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世界运河城市嘉宾夜游瘦西湖 惊叹扬州之夜画

发布时间: 2022-06-27 16:38:14 | 来源: 中新网扬州 | 作者: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26日晚,江苏扬州瘦西湖满园流光溢彩,光影再现“大唐遗韵”。此景令前来出席世界运河城市论坛的嘉宾们惊叹扬州之夜画:美轮美奂的光影,再现繁华大唐的维扬盛景。

大运河是流淌千年的史诗,亦是绵延不绝的中华文脉。扬州,是大运河原点城市,也是大运河申遗和保护的牵头城市。从2007年起,扬州连续举办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坚持“一年一主题、一年一特色”。6月27日,2022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将在扬州开幕。世界运河城市因运河走到一起,共赏古“运”新生,共商新时代运河的保护、传承和利用。

2014年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扬州共有10个遗产点、6段河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运河沿线城市中世界遗产点最多的城市。“瘦西湖成为这一世界遗产项目的遗产点,可谓实至名归。”扬州文史专家王虎华告诉中新网记者,扬州城与古运河同生共长,作为扬州城水系重要部分的瘦西湖,通过多条河道与大运河相连,始终与大运河保持水源相通,成为大运河的支流。它是由大运河水系和不同时代的城壕连缀而成的带状景观,也是大运河上独特的文化景观。

2500多年来,悠悠运河水,见证了扬州这座城市的几度繁华,其中唐代的扬州富庶繁华。如何再现唐代扬州的富庶繁华?瘦西湖景区管理处主任金川告诉中新网记者,从去年夏季开始,瘦西湖推出“二分明月忆扬州”夜游,光影再现“大唐遗韵”。

“夜游以唐诗为主题,共分为‘烟花三月’‘春江花月’‘商贾云集’‘春风十里’‘二分明月’等十大篇章,主要集中在瘦西湖南大门至西大门,整个行程3.5公里,用时约一个半小时。”金川说,以美轮美奂的瘦西湖为载体,唐诗韵味为灵魂,创意科技应用加持赋能,展开穿越盛唐的烟云画卷,让中外游客近距离感受唐诗魅力与传奇故事。

仲夏的夜晚伴着湖水清香,在瘦西湖畔品灯影、柳影,聆听月下琴声,观赏实景演出,仿佛唐代诗人徐凝笔下“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盛景再现。来自北京的嘉宾称,“这是富有人文气息的唐诗之旅,漫步其中,仿佛穿越千年云烟,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悟大唐扬州不夜城之盛世辉煌。”(完)


推荐阅读
“守护运河 筑梦扬州” 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启动 连日来,邗江区竹西街道以“探运河古今、承中华文化”为主题,开展运河研学活动,通过组织学生看运河、游运河、品运河、赏运河,让大家领悟大运河厚重深邃的人文历史。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景区平山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景区自行车运动协会等相继开展非遗公益展演、运河保护普法、河道巡护、运河文化主题宣讲、运河文化研学等活动。连日来,我市近千名大运河文化志愿者策划组织了20余类服务项目或活动,展示运河文化,保护运河环境,培育生态文明理念,受到当地群众与外来游客欢迎。
世界运河城市嘉宾夜游瘦西湖 惊叹扬州之夜画 此景令前来出席世界运河城市论坛的嘉宾们惊叹扬州之夜画:美轮美奂的光影,再现繁华大唐的维扬盛景。扬州共有10个遗产点、6段河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运河沿线城市中世界遗产点最多的城市。瘦西湖供图2014年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沧州:打造大运河生态防护廊道 沧州创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林业发展示范经验打造大运河生态防护廊道创建以南大港自然保护地为重点的生态保护修复示范点和东光县城乡绿化一体化发展示范点修建闸涵、新建保护站点、打造大运河生态防护廊道、发展庭院绿色经济……今年以来,沧州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紧紧围绕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任务目标,着眼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积极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创建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经验和制度成果。开展南大港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与科研监测一体化平台建设,修建闸涵6处,新建保护站点12处,提升改造10处。全力推进南大港国家重要湿地生态环境整治,实施湿地保护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推动构建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积极推进创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自然遗产地工作,努力建成全省生态保护样板。
大运河德州段保护利用生态廊道项目加快推进 “生态廊道项目以‘复兴运河景观、打造文化名片’精准定位,用新中式的设计手法展现德州老城新形象,将河道自然风光、堤林草泽和人文历史有机融合。京杭大运河作为流动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繁荣兴盛的历史见证。大运河德州段作为京杭大运河重要组成部分,绵延着德州千年的历史文脉。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