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天桥”主体建成

发布时间: 2021-02-01 13:45:17 | 来源: 扬州晚报 | 作者: 张孔生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基本建成之后,施工现场又一喜讯传出: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天桥”——今月桥,施工脚手架开始拆除,主体建成,工程建设再向前迈进一步。

18.7米空中飞架如长虹卧波连通博物馆和大运塔

记者昨天在施工现场采访时看到,在博物馆的顶部和大运塔之间,一座空中桥梁已经建成,施工脚手架开始拆除,这便是连通博物馆和大运塔之间的廊桥:今月桥。

目前,桥梁外部装修已经完成,施工脚手架开始拆除。桥的两侧,也安装了栏杆。据邗建集团的施工人员介绍,今月桥的主骨架也是由钢结构打造而成。在博物馆西侧和大运塔东侧,分别建有混凝土承台。在两侧的承台之上,是一个用粗大钢管打造的半圆形支撑架,像城门洞那样的造型。支架上部,是一个反扣的小圆弧,圆弧上面,便是今月桥的桥板。整个空中桥梁,造型简洁优美,如长虹卧波,成为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一道景观。

据介绍,今月桥的钢结构部件全部是在工厂生产加工,到现场进行组装的,钢结构部件总重300吨。今月桥长42.5米,桥面宽度8.4米,从地面到桥板面建筑高度18.8米,基础形式为桩基承台,结构型式为空间管桁架结构,是连接博物馆与大运塔的钢结构圆拱桥。

塔上建有连通桥梁极少见桥两侧开挖了水池

“在接近19米的高空建设的今月桥,一侧连通到博物馆的顶部,一侧连通到大运塔的第三层,这样,参观完博物馆的游客,要想登上大运塔,就不需要下到博物馆的一楼,再步行到大运塔底层登塔,可以直接从博物馆的顶楼,通过空中架设的今月桥,一边欣赏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周边的风光,一边步行进入大运塔3层。”现场施工人员介绍说,塔上建有连通桥梁极少见,但这是一座景观塔,为方便游客而进行人性化设计建造,也是一大亮点。

空中建桥,桥下是否有水?

采访中记者看到,桥下的南北两侧,已经开挖建成了水池,水池方向与旁边的古运河走向一致,为南北走向,从而让整个景观更加美丽,与周边建筑相得益彰。

“今后游客可通过馆顶建设的长虹卧波式长廊轻松进入大运塔,观赏三塔映三湾美景。”现场负责同志介绍,大运塔以唐塔的风格设计,将重现唐风古韵。大运塔距离文峰寺的文峰塔大概1.2公里,距离高旻寺天中塔大概4公里,站在三湾风景区最高的观景台大运塔上远眺,南北两方分别可以看到一座塔尖:北边是文峰塔,曾是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的起点;南边是天中塔,曾是清朝皇帝的行宫所在。文峰塔、大运塔、天中塔,将在运河边连成一条线,形成“三塔映三湾”的景观。

记者张孔生

摄影刘江瑞张孔生董辉

 

推荐阅读
台儿庄区爱心企业到运河街道走访慰问困难群众 每到一处,爱心人士都与困难群众面对面交流,详细询问他们最近的生活情况,鼓励他们树立勇气,直面困难,坚定对美好生活的信心。1月26日,枣庄市台儿庄区爱心企业奥德瑞沂府到运河街道走访慰问部分贫困户、困难家庭和留守儿童,为他们送去了米、面、油、棉被等爱心物资和300元慰问金。贫困户对爱心企业的走访慰问表示感谢,表示在今后的生活中,一定继续努力克服困难,积极面对人生,不辜负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心和厚爱。
建议加快大运河文化公园建设 重新修订保护规划 临清市是运河名城,尤其是会通河段,是省内唯一一处具有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元代运河河道。“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扬州运河大剧院已建成 今年4月将开门迎客 张卓君摄中新网扬州1月29日电(记者崔佳明)扬州打造的大运河畔文化新地标——运河大剧院已建成,目前,运河大剧院内部的精装、调试工作正在进行中。“正式运营后,运河大剧院将为艺术家提供一流的表演和交流平台,为公众提供一流的艺术欣赏和文化休闲体验。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内部的精装工程全部完工后,运河大剧院将与周边的双博馆、图书馆、音乐厅、国展中心等实现景观协调、空间融合、功能共享。
大运河河北泊头段发现明代沉船 经初步勘察,沉船长约15米、宽约3米,由于大部分船体被淤泥包裹,暂不能确定船头和船尾。沧州市和泊头市文物部门工作人员在沉船上的淤泥中清理出一些牛羊骨头和碎瓷片、陶片。日前,某施工单位在大运河河北泊头段清淤时发现一艘明代沉船。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