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守护“世遗”千年文脉:浙江五地联动勾勒运河动人图景

发布时间: 2022-06-24 16:50:02 | 来源: 中新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一水连南北,文脉贯古今。至今,“中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已然8载。这个活着的世界文化遗产,在悠悠岁月中承载着古今文化的传扬,吟诵着江南韵味的篇章。

21日,“同一条运河:千年运河情,百年共富梦”第二届浙江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宣传周活动在湖州市南浔区大运河畔启幕,为赓续遗产文脉、探索保护机制搭建了交流平台,不断壮大运河沿岸“朋友圈”。

据悉,大运河始建于春秋、完成于隋代、畅通于唐宋、繁华于明清,历经千年,底蕴深厚。历史上的大运河通江达海、开放包容,不但交汇着江河之力,也融汇了各地文脉。

如何保护这一流淌的、动态的世界文化遗产?

2020年9月24日,《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审议通过,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成为中国国内第一部关于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省级地方性立法。

据悉,大运河浙江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共有5段河道,长327公里,流经5个设区市,遗产点13个,涉及遗产区26.58平方公里,缓冲区103.59平方公里。

“保护大运河,是无上荣光,也是千钧重担。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大运河浙江段保护利用工作面临着巨大压力。”活动现场,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杨建武这样说道。

杨建武表示,此背景下,浙江可依托数字化等现代科技,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不断创新展示方式,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努力把大运河真正打造成具有时代特征、浙江特色的景观河、生态河、人文河,真正成为“人民的运河”“游客的运河”。

眼下,随着《条例》的施行,大运河正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推动着文化的传播、历史的传承,推动着人们走向无限向往的远方。

启动仪式上,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五座运河沿线城市视频连线,共同讲述大运河的遗产价值以及沿线民众参与大运河保护、与大运河交融共生的动人故事。

“近年来,杭州通过数字赋能的形式,让大运河文化遗产‘活起来’。”杭州市运河综保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开发的“云游运河”,可实现720度全景观看运河各遗产点,感受运河风光,还能通过图文等形式,向游客普及保护历史遗产的价值理念。

只有当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特色地域文化传承展示与生态环境提升、文旅融合发展以及沿岸民生改善统一起来,大运河才能成为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

此次活动现场,“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系统”全面建成并正式上线运行,以数字化改革赋能世界遗产保护,将有助于全面提升大运河浙江段的保护管理能力和水平治理能力。

“对于与大运河相伴相生的南浔,运河就是流动的文化画卷,穿透南浔的历史和现实,融入每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南浔人的灵魂。”活动现场,南浔区区长程佳直言,南浔缘河而起、因河而兴。

其表示,接下来该区将以大运河诗路文化带建设为契机,以保护、传承、利用好运河历史资源为抓手,构建“运河+文化+旅游”新模式,打造大运河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使大运河成为“致富河、幸福河、共富河”。(完)


推荐阅读
江苏扎实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利用好大运河,去年以来,江苏出台《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廊道建设实施方案》,制定印发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等6个专项规划和11个设区市实施规划等,从顶层设计为大运河提供制度保障。作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标志性项目,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不仅收藏了大量文物,还通过5G+VR技术、沉浸式互动体验将大运河的“活态”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城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勇说:“在运河古建区复建了望亭驿、碑廊等一些历史的建筑。
守护“世遗”千年文脉:浙江五地联动勾勒运河动人图景 21日,“同一条运河:千年运河情,百年共富梦”第二届浙江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宣传周活动在湖州市南浔区大运河畔启幕,为赓续遗产文脉、探索保护机制搭建了交流平台,不断壮大运河沿岸“朋友圈”。其表示,接下来该区将以大运河诗路文化带建设为契机,以保护、传承、利用好运河历史资源为抓手,构建“运河+文化+旅游”新模式,打造大运河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使大运河成为“致富河、幸福河、共富河”。“对于与大运河相伴相生的南浔,运河就是流动的文化画卷,穿透南浔的历史和现实,融入每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南浔人的灵魂。
大运河文脉涌动时代风采 借助数字技术,我们能够更形象生动地再现大运河的历史文化,让人们更全面、更深刻地感受大运河文化的魅力,提高大运河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依托数字技术加深大运河文化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激发大运河文化开发利用的数字产能。国家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保护工作。
在运河边寻访曹雪芹遗迹 张家湾,这水这桥这城墙这古树和曹雪芹先生像及“曹公讳霑墓碑”,融会于萧太后运粮河、北运河、通惠河及“运河滩文学”的北京历史文化浪花中,汇入了经久不息的“京华历史文脉”。据文献记载,曹雪芹家在北京通州张家湾曾有田地和当铺。怪不得当年往来于北京和江宁的曹家(或许就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会在张家湾置地产、开当铺。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