时,有人提议开建赣粤运河,把赣江与珠江水系连通,使赣江成为珠三角与长三角的交通大动脉,产生运河黄金航道经济圈。

当时,政界和学术界对打通赣粤运河可能引发的种种问题存在争议。

在江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看来,当时修建赣粤运河,时机并不成熟,即便打通,江西的受益面还是比较小。

麻智辉认为,当时江西整个发展的重点都放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把发展的重心放在北半部。北半部发展上去了,南半部就比较好办。

当时,赣粤运河的修建或许只能逐段修建。江西必须先打通赣州至南昌的黄金水道,为赣粤运河作铺垫。2010年,江西省赣江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等多个工程正在建设,一旦这些工程全部竣工,千吨级船只从南昌可直至赣州,也可为赣粵运河的全线贯通积累条件。

如今赣江具备三级通航条件

十年后的今天,江西全省水运改革发展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赣粤运河所需要的基础条件之一便是具备可通航的三级航道。

2019年底,赣江三级通航目标已经实现。2020年底,信江实现三级通航目标也将完成。在原有万安枢纽、石虎塘航电枢纽、峡江水利枢纽的基础上,基本建成新干航电枢纽、龙头山枢纽、井冈山航电枢纽船闸。至此,赣江全线六个梯级枢纽船闸全部建成,具备三级通航条件。

此外,信江界牌航电枢纽已经建成,另外3个在建的枢纽(船闸)和2个航道整治工程正加快实施,年底可具备三级通航条件,“两横一纵”高等级航道网即将形成。

麻智辉表示,在当前条件下建设赣粤运河必定是利大于弊,以如今的技术和江西的水运发展条件,过去所担心的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

麻智辉认为,建设赣粤运河将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对实现江西公路铁路航空水运交通一体化建设,海陆空并举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具有重要意义,将对江西物流交通运输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项目可能需超百亿资金

“试想有这样一条运河,它沟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能实现中国水系南北大贯通;它能有效促进中西部地区,特别是革命老区等融入珠三角经济区、粤港澳大湾区,促进中西部地区优化产业布局、补齐交通运输短板!”谈起赣粤运河规划时,王爱和兴奋地对媒体表示。

尽管如此,建设赣粤运河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据初步估算,项目需要投入资金超100亿元。麻智辉表示,目前江西已具备了建设赣粤运河的客观条件,如果能进入国家规划,就可以获得国家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否则仅凭一省之力建设赣粤运河是很难实现的。

因此,王爱和提出的“建议将规划建设赣粤运河纳入‘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显得尤为重要,这或将成为促成“建设赣粤运河”项目落地的一缕东风。

推荐阅读
高新才代表:积极推动隋唐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 2020年3月,河南省大运河沿河生态廊道建设启动,打造山水秀丽的绿色生态带。
京杭大运河扬州段水上运输再现繁忙 昨天,京杭大运河扬州段上的货船排成“长龙”。孟德龙摄。
谷建华图说古运河之“张家湾趣事” “张家湾”,相传此镇以元代漕运万户侯张瑄“督海运至此”而名。张家湾是元、明、清三代大运河重要码头,繁盛一时。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为护漕卫京、防范蒙古兵侵入切断明廷漕运命脉,在萧太后运粮河、大运河、通惠河三河汇流处抢筑镇城,称“张家湾城”,城随河向而建,门不相对,内多“丁”字街,是大运河边唯一一座专门保护漕运要道的城池。在张家湾城边有砖厂、皇木厂、花板石厂和上下盐厂,都是明朝工部、户部在这里设置的建材存储场地和管理机构。
蔡丽新代表:全力建设文化带 释放大运河之美 蔡丽新代表介绍,淮安扎实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淮安段建设,全力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标志城市,真正将大运河淮安段建设成为中国漕运文化核心展示区、中国水利河工文化经典集成区、运河生态文旅江淮经典体验区、运河保护利用综合示范区。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