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2021京杭对话:在大运河看见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发布时间: 2021-11-12 16:53:51 | 来源: 中新网杭州 | 作者: 张煜欢 童笑雨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流淌2500多年的大运河,是一部书写在华夏大地上的宏伟诗篇。日前,2021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下称2021京杭对话)在浙江杭州圆满收官。

本届对话以“走向共同富裕的千年运河”为主题,举行了“1+N”场活动,即1个开幕式暨主论坛以及多场子活动,集政产学研成果发布、专家研讨、文化交融、艺术雅集、文旅推介等于一体,集中展示了千年大运河在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自2019年起,京杭对话通过建立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组成的五方合作机制,推动活动参与各方各界形成了合作共建大运河文化带的普遍共识。

在首届京杭对话形成“三好”(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新行动、合作新机制、传播新探索、搭建新平台“四大成果”,第二届京杭对话取得朋友圈再扩大、认知达共识、文化出精彩、产业有落地、传播新亮点“五大成果”的基础上,2021京杭对话有了许多新意,也创造了许多“第一”:京杭对话中外媒体团第一次进行大运河沿线采风,向世界讲述中国大运河故事;国际化赛事第一次纳入框架,成功举办首届国际大运河影像大赛;北京市和杭州市城区第一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徐和建表示,从历史流向未来,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京杭两地联手保护京杭大运河,发挥了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成为京杭共同讲好运河故事的经典之作,成为面向世界传播中国大运河文化的重要窗口。

大运河的“文艺复兴”

大运河串起沿岸数十城,中华文化在此积厚交融。2021京杭对话上,学研成果发布、专家研讨、剧目展演、艺术雅集、文旅推介等活动齐聚,集中展示了千年大运河在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大运河依旧年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参加了京杭对话雅集活动,他认为通过多种形式彰显大运河的价值,反映大运河的经济、文化、历史,对今天的发展非常重要。

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在本次活动中和范迪安开展对话。他认为京杭对话最重大的意义在于其重新给京杭大运河定位。“大运河是漕运之河,是经济之河,这是以往许多人的固有印象。但现在,凭借着京杭对话的影响力,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其承载的文化和风土人情。”

千年大运河,水路也是戏路。

北方昆曲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翁佳慧在京杭对话雅集上带来了昆剧《红楼梦·共读西厢》选段。她说,在杭州运河边表演,深感大运河的生命力和活力仍在延续。“雅集的关键是彰显文化之融合。”

“大运河,从来不只是一条河。”这是浙江京昆艺术中心国家一级演员杨崑的肺腑之言。

这是她第二次参与京杭对话。在她看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不应千城一面,而要千城同卷,各献绝唱;既要“自斟自酌”,更要“同台演出”。“京杭对话就是这样一个平台。”

北京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纪清远说,当年他的祖先纪晓岚曾经多次随同乾隆皇帝通过大运河下江南到杭州,并创作了多首诗文。这一次他手书纪晓岚当年在杭州创作的诗文赠送给位于杭州的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院,他觉得特别有意义。

他觉得京杭对话的意义在于其在追溯历史的同时,挖掘了大运河的文化底蕴,并服务于当代社会。“以往,大运河似乎是个被遗忘的话题,但如今,京杭两地的联动再一次将运河推到了众人面前,推向了世界。”

运河文化也推陈出新。作为2021京杭对话子活动之一,北京大型京剧交响套曲《京城大运河》在杭州运河畔上演。

“运河文化传播,需要这样的作品。”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参与演出的北京京剧院叶派著名小生李宏图说。在他看来,《京城大运河》创演的意义不仅是创新了演出形式,更重要的是让更多人开始、愿意去了解大运河,传播运河文化。

“所有的文化应该为当代人民所分享。”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京杭大运河是文化之河、也是旅游之河,是国家战略,也是地方任务,是历史文化,也是当代生活。大运河文化旅游带是家国情怀也是人间烟火,没有对人间烟火的关注,文化也不可能传得开、留得下。

带动全流域

“北京和杭州位于京杭大运河的两端,京杭两地因河相通、因河而兴、因河结缘,大运河和大运河文化承载了沿线人民千百年流动的情感和记忆。”徐和建说。

从杭州到北京,再回到杭州,京杭对话已历经三届。立足京杭、辐射流域、面向世界,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一首协同发展的交响曲再次唱响。

作为2021京杭对话子活动之一,“千年运河千里行”中外媒体采风活动由30余家中央、北京市、浙江省和境外媒体组成采风团,先后赴北京通州、山东枣庄、江苏扬州、浙江杭州等大运河沿岸城市实地探访,用镜头和文字记录“千里行”的所见所闻,展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果,提升中国大运河文化带的国际影响力。媒体记者赴大运河沿岸城市枣庄和扬州等实地探访,以全流域视角展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果。

扬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长金表示,这次“千年运河千里行——中外媒体采风团打卡扬州”活动,既是促进大运河沿线城市文化交流的具体举措,也是向国内外朋友展示扬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发展的重要机遇。张长金衷心希望北京、杭州和扬州等运河城市以此为契机,加强资源共享、项目共创、人才共育,着力推动精细化保护、活态化传承、科学化利用、国际化展示,共同打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让大运河沿线城市实现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的转变,让古老的大运河“活”起来,让千年运河文脉“流动”起来。

唱响“双城记”,带动全流域。浙江省文化和旅游智库专家李虹如此评价京杭对话的意义。李虹说,运河文化带建设,就是要将沿岸城市纳入到这一宣传运河的大家庭中。

中国大运河申遗“三老”发起人之一、中国文物学会大运河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朱炳仁对于京杭对话给予高度评价。

“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的‘大运’,也是沿线城市的‘大运’,希望通过京杭对话,运河沿线城市能够共同做好大运河保护、传承和利用。”朱炳仁表示,要做大运河的“三好学生”,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期待着大运河越来越美丽、年轻、充满活力。

沟通海内外

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秘书长邓清表示,京杭两城通过高层对话、重大项目合作、非遗文化展示等方式,推动运河城市加快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并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可谓居高声自远。

在扩大“朋友圈”的同时,京杭对话也在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邀请各国际组织负责人、运河专家及国际名人与会,共建世界运河城市命运共同体。

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专家布莱德·威林说,也正是在中国的影响下,许多国家开始意识到,需要保护和更好地管理运河遗产,并提高公众对文化和历史资源潜力的认识。

内河航道国际组织(IWI)主席鲁迪·范德温说,内河航道国际组织汇集了许多支持内陆水道保护、使用、开发和管理的人员和组织。他期待未来可以和中国加强合作,交流经验,以便相互学习提升。“我会为这次活动写一篇文章,让全世界的运河爱好者了解中国。”

在北京生活了7年的中阿卫视记者伊曼之前听说,在首都城市副中心通州有一条“很大的河”。当这位突尼斯姑娘真正来到通州的大运河畔时,她不禁感慨:“这条‘大河’真美。”作为此次“千年运河千里行”中外媒体采风团的一员,她在欣赏沿河美景的同时,也领略到了别样的运河文化。她说,这是一次难忘的文化之旅,“未来我要向更多外国朋友介绍大运河的千年文化,让更多人感受她的魅力。”

葡新国际文化传媒总裁马丽梅是采风团的一员。在海外漂泊几十年的她,通过这次沿线行走,感慨见到了大运河真正的源远流长的精神文化。

“作为海外华文媒体人,我会努力将运河文化对外传播,让世界人民知道中国的文化精神,我们坚强不息,像大海般心胸开阔,有容乃大。”马丽梅说。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表示,希望北京市和浙江省杭州市能够以京杭对话整合资源、创新方式方法、强化品牌打造,共同推进大运河承载的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探索创新模式,输出成功经验。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


推荐阅读
开启长江文化与大运河文化高质量建设新篇章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长江文化与大运河文化研究引向深入,2021年11月10日,由省社科联和扬州大学共同主办的江苏青年智库学者系列沙龙暨“长江文化与大运河文化建设高层论坛”在长江经济带和大运河文化带交汇点城市江苏扬州召开。10余位省内外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专家代表共论长江经济带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之道,共商长江文化和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与弘扬之策。2020年11月12日至1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南通、扬州等地,并在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对长江经济带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深入研究长江文化内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运河为媒”搭建文化国际表达的“立交桥” 实现了课堂教育的“正面引导”与研学实践的“情景体验”,中外学生的“现场互动”与海外青年的“连线直播”,古代文化的“历史追溯”与现代文明的“时代探究”相融合,让运河载着“中国国情课”,成为最受留学生欢迎的实践课堂。近年来,扬州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充分挖掘大运河中的育人元素,以“运河为媒”搭建思政教育国际化表达的“立交桥”,推动留学生在流动的运河中体验中国社会,走企业、下农村、进社区,身体力行阅读中国社会这部大书。学校联合扬州市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与扬州大学中国乡土教育研究中心联合推出的“大运河文化融入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
宿迁:运河港二期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11月11日,在宿迁市京杭运河枢纽港扩容提升二期工程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据了解,京杭运河枢纽港扩容提升工程总投资10亿元,占地1100亩,采取顺岸挖入式建设11个2000吨级泊位,设计吞吐量385万吨/年,岸线长度870米,预计2022年6月建成投用。宿迁港全面建成后,将成为“千里运河第一港”,未来将拥有2000吨泊位23个,集装箱年吞吐量将达到18万标箱,货物年吞吐量将突破1000万吨,成为京杭大运河沿线18个城市中第一大港、苏北地区最大的对外开放水路口岸。
运河二通道有望明年亚运会前试通航 运河二通道为三级航道设计,可通过吨位更大的船只,待其建成通航后,千吨级的船也可以经过八堡船闸进入钱塘江。建设中的京杭运河二通道有望在明年杭州亚运会前建成并试通航,杭州将多一条“大运河”,更多的货船将通过运河二通道往来钱塘江,不再经过杭州城区内的京杭大运河。随着杭甬运河全线通航、富春江船闸改扩建和钱塘江中上游航道的开发,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运量大幅度增加,来往航行的船只越来越多,已难以满足水路运输需求。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