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运河泊来古驿城阔步迈向新征程——访泊头市委书记张荣霞

发布时间: 2022-08-29 16:49:06 | 来源: 河北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运河泊来古驿城阔步迈向新征程——访泊头市委书记张荣霞

以水为胜,以河生地,以航达裕,民有其富,城有其馨,是为泊头。流淌千年的大运河在泊头境内蜿蜒36.3公里,为泊头带来了旖旎的自然风光,孕育了灿烂的运河文化,哺育着两岸的58万人民。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日前,泊头市委书记张荣霞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泊头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坚持科学规划,突出保护传承,聚焦协同发展,实施“一轴、两区、三园、四片”工程,全力打造大运河文化带、生态带、旅游带,让大运河文化带更加流光溢彩、造福人民。

保护好大运河涵养千年的原始生态,打造高颜值的生态长廊。按照“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风貌统一”的原则,以大运河省级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区创建为统领,实施运河堤顶路提质提效、沿线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强力推进河道清淤、垃圾清理、拆迁拆违等重点任务,全面做好绿化、美化、香化、亮化、净化工作,高标准建设运河沿线22个省级美丽乡村,全力打造“水绿相映、林水相依”的城市环境,形成运河与城市自然和谐、融合共生的精彩画卷。

传承好大运河悠久丰厚的历史文脉,打造高品位的文化长廊。深入挖掘35项沿岸文物、14处历史遗迹、1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实施清真寺修缮和石赑屃挑水坝文物勘探复位项目,精心创作“大运河文化三部曲”和《城工风云》京剧剧本,加快铸造技艺核心展示园、非遗文化传习所、泊头历史文化展馆建设,让以运河漕运为代表的古驿文化、以城工部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铸造和火柴为代表的近现代民族工业文化重新焕发光彩,讲好泊头故事、传播泊头声音,真正让运河文化活起来、传下去、火起来。

利用好大运河独具特色的文旅资源,打造高水平的旅游长廊。以大运河生态公园获评省“水利风景区”为契机,持续推进大运河·十里香4A级工业旅游景区和紫斑牡丹观光园、梨文化观光园、桑葚文化展馆建设。重点打造铸造、酿酒、火柴等传统技艺参观线路,鸭梨、桑葚等特色农业体验观光线路,六合拳、三痴斋泥塑等非遗游购娱线路,杨家烧饼、交河煎饼等美食品尝线路,推动形成集文化体验、生态观光、田园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农旅深度融合新格局,让群众享受到高品质的文旅红利,为泊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推荐阅读
平陆运河开工建设 新华社记者曹祎铭摄本报钦州8月28日电(记者庞革平、郑壹)28日,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正式开工建设。图为平陆运河出海口附近的茅尾海龙门大桥段水域。平陆运河起点为广西横州市西津库区平塘江口,经广西灵山县陆屋镇沿钦江进入北部湾,全长约135公里。
运河泊来古驿城阔步迈向新征程 以大运河生态公园获评省“水利风景区”为契机,持续推进大运河·十里香4A级工业旅游景区和紫斑牡丹观光园、梨文化观光园、桑葚文化展馆建设。流淌千年的大运河在泊头境内蜿蜒36.3公里,为泊头带来了旖旎的自然风光,孕育了灿烂的运河文化,哺育着两岸的58万人民。传承好大运河悠久丰厚的历史文脉,打造高品位的文化长廊。
看“运河十二景”如何进一步打造 “在扬州‘运河十二景’建设工作中,将贯彻落实《扬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突出‘运河十二景’品牌统揽作用,围绕两湖(瘦西湖、北湖湿地),两城(明清古城、盂城驿),两水工(运河三湾、七河八岛),三古镇(茱萸湾、邵伯古镇、瓜洲古渡),三人文高地(平山堂、双宁古韵、高旻禅寺)建设,全面展示大运河扬州段精华,通过重点项目整合、重大活动提升和品牌宣推联动,绘就魅力扬州的动人画卷。七河八岛进一步规划整合七河八岛“原生态、真自然”的旅游资源,打造提升凤凰岛生态湿地旅游度假区,规划建设特色民宿集群、水上运动基地等项目。“为统筹推进扬州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全面打响扬州‘运河十二景’品牌,持续擦亮‘运河原点城市’名片,打造文旅共兴的‘好地方’,率先形成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扬州样板’,扬州市着手制定这一方案。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德州机遇” 黄河有北流、东流之分,北流冲断运河,东流则成为运河之减河,运河航运功能受到极大影响。隋大业八年(612),隋炀帝征伐高丽,当时征兵113万,号称200万,发动运送粮草民工200万,庞大人流物流,均由大运河承担,足见航运能力。毗邻德州城的南运河河道先后四次西移明清卫运河段河道沿袭了元代,而毗邻德州城的南运河河道先后进行了四次西移。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