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杭州样板”
周永广浙江大学旅游系副教授
童桦字节跳动浙江分公司政旅行业部总经理
陈茂宇同程旅游邮轮事业部总监
张卫良杭州师范大学杭州城市国际化研究院院长、教授
沈金华市委市政府咨询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娄弘弢网易传媒本地华东总经理
刘晓东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郑翰献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王群力资深媒体人、《城市秘密》创始人
殷旭横店集团资深顾问
李虹省文化和旅游智库专家
张环宙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
黄勇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
肖歌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
胡坚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刘亭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京杭大运河博物院效果图 (由赫尔佐格和德默隆建筑事务所设计)
杭州日报讯杭州城依河而建,千年运河如今正继续“绽放光芒”。千年大运河,流动的文化。运河是展示中华文明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的重要窗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如今杭州正面对“亚运会、大都市、现代化”的重要历史机遇,如何高分回应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江勇“以文化为灵魂,充分挖掘‘千年运河历史、百年工业遗存’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元素”这张答卷?
日前,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杭州市运河集团组织召开了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保护传承利用专家研讨会。如何讲好运河故事,传承运河文脉,进而推动历史与现实交汇、自然与人文交融、产业与城市共兴,助力杭州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韵味,创新遗产“活态”利用的有效路径,增强市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研讨会上,与会的高端智库、高校学者、资深媒体、文旅企业和互联网企业代表等16位专家“集思广益”,为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为打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杭州样板”建设,进而高品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献计献策”。
新时代下,古老大运河如何展示“新内涵”?
“还河于民、申报世遗、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是杭州对于大运河定位的“三大目标”。前两个目标已然实现,第三个则是一项“长距离赛跑”。
如何“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既要依靠人民,更要为了人民,尊重、造福沿河百姓。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郑翰献表示,要做到还河于民,就应把热爱杭州、热爱运河的居民作为服务群体对象。如何服务?郑翰献提炼了八个关键字:古、老、通、湾、亮、乐、化、智,并对每个字作出深入解读。例如,对于“湾”的理念,他强调:“一个区域有没有活力,还是要依托产业,依靠河的湾区的概念,只有开发好湾区,才能建立商业业态,才能创造新的旅游资源。”
“传承了千年、最具有活态的杭州段运河,可以作为京杭大运河最精彩的板块,成为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窗口。”如何推动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利用?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胡坚针对核心文化内涵和特征,提出了6个大运河在精神文化层面值得向人们传达的价值观:重整河山的奋斗精神、沟通南北的包容文化、不懈创造的治水智慧、凝聚民心的团结情怀、科学精致的管理制度、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而站在当下规划、保护、建设、利用、开发运河,还需解决好国际视野、保护利用、崇尚创新、科技融合、美好生活5个方面的问题和关系。
西湖、大运河、良渚三大世界文化遗产交相辉映,已然成为杭州得以闪耀世界的金名片。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刘晓东表示,虽然三大世界文化遗产,“一个渚,一个湖,一个河,都是水”,但三者的功能定位不一样,“良渚是五千年前的城市雏形,西湖是一座水利工程,而运河是一个交通工程。”三大世界遗产如何有效整合、错位发展、文旅融合,是助力杭州打造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现阶段需要关注的“焦点”。
迎“亚运”,大运河怎样打好“特色牌”?
“大运河在未来的开发建设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把年轻人吸引过来。”网易本地华东总经理娄弘弢表示,运河本身作为一个大IP,想要“年轻化”,IP赋能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一步。除此之外,对于大运河的宣传推广,娄弘弢也出了几个点子:摒弃常规的宣传办法,采用游戏、音乐、与产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方位推广,或许可收到惊喜的宣传效果。
不仅要“年轻化”,也要“做深做透”。浙江大学旅游系副教授周永广认为:“大运河无论是做旅游产品,还是做文化产品,做深做透是唯一方向。”针对如何做深做透,周永广提出了“三守成、三空间、三体验”的理念,其中在“三空间”方面,他建议可以在主城区的20多座桥的桥下空间设计动态漫画场景进行展示,通过互动来增强游客的体验感。
如何吸引更广泛的群体?横店集团资深顾问殷旭给出的答案是“内容为王”,面对老少两个服务群体的交汇点,饮食和演艺是理想的业态融合点,大运河核心文旅可坚持三条主线:名人、烟火气和航运。“可以以主题公园游览方式为主,采用典型的葡萄藤式游览路线,让游客可以随时停也可以一路逛,随心游览。”
字节跳动浙江分公司政旅行业部总经理童桦认为,目前大运河杭州段文旅产品品牌IP塑造力有待提升。他建议,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方式来为运河“讲故事”,同时也可以在IP中运用一个最亮眼的“点”,去撬动用户对于大运河的“新感知”。
同程旅游邮轮事业部总监陈茂宇则认为,由于产品和渠道的互通性,在运河文旅产品的推广中,建立一个完善的全渠道就显得至关重要。针对产品本身,他提出内容上可以结合研学、亲子、文化等多方面,对象上则可以覆盖孩子、年轻人、老人等多类群体。
“如果说西湖是高雅文化,西溪是野趣文化,那么运河就是市井文化,一个包含浓厚的市民生活和商业文化的场所。”市委市政府咨询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沈金华表示,打造大运河旅游产品就要充分融入特色文化,其中特别需要打好艺术、运动、传统、美食、休闲体验这五张王牌。
国际范,让“活的遗产”成为“重要窗口”
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刘亭表示,首先需要在整体上把握好5对关系:虚和实的关系、古和今的关系、内和外的关系、产和城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同时可以借助“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深入开展东西方文化交流,加快运河自身的国际化进程。
“首先,我们不应该把运河作为一个带状来考虑,而应该以其为轴心作为一个区位来思考,要站在这样的高度去看待未来运河的发展。”杭州师范大学杭州城市国际化研究院院长、教授张卫良表示,规划中还应将人口密度、空间打造等问题充分纳入考量范围内。
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张环宙谈了四点“突出”:突出国际性,突出大运河“活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特征;突出地标性,充分运用拱宸桥、武林门码头、运河治理模式3个典型标志;突出年轻性,让外国人看了很“中国”,中国人看了很“杭州”,杭州人看了很时尚。针对大运河作为地标建筑的标志性作用,资深媒体人、《城市秘密》创始人王群力表示,运河应是新青年的聚集地,创意文化和新产业的聚集是未来活力,这是大运河的新文化;应给予代表老市民和老城市的符号不断地强化和优化,这是大运河的古文化。
“古运河的一切谋划都应该是面向国际的,要拥有国际视野、国际品位、国际品质,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落在最后执行上。”除了提高站位,省文化和旅游智库专家李虹还表示,针对水岸互动,要紧紧抓住“河”这个灵魂,充分考虑交通功能、旅游功能、游客通行便利度、码头数量、周边业态分布等问题的复合,使水岸布局合理而又精彩。
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肖歌对规划提出了建议:一是深化活动策划,以“新年走大运”活动为例,对活动可以进一步挖掘、策划,形成四季不同而各有特色的活动;二是强化产业支撑,对沿线的产业、业态做一些合理的设计、规划,形成一个沿运河带的文化产业带;三是建设“数智运河”,响应杭州数字化的建设,加强运河作为文化类产品的“解说”;四是强化以游船为载体的水岸互动;五是打造运河文化集中展示区。
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黄勇也有独到见解。“首先,大运河文旅融合开发应该放到杭州‘一河、一湖、一江’大概念当中来谋划;其次,文旅融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以人民为中心,还河于市民、还河于游客,两者要兼顾好;再次,老城区段的建设要寻找到市民和游客需求的互通点和融合点。”
接下来,杭州将继续高质量统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高标准建设大城北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高水平推进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举措,全面提升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文化品质,让“诗与远方”美美与共,让千年运河绽放光芒,继续谱写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新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