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河南省“行走大运河”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

发布时间: 2020-10-21 11:18:27 | 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作者: 仝瑞勤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A】河南省“行走大运河”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

河南省“行走大运河”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国际在线河南频道消息:10月20日,由河南省委网信办、省发改委、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鹤壁市委网信办、市发改委、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和浚县县委、县政府承办的河南省“行走大运河”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正式启动。

由21家中央新闻网站、省级新闻网站组成的网络媒体采访团,从鹤壁出发,沿大运河到安阳、焦作、洛阳、开封进行采访,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巨大价值,全景展现一千多年来大运河的历史变迁,唱响千年运河、千年传承、千年风情。

据了解,大运河河南段由隋唐大运河主干道通济渠、永济渠以及京杭大运河会通河三部分构成,以洛阳为中心,以通济渠、永济渠为“人”字状两大撇捺延伸,北通涿郡,南达余杭,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目前,大运河河南段已探明的河道长度为686公里,其中有水段267公里,无水段419公里。通济渠洛河段仍是黄河重要支流,汴河段大部分有河道遗迹或掩埋地下、城市周边河段仍在通水;永济渠(卫河)仍在发挥防洪灌溉和生态景观作用;会通河台前段尚存地面遗迹,通航线路已经经过科学论证,并在有序推进复航工作。

大运河河南段拥有沿线种类齐全的遗产类型,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河段和遗址、运河水工遗存、运河附属遗存以及运河相关遗存数量丰富,见证了大运河从开凿、发展到繁荣、没落的历史,对展示中原地区一脉相承的历史发展进程具有重要价值。

下一步,河南将围绕“国运”“城运”“水运”“物运”“文运”五大建设内容,将大运河河南段建设成为践行两山理论的生态带、再现源头神韵的景观带、传承华夏文明的文化带、承接国家战略的产业带、展示文化自信的交流带,为打造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大运河亮丽名片贡献中原精神和河南力量,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运河文化旅游绚丽篇章。(文/图)

推荐阅读
河南省“行走大运河”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 由21家中央新闻网站、省级新闻网站组成的网络媒体采访团,从鹤壁出发,沿大运河到安阳、焦作、洛阳、开封进行采访,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巨大价值,全景展现一千多年来大运河的历史变迁,唱响千年运河、千年传承、千年风情。下一步,河南将围绕“国运”“城运”“水运”“物运”“文运”五大建设内容,将大运河河南段建设成为践行两山理论的生态带、再现源头神韵的景观带、传承华夏文明的文化带、承接国家战略的产业带、展示文化自信的交流带,为打造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大运河亮丽名片贡献中原精神和河南力量,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运河文化旅游绚丽篇章。永济渠(卫河)仍在发挥防洪灌溉和生态景观作用。
河北沧州大运河绿色生态廊道明年初步建成 实施文化遗产普查建档工程,对大运河沿线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普查,逐项制定重点文物保护方案日前,《沧州市大运河文化带规划建设实施方案》出台,沧州市提出,要切实搞好顶层设计、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六大类19个专项任务。“1”即沧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1”即沧州市大运河文化带规划建设实施方案,“6”即沧州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交通体系建设、土地利用6个专项规划,沿线各县(市)制定出台本区域实施方案。至2025年,沧州段大运河文化遗产实现全面保护,主干河道实现全线有水,绿色生态廊道全面建成,文化旅游形成统一品牌。
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十六“左安门(下)” 外城的南墙东面是左安门。左安门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城楼为单层单檐歇山式,与右安门东西对称,因箭楼外侧门洞有石砌礓擦的原因,俗称“礓擦门”。当年因为北疆烽火连年,为加强京师防备与治理建外城。永定门是外城南垣正门,当年它取代了正阳门的位置成为了整个京城的南大门。
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十六“左安门(上)” 外城的南墙东面是左安门。左安门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城楼为单层单檐歇山式,与右安门东西对称,因箭楼外侧门洞有石砌礓擦的原因,俗称“礓擦门”。当年因为北疆烽火连年,为加强京师防备与治理建外城。永定门是外城南垣正门,当年它取代了正阳门的位置成为了整个京城的南大门。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