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上午,承载市民、建设者的通州、香河船只相向缓缓驶过杨洼船闸,标志着大运河京冀段全线62公里实现通航。据了解,在疫情防控条件允许后,市民乘游船到河北的愿望将得以实现。
杨洼船闸打通大运河京冀段水路运输最后一个断点
北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北段,建有甘棠、榆林庄和杨洼三个船闸。2019年10月3日,大运河通州城市段正式实现旅游通航,市民可在北关闸至甘棠闸11.4公里河道内乘船赏景。2021年6月,甘棠闸至市界28.7公里河道实现旅游通航。如今,随着沿线船闸、码头建设、5A景区创建、跨省际水运启动及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等推进,京杭大运河京冀游船互联互通的目标也如期完成。
作为京冀交界处的重要水利设施,杨洼船闸的建成打通了大运河京冀段水路运输最后一个断点。
从位置上看,杨洼船闸位于京冀交界处,杨洼船闸以下至市界为北京市、河北省界河,左岸为北京、右岸为河北,是名副其实的“京畿水上门户”。
从外观上来看,杨洼船闸以“杨洼千帆”为设计主题,整体设计着力突出“京城门户”的特点,着重展示“城墙”“城门”等符号意象。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杨洼船闸景观项目负责人周正介绍,景观设计方面,杨洼船闸与甘棠、榆林庄两闸一脉相承,强化“京城元素”“运河符号”,以灰、白为主色调,红色点睛。上游引航道与下游引航道分设引航旗阵。周正说,引航旗阵取自《潞河都运图》,该设计旨在重现古时候因运河而兴盛的漕运文化。
杨洼闸采用双线布置方式,可保证4艘设计最大尺寸的游船(长28.5米、宽8米)同时通行。双线行船可实现游船一上一下、同上同下灵活调度,提高通行效率。
通航仪式前,杨洼船闸顺利完成带水测试和船舶过闸测试,全面通过系统调试运行。北京市水务建设管理事务中心主任薛文政说,大运河京冀段多处存在较大的水位差,游船无法直接通过,“就像上下楼梯一样,沿线船闸的功能就是帮助船舶顺利通过。”
大运河北京段下游两岸“颜值”再升级
北京市水务局一级巡视员张世清介绍,随着北运河(通州段)综合治理全面完成,甘棠船闸、榆林庄船闸、杨洼船闸等重点建设项目陆续完工,大运河北京段下游28.7公里的两岸“颜值”再升级,“一轴、两带、两山、十三节点”的运河风景线逐渐形成,筑山造景、山水相望的田园风光成为大运河畔的又一处网红“打卡点”。
记者看到,运河河道波光粼粼,水鸟在河面轻轻掠过,大运河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已经形成。张世清表示,近年来,北京市水务局通过在河道内种植水生植物,开展增殖放流,构建“水下森林”,布设水环境侦察兵,促进河道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在净化水质、改善水生态环境的同时还为水生动植物提供了更多生存和繁殖的栖息地,不少以往少见的鸟类、鱼类纷纷在此“安家”。
运行船舶均使用清洁能源
大运河通航,给京冀两地水上交通运输业带来新要求。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水路运输管理处副处长袁永军介绍,大运河京冀游船互联互通,标志着北京市第一次出现了跨省际航道,第一次出现了跨省际水上旅游运输。
在游船的选择上,北京市交通委推进新能源船舶的使用和更新,现有运行船舶均为清洁能源船舶。
北京市交通委持续加强京冀交通行业管理部门沟通对接,在企业运营资质、市民实名制管理、码头安检、航道规划和管理、信息化建设、船型标准化等方面进行合作,建立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北运河旅游航运的综合效益。
记者了解到,通州区将把大运河文化带作为承接环球主题公园外溢旅游需求的重要载体,以“三庙一塔”为起点,串联运河商务区、城市绿心公园及三大建筑,构建大运河生态文化景观廊道。
未来,京冀两地将整合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河北香河潮白河大运河国家湿地公园等优质资源,以大运河为主线,辐射沿线各地,共同开发包括水上观景、船上商务、岸上漫步、非遗展示、沿途采摘、营地休憩、沿河骑行等“运河游船+”主题游线路,构建大运河(京冀段)旅游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