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千年运河美丽蝶变

发布时间: 2021-06-08 14:29:27 | 来源: 沧州日报 | 作者: 孙健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千年运河美丽蝶变

——沧州全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走笔

6月7日,走进大运河城市区百狮园建设工地,现场施工人员正在进行生态修复提升。项目建设完成后,这里将呈现运河露营地、阳光休闲营地、户外研学营地、古莲池等户外休闲空间,并建起沧曲书舍、渡口广场、荷悦轩茶室、缙园等建筑,充分展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千年运河穿城过,在沧州这座古老的城市留下独有的文化符号,也成为沧州人的精神源泉和情感寄托。紧紧遵循习近平总书记“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的重要批示,按照省委书记王东峰来沧调研精神,沧州市委、市政府深入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并将此作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和回应群众关切的突破口与落脚点,催生大运河沿岸的精彩蝶变。

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风格,沧州精心做好规划设计,重点抓好生态修复和水资源保护,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壮美运河之新容颜在每天的细致镌刻下熠熠生辉,千年风流之新形象正逐渐呈现在世人面前。

在保护传承中利用发展

近来,常到运河边游玩的居民有个新发现:运河来水了!随着两岸沿线改造提升工程的实施,远远望去,一条清澈的丝带蜿蜒曲折,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静美旖旎。

得益于5月10日启动的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及潘庄引黄线路调水,约1.6亿立方米的水源从南滚滚而来,一时间,中心城区河道水面宽度达到60米,平均水深4至5米。市大运河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沧州已引水2000多万立方米。这也是沧州首次同引长江水、黄河水为南运河补水,不仅改善了南运河沿线生态环境,也促进了运河两侧农业灌溉、蓄水调节。

从平虏渠算起,运河已在沧州大地流淌了1800多年。岁月的积淀,早已让大运河成为城市的精神文脉和文化记忆。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作出重要指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无疑为沧州进一步保护、传承、利用运河文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以“严细深实快”的作风抓好落实,我市着眼顶层设计,对标对表《大运河文化带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要求,坚持高质量做好全域谋篇布局,统筹谋划大运河沿线的产业、城镇、生态、交通、文旅等功能,着力构建一条主轴带动整体、多点联动形成合力的空间框架,让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有了质的飞跃和量的提升。目前,《沧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沧州市城市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规划》均已完成,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交通体系建设、土地空间利用六大专项规划,已完成专家评审。

以落实“三重四创五优化”“拆促畅增优”等重项工作攻坚为契机,以“严细深实快”作风为保障,我市实施了河道清淤工作和全域堤顶路建设。通过河道清淤、岸坡治理、景观提升等综合整治措施,全线215公里河道共清淤土方370万立方米(其中,中心城区清淤土方90万立方米),平均清淤深度0.7米,清淤出的土方全部用于河堤的加固、堤顶路建设和两侧微地形的打造,将南运河沧州段打造成集防洪、输水、蓄水、生态景观和文化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河道。穿越8个县(市、区)12个乡镇,全长308公里的堤顶路,目前,除城市区段外,已基本实现贯通,城市区段正在紧张施工,将于月底前全部贯通。

届时,水行船、路通车,将重现“一船明月过沧州”的盛景。

在项目建设中迎来新生

在百狮园对岸,正在建设的南川楼、朗吟楼项目施工现场,塔吊高耸,机器轰鸣,呈现出一派火热的建设场景。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南川楼项目已经完成主楼地下室建设,正进行主体框架的施工;朗吟楼项目基础底板施工和混凝土浇筑基本完成,正进行地下室顶板的施工。

作为运河沿线重塑的新景致,建成后的南川楼和朗吟楼将与清风楼遥相呼应,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市民登楼后可将运河两岸美景尽收眼底。同时,两楼还实行夜间楼体亮化,特别是在节日期间呈现全息投影效果,真正构筑起沧州文化新地标。

今年以来,我市实施了包含南川楼、朗吟楼项目在内的大运河沿线21项重点工程,将运河沿线打造成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高地。

重点推进的中国大运河非遗文化公园项目,是落户沧州的首个国家级大运河项目,总占地面积约3700亩,总投资约59亿元,由园博园、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等“一园一中心”构成。其中,园博园为2022年省第六届园博会举办地,南北长约2600米,东西宽约800至1100米,总占地约3000亩,计划2022年8月建成开园。

“以‘千里通波,大美运河’为主题,以‘一带(运河风光带)、三区(城市展园区、专类植物展园区、综合服务区)’为空间结构,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融合,打造‘大运河上永不落幕的园博会’。”市大运河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项目的建设,将成为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一面旗帜。

据了解,这两个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人公开招标,正在组建项目平台公司,计划6月全面开工建设,年内园博园项目完成总工程量的80%,非遗展示中心完成总工程量的50%。

老面粉厂、铁路给水所、莲池古渡……这些运河沿线的历史遗存,也在项目建设中迎来新生。以老面粉厂为例,将按照保护修缮遵循“不改变历史原状”和“最小干预”的基本原则,对建筑外檐墙面、门窗、雨棚等进行修缮,在修复外立面及主体建筑加固的同时,利用其建筑特色,采用投光、投影、投射阵列、灯光秀等夜景照明手法,表现建筑的历史风貌、人文精神和时尚气息。

位于运河区沧州印象·大运河农业生态文化产业园内的沧州国际马术中心项目,占地面积约734亩,总投资约6.47亿元。项目规划建设有标准室内马术赛场、观赛楼、多功能厅、室内训练场、运动员村、民宿酒店、商业区、青少年马术康复中心等配套建筑。依托这一项目,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首届“沧州杯”大运河马术公开赛成功举行,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组人马组合参赛。

随着一批重点项目的实施,古老运河的吸引力不断提升,这条千年文脉也更具生机与活力。

在文旅融合中突出特色

历史上的运河,曾有着“渔唱樵讴听不辨,人声半在水声中”的繁华,也给沧州留下众多文化景点和历史遗存。我市坚持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将沿线文旅资源穿珠成链,推进“运河+文化+旅游”新模式,打造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文化“链条”。

在吴桥,依托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优化人居环境,构建“运河明珠、魅力吴桥”旅游体系,吸引越来越多的游人,慕名到吴桥观运河、赏杂技。走进吴桥运河沿线占地千亩的牡丹园,140余个品种的牡丹花和芍药花竞相开放、美不胜收,三三两两的游人前来赏花观景,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在东光,依托大运河沿线的南霞口大运河康养小镇、码头宜居宜游文化小镇、莲窝水驿古镇等特色小镇,重点打造南霞口大运河森林公园(氧生园)、东吴文创园、麒麟卧生态采摘园、码头沉船遗址公园、油坊口民俗风情园、连镇镇谢家坝遗址公园等景观节点,向游人展开一幅幅壮美的生态画卷。

在泊头,统筹“运河文化带、运河生态带、运河旅游带”三个链条,坚持美观性和实用性相统一,重点打造集风貌保护、文化展示、观光休闲等功能于一身的运河景观带。放眼望去,运河沿线码头、雕塑、文化墙、运河之链等文化标志丰富多彩,河岸边的山楂树广场上,常设性文化历史展牌、鸭梨玻璃钢原雕等韵味十足,为大运河平添风雅。

在沧县,以大运河为媒,紧抓乡土文化这个卖点,充分利用沿线香椿、桃花、梨花、油菜花等景观,以及捷地炮楼、御碑苑、纪晓岚文化园、沧州铁狮子、杜林登瀛桥等景点,以特色农业的高质高效和旅游景点的开发开放,促进农旅融合发展。

……

在推进文旅融合基础上,我市紧抓新型城镇化的历史机遇,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重要牵引,深入推进吴桥杂技大世界等15个运河沿线旅游景区和青县红木小镇等特色文化名镇的提质升级,打造运河沿线新地标,加快建设文化展示带、生态景观带、全域旅游带、协同发展示范带。

对吴桥杂技旅游名镇、泊头手工业名镇、东光生态名镇、沧县旧州铁狮文化名镇、兴济运河小吃文化名镇、沧州武术文化小镇、青县红木小镇等现有7个特色小镇进行提档升级,利用其特色文化优势,汇集资源,延伸链条,打造产业发展聚集区;加快推进南皮张之洞文旅小镇、东光谢家坝莲窝水驿古镇、小邢村古文化街及新农村建设、铁佛寺景区提升改造、吴桥杂技山水特色文化小镇等重点项目,汇点成片,聚片成面,进一步推动大运河沿线不断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发挥沿线产业和文化优势,深挖运河沿线重要节点和优势资源,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着力谋划更多特色小镇,培育壮大文化、旅游、康养等产业,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加快打造运河沿线特色城镇集群……

生命,因水而生;城市,伴水而兴。运河不仅仅是纵贯沧州的一个文化符号,也串联起了沧州的美丽中轴和创新高地。一条充满希望的河流,正从历史流向未来,成为一幅美丽的风景、一首流动的诗,在新时代绽放出璀璨光彩!(记者孙健本报通讯员刘占勇李朋飞)


‍‍

推荐阅读
“追寻生态大运河”山东媒体行|山东:让千年古运河美如画卷 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太白湖新区分局局长贾治胤告诉记者:“为从根本上改善老运河水质环境,确保老运河入南四湖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老运河尾水截流人工湿地工程采用表面流湿地工艺,利用老运河新建橡胶坝抬高河道水位,拦蓄老运河尾水,并引入工程区,通过在工程区建设表面流湿地,使湿地进水均匀流经整个湿地区,经净化后进入老运河下游河道,实现每年削减CODCr121.8吨、NH3-N24.4吨。侯翠荣告诉记者:“山东将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力求实现大运河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努力把大运河山东段打造成山清水秀、绿色宜居的美丽运河”。卫运河油坊桥断面为聊城市出境国控考核断面,针对卫运河重点问题,聊城市大力开展水源替代、除氟工程建设和生态基流保障等重点工作,2020年卫运河油坊桥断面超额完成消除劣Ⅴ类水体目标,水质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实现了水质提升,推动了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千年运河美丽蝶变 ……在推进文旅融合基础上,我市紧抓新型城镇化的历史机遇,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重要牵引,深入推进吴桥杂技大世界等15个运河沿线旅游景区和青县红木小镇等特色文化名镇的提质升级,打造运河沿线新地标,加快建设文化展示带、生态景观带、全域旅游带、协同发展示范带。目前,《沧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沧州市城市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规划》均已完成,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交通体系建设、土地空间利用六大专项规划,已完成专家评审。今年以来,我市实施了包含南川楼、朗吟楼项目在内的大运河沿线21项重点工程,将运河沿线打造成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高地。
江苏省水利厅厅长陈杰:重点推进大运河系统治理 加强综合利用河网"一网"系统整治,加快吴江区全国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建设,连片打造水网圩区系统治理样板,为太湖流域水系整治提供经验,打造生态绿廊与人文湖群。其中,《江苏省大运河河道水系治理管护规划》(以下简称《水系规划》)为未来大运河河道水系治理定目标、画蓝图,江苏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陈杰为现代快报解读了这份规划。以大运河沿线8个设区市为重点,突出河网水系治理,提高城市防洪保安能力,兼顾水生态环境改善,保障和促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山东主会场新闻发布会召开 5月24日,2021年全国“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活动山东主会场(东平)新闻发布会在济南召开。山东省体育局群体处处长王辉,泰安市体育局副局长谭晓蕾、泰安市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田学峰,世界冠军赵庆建,东平县相关负责同志,来自省内外的媒体记者共计50余人出席。此次活动由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改委、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旨在宣传大运河文化,展现鲁风运河文化风貌,促进文化、旅游、体育融合发展,深入实施体育旅游示范工程,倡导运动健身,促进健康理念,打造大运河体育旅游特色示范活动品牌,并为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礼。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