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沧州:打造大运河生态防护廊道

发布时间: 2022-06-27 16:37:33 | 来源: 河北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沧州创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林业发展示范经验

打造大运河生态防护廊道

创建以南大港自然保护地为重点的生态保护修复示范点和东光县城乡绿化一体化发展示范点

修建闸涵、新建保护站点、打造大运河生态防护廊道、发展庭院绿色经济……今年以来,沧州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紧紧围绕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任务目标,着眼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积极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创建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经验和制度成果。

创建以南大港自然保护地为重点的生态保护修复示范点。全力推进南大港国家重要湿地生态环境整治,实施湿地保护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推动构建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积极推进创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自然遗产地工作,努力建成全省生态保护样板。开展南大港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与科研监测一体化平台建设,修建闸涵6处,新建保护站点12处,提升改造10处。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每年引入黄河水4000万立方米,改善野生动物栖息和繁殖地生境;今明两年,修复退化湿地蔍草2万平方米,修建堤坝6237米。此外,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做好保护区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项目,增殖放流补充鸟类食源;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进行鸟类调查监测,形成全年鸟类监测系统资料;启动以东方白鹳为重点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专属保护栖息地建设。

创建东光县城乡绿化一体化发展示范点。结合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森林城市创建,深入推进林业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行动,努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促进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建设多元共生、健康可持续的自然生态系统。大运河生态带建设方面,挖掘大运河沿岸城镇村庄绿化潜力,打造大运河生态防护廊道,推进大运河氧生园绿化提升877.9亩,绿化连镇谢家坝堤顶路2.5公里。推进城乡绿化方面,深入推进森林城市(镇)、森林村庄、森林长廊和园林绿化建设,大力开展增绿补绿行动。充分利用房前屋后、院落空地栽植乡土树种,养花种果,发展庭院绿色经济;完成连镇镇李四维村省级森林乡村建设,巩固提升城乡绿化成效,构建东光县城乡绿化一体化新格局。

此外,多措并举提质增效。完成省、市下达的营林任务,确保森林覆盖率目标实现。落实“一林一策”开展森林经营,推广使用乡土树种,调整优化树种结构,提高造林质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康养产业,不断提升森林生态服务、林产品供给和碳汇能力。以大运河景观带和森林公园建设为重点,打造集生态休闲、康养、游赏、娱乐、美食于一体的东光县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示范区。加强森林资源管护,严格采伐限额管理,坚决杜绝超限额采伐和无证采伐;强化森林资源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乱砍滥伐林木、乱占乱用林地、乱捕乱猎野生动物等案件;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防,确保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在省控制线4‰以下;强化森林火灾防控,压实各级防火责任,坚决杜绝发生森林火灾。(记者戴绍志)


推荐阅读
碧水汤汤润两岸——大运河再现新生机 大运河,沟通南北,贯通古今,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人工河。在以水运为主的年代,大运河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润泽一方百姓。
2022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开幕 杨洁篪出席并致辞 2022世界运河城市论坛27日在江苏省扬州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北京通州:气象助力运河通航 保障游船航行安全 未来,区气象局还将增加基于游船航行的移动式、实时精准探测预报服务,推动大运河场景式气象服务应用。为确保航行安全,北京市通州区气象局自2019年10月至今,在运河通州段两岸建设观测站点,每日制作北运河气象服务专报,重点对大风、大雾等影响游船航行安全的天气情况进行监测,提供针对性预警预报服务,并与天津市武清区气象局、河北省廊坊市气象局共同推动京杭大运河通航气象服务保障项目开展,强化上下游联防机制。6月24日,大运河京冀段游船通航仪式举行,标志着大运河北京段、河北段62公里实现互联互通。
沧州市举办“国际禁毒日”环大运河公益跑活动 禁毒成果的介绍表达警民携手共筑禁毒防线,坚决打赢禁毒人民战。本次活动由市禁毒委员会、市公安局主办。杨东川在致辞中表示,拒绝毒品,参与禁毒是全社会共同责任,希望各级各部门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禁毒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禁毒作为分内之事、应尽职责,动员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禁毒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禁毒工作的浓厚氛围。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