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大运河东光城区段
谢家坝
东光县大运河氧生园
大运河沧州武术文化公园
东光县运河段航拍图
东光县运河段堤顶路
运河文化名城,千年魅力东光。大运河东光县段全长36.98公里的水道,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大动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段自南向北依次流经的连镇、东光、南霞口3个镇的运河故道,虽流过千年历史,基本保持了大运河的原始风貌,是一扇展示历史的静态窗口,也是一条充满生机的文化长廊。闪耀着中国智慧、浸润着探索创新精神的世界文化遗产点谢家坝,被誉为世界“水利奇迹”,几百年来守卫着东光县运河沿岸的百姓。
千年大运河、百年谢家坝、万亩林海氧生园、五十余非遗项目,传承着家国情怀、工匠智慧和民生理念,深沉地滋养着东光文化的根与魂。
今年以来,东光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工作部署和大运河规划要求,全面做好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三篇文章,着力将大运河东光段打造成运河文化保护带、运河生态景观带、全域文化旅游带和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带。
世界遗产、文化遗迹、名人辈出,绵长文脉里的“魅力运河”。
大运河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孕育着东光的文脉,是东光县人民的“母亲河”。宋代沉船遗址、东南友谊关闸、连镇蓄水池等,成为散落在东光县运河沿线文化遗珠。
东光古称观州,是千年运河古县。据《东光县志》载,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始置东光县。取“东阳”之义,名为东光。“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马致远、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清末爱国武术家霍元甲等历史名人均出自东光。
据史料记载,明、清两代每年都有约400万石漕粮经东光运至北京。此外,还有大量瓷器、盐、煤等货物靠运河运输。运河上各个商贸船队的大量工作人员在卸货装货时,下船到运河两岸消费、娱乐,船只也需要补给、修整。四方客商、工匠、艺人蜂拥而至。漕运的繁忙和南北物资的融汇给东光带来了经济繁荣。
沿东光境内的大运河一路行走,这里不仅散发着独有的人文风貌、地域气质,而且每一段水渠、每一处闸坝都闪耀着中国智慧。
京杭大运河北段多弯道,致使险工险段众多,谢家坝为险段之一。历史上洪水在此处曾多次决口。水患频发,治河亦成为国之大事。清朝末年,当时连镇镇乡绅谢家捐资从南方购进大量糯米,组织人力用糯米熬粥加灰土与泥土混合筑堤,为了纪念谢姓乡绅,堤坝便被命名为“谢家坝”。
谢家坝为大运河北段仅存的两处夯土坝之一,坝体为灰土加糯米浆逐层夯筑,故称为“糯米大坝”。夯土以下为毛石垫层,基础为原土打入柏木桩筑成。整个坝体长218米,厚3.6米,高5米。堤坝整体稳定性好,筑成后,此处再没有出现决堤状况,并留存至今。
谢家坝对防御洪水起到了重要作用,保护了沿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大坝是先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考古的一个重大发现,再现了中国近代在漕运水利设施中夯筑的先进工艺,同时也为研究清末的夯土技术及南运河段险工护岸的发展过程提供了实物资料。
200多年过去,谢家坝主体基本保存完好,局部裸露区域出现风化现象。近距离触摸这座被演绎成传奇的糯米大坝,宛若触摸着大运河文脉,感受着家国情怀、中国智慧及民生理念。
大运河畔,谢家坝附近,堤顶路的东侧,一栋红墙灰顶的建筑引人瞩目。这里是一座全面展示大运河的水工智慧博物馆。在东光县文旅局副局长刘德生的介绍下,水工智慧博物馆散发出的民族智慧和文化魅力,令人惊叹。
博物馆占地面积1083平方米,是利用当地民房改建而成,外观主色为陶砖红色,大门右侧采用夯土墙元素与世界文化遗产谢家坝建筑工艺相呼应。馆内布局分世界奇迹、济运护漕、南运雄风、京杭保障4个部分,让人们了解三弯顶一闸的工程智慧。
参观者可在无数弥足珍贵的实物、文字、图片、模型等浸式场景,回溯千年历史,获得文化教育体验,全面感知大运河文化生命力。
大运河滋养了杰出的东光人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首脍炙人口的小令,出自东光杰出人物马致远;中国京剧“四大名旦”之一荀派创始人荀慧生出生在东光,沿大运河进京后,拜“徽班晋京”代表人物王瑶卿先生为师,人送雅号“白牡丹”,形成“荀派”的艺术特色。
东光县以武术大侠霍元甲祖籍的油房口村为重点,打造大运河武术文化小镇。围绕霍元甲武术,开展沧州及东光武术文化溯源及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打造集武术展示、休闲观光、旅游一体的滨河生态公园,展现“河海相济、文武沧州”的沧州文化特色,这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运动健身、赏景摄影,构成大运河畔清晨最美的风景。
造林绿化、涵养生态、古井“复活”,森林公园里的“美丽运河”。
初秋时节,东光县大运河水倒映着翠绿浓荫。纵贯东光三镇、绵延20公里的东光氧生园运动休闲森林公园,草木苍翠,碧水潺潺。这里常年负氧离子含量达到每立方厘米3300个之多,最高时达到1万以上,留下了“吸氧胜过苏杭”的美誉。
近年来,东光县委、县政府全力推进大运河沿线绿化和城市区提升改造工程,构建大运河绿色生态长廊。
去年,东光县印发实施了《东光县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方案》,通过开展增绿补绿、见缝插绿,实现应绿尽绿,推进重要区域、重要节点精致精细绿化,用实际行动深入推进林长制改革。通过开展强化森林资源培育、森林资源管理、森林资源保护三方面工作,大力推进大运河绿色廊道建设。
植树造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近些年,东光县依托万亩林海氧生园,提升沿线绿化水平,打造东光镇码头等重要节点,以种植高大乔木为主,配置小乔木、灌木和花卉,开展了运河沿线绿化美化工作,种植法桐、速生杨、海棠、金枝槐、国槐、红叶李、竹子7万余株,撒播花卉5.5万平米,完成绿化21公里,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并在全县82个村庄种植乔灌木3.9万余株。
县里实行三级林长制以来,通过开展运河生态带建设,打造大运河生态防护廊道,推进森林城市(镇)、森林村庄、森林长廊和园林绿化建设等活动,以大运河景观带和森林公园建设为重点,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示范区。
生态补水是保护大运河的重要工作之一。东光县持续加大地表水引蓄力度,今年上半年,全县共累计引水7865万方,其中,通过大运河引水490万方,在改善运河水生态环境的同时有力支持了农业生产,确保了夏粮全面丰收。
县里采用“公安+水务+文保”联合执法等形式,完善大运河长效巡查管护机制,每周开展大运河文化文物巡查活动。实施标注运河行动,为连镇给水所、连镇炮楼安装市级文物保护碑,标注运河35个湾道,在105国道和堤顶路设置交通标识、旅游标识牌68块。
东光县将运河沿线42个村全部列入美丽乡村建设,新建公厕15座、改造户厕1695座、清运垃圾5300余吨、清理纳污坑塘59个、清理黑臭水体8处、清除残垣断壁470处、清理乱堆乱放1787处,运河沿线村庄面貌显著提升。
令人欣喜的是,位于大运河一个河湾处的东光镇油坊口村,一眼干涸多年的600岁古井重新涌出清水。油坊口村有67户村民。据村史记载,公元1404年建村时,村民挖了这口井,距今已有600多年。数百年来,油坊口村村民始终以这口古井的井水为饮用水,守着这口古井繁衍生息。村中老人长寿者多,村民觉得这得益于古井水的滋养,因此也称它“长寿井”。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这口古井的水位逐年下降,最终干涸。村民吃水虽然不再依赖这口古井,但大家感念古井的“恩情”,细心地为古井加装井盖,进行保护。直到2019年,一位村民无意间发现干涸多年的古井又涌出水来。近两年古井水位持续上涨,目前深约10米。
古井复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随着东光县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持续推进,使大运河生态不断得以修复和改善,大运河水充盈了起来。
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下半年以来,东光县深层地下水位持续回升。截至今年6月底,东光县深层地下水位同比上升15.69米,考核排名位列全省第5名、全市第1名。
挖掘非遗、活态传承、策办活动,文化相因中的“多彩运河”。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方宝贵的社会财富和巨大的无形资产,具有历史赓续与民族认同、艺术审美与文化自信、开放共享与商业经济的多元价值属性。
去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东光自汉代设县历经1800余年,是大运河灿烂文化中的闪光点。这里自古人文荟萃,能工巧匠辈出,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优势,造就培育了一批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已有数百年历史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观州锣鼓,将显著的地域特色与强烈的时代风韵相融合,奏出了锣鼓的威风、激越的气势,彰显了运河儿女率真、豪迈的情怀;雕花陶球则融合泥塑、绘画、书法与雕刻为一体,花样多达3000多种,图案集中了古代与现代、民族与世界、具象与抽象的各种图案;凝聚着修身助人、正义爱国精神的沙家门武术,是发源于东光县且仅存于东光县的一个武术稀有拳种,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单凭一个咔碗,就能将有三四位主角的大戏吹出来,将吹奏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
东光县非遗文化是大运河文明历史所孕育出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人们文化自信的来源之一。到目前,东光县共有省、市、县级非遗57项,其中4项省级非遗,市级非遗包括古兵器复原、大运河全卤面等13项,县级非遗民间剪纸艺术、李文焕烧鸡制作、暗器制作、字画手工装裱、赵家烧鸡、夏家果子、洼里高杂技、中医林氏接骨膏、葫芦镶嵌、根雕手工雕刻、东光落子等40个。
对文化遗产的共同保护是东光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出整体保护与活化传承的文化之路。
近年来,东光县以“保护非遗,享受传统文化”为主旨,不断加强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以实际行动营造浓厚的非遗保护氛围。
为更好传承非遗文化,让广大中小学生了解家乡的非遗项目,暑期,东光县组织假期在家的孩子们到东光县大运河非遗文化葫芦烙画工作室,零距离观看学习葫芦制作工艺,认识并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为了实施大运河非遗文化活态传承,东光县开展雕花泥塑陶球、观州泥塑等非遗项目进乡村、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同时,加快建设非遗传习基地,在油房口村建设大运河陶球展览馆、沙家门武术传承基地等,让群众近距离感受到非遗魅力。
县里开展了一系列运河文化活动,如“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助力大运河文化带美丽乡村建设”主题活动,线上举办“品古河新韵、护绿水蓝天——大运河保护与检察公益诉讼主题书画摄影作品展”活动等,让人们沉浸式感受大运河文化的滋养。
县政府与市体育局在氧生园联合举办大运河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系列活动。同时,持续开展“我爱大运河母亲河”家乡文化大搜索活动,收集历史故事、人文资料和文物线索,进行全面深入的挖掘和研究。
文旅融合、农旅相接、激发经济,古韵新风中的“幸福运河”。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大运河纵横南北、穿越古今,是中华民族举世无双的珍贵遗产。运河之美,因水而生;运河文脉,依水绵延。
因河而生、靠河而兴的东光县,以大运河文化这一大IP属性,从保护开发利用的理念步入实践,以点、线、面相结合构建文化和旅游发展新格,将大运河沿岸逐渐打造成更具人文价值和时代魅力的文化遗产长廊。
东光县以文旅、农旅和商旅的融合,激发经济提振,他们积极致力运河文化符号价值的挖掘,通过对漕运文化、武术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等文化IP的创意开发和创新利用,为区域经济发展打造新的增长极。
据介绍,目前,东光县明确了打造“一坝一园一区一基地”的大运河文化景观带的保护利用思路。
一是加快谢家坝世界遗产文旅项目建设步伐。县里按规划对谢家坝本体实施保护工程,目前完成项目前期调研、评估,编制保护修缮与展示工程计划书;谢家坝环境提升工程已完成周边绿化提升,正在积极推进;连镇铁路给水所修缮项目,正在编制修缮方案;小龙湾生态公园已种植国槐、杨树等各类树木700余棵。
二是加快培育建设“一园一区一基地”旅游片区。东光县将运河沿线散落的文化遗迹串珠成链,一园是指大运河武术文化公园、一区指氧生园康养区、一基地指麒麟卧党史教育基地。完善位于油房口村的武术文化园区设施,村内古井、迎凤亭、荷花池、霍氏村史馆、霍氏演武场已建设完成;加快氧生园核心区树种更新,补植海棠3000棵,正在提升园内基础设施水平;提升麒麟卧党史教育基地生态环境,新种植各类观赏树木、荷花4000株。
三是加快发展特色种植,发展林下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在大运河沿线发展林下种植油菜花、中药材等7000余亩,县里鼓励引导桑葚、辣根、苦参、红高粱、羊肚菌等特色种植,加快建设小邢美丽乡村运河风情区、东吴文创园传统文化体验基地、王青桑葚采摘基地。提升“魅力东光·运河一日游”免费旅游专线,通过“看、听、品、赏”强化人们对运河文化的感知度。同时,持续提高农民收入,打造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带。
县政府负责同志说:“东光县通过大运河文化IP,利用文化产业丰富的业态,将资源进行整合、转化、再造,从而实现大运河文化无形资产价值的有效发挥。同时,深入融合文旅、农旅产业,推动大运河沿岸优秀传统文化和美丽乡村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一条大运河,半部中国史。“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声音犹在耳畔。东光县以千年古运河文化赋能文旅、农旅发展,实现运河文化复兴与县域经济社会民生等各项事业同频共振、共兴共荣,坚持将运河文脉与时代发展潮流叠加融合,不断催生新创意、建设新品牌、滋养新业态,为建设好人民的“幸福运河”,凝聚东光智慧、贡献东光力量。
牛健存尹晶晶魏志广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