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世界内河航运文化带建设“扬州样板”
原标题: 打造世界内河航运文化带建设的“扬州样板” “运河文化与品质工程建设研究”课题通过专家评审
近日,京杭运河施桥船闸至长江口门段航道整治工程召开《运河文化与品质工程建设研究》课题成果专家评审会。该课题由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课题组研究并形成丰富成果,锚定打造世界内河航运文化带建设的“扬州样板”,为品质工程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应用支撑。与会专家一致同意课题成果通过验收。
据悉,施桥船闸至长江口门段航道整治工程位于京杭大运河与长江黄金水道交汇点,是扬州市委、市政府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共建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的先导工程,北起施桥船闸,南致六圩长江口,全长5.37km。
课题建议将施桥船闸至长江口门段总体定位为“苏北江河门户、世界航运窗口”,建设施桥船闸陈列室和“苏北运河南大门”微型公园;实施“1234”空间布局:即以一条运河为主轴,以运河文化带和长江文化带“两带”交汇,以六圩口门、六圩轮渡码头、施桥船闸为三个重要节点,恢复重建都天庙、都天庙炮台、曲江亭、钱家湾八景等四处重要景点,实现“古运河看三湾,新运河看施桥”的构想。
据悉,早在唐朝施桥船闸处便是长江北岸的重要港埠。如今,施桥船闸已发展为现代化三线船闸,年度货物通过量由原初设计的1.5亿吨增长至3.46亿吨,雄踞全国内河年货物通过量最高,运河货运密度位列世界内河第一。下一步,该项目将进一步发掘运河文化资源,推动品质文化项目落地,形成可复制的品质工程文化建设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