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千年古运河 满目是新景

发布时间: 2022-09-28 16:58:42 | 来源: 北京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通州区运河奥体公园2号码头,汽笛长鸣,“拥军号”游船缓缓起航,甲板上游客纷纷举起手机。镜头里,北运河碧波荡漾,东岸垂柳掩映着古香古色的凉亭,西岸现代感十足的商务楼宇鳞次栉比。

北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在北京境内长约41.9公里。她位于“九河末梢”,承担着北京城区90%的排水任务。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始,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迅速增长,北运河水质逐渐恶化,甚至一度处于劣Ⅴ类。

进入本世纪,北运河打响“还清战”,尤其近10年,力度更大,变化更明显——自2013年起,本市连续实施3个“三年治污行动”,开展“北运河流域水系综合治理”。2017年起,又对河道进行绿化景观提升,让北运河“流水不腐”,让河道两岸绿树成荫。

随着河长制全面推行,北运河管理处与通州区水务局联动,一方面持续加强黑臭水体及污水直排治理管理,一方面开展河道巡视,巩固整治成果。

如今,北运河水质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水生植物已多达26种,鱼、虾以及贝类等水生动物60余种,还吸引了200多种鸟类,其中还有被称为“鸟中大熊猫”的中华秋沙鸭等珍稀品种。

本报记者白继开摄


推荐阅读
擦亮文化名片 大运河重现“星”光灿烂 ——中国二冶路桥分公司练市镇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工程建设纪实江南北国脉‎相牵,隋代千年水‎潆涟。中国二冶路桥分公司练市镇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工程兢兢业业耕耘在江浙这片热土,怀揣“冶金建设国家队”服务人民、铸就精品的热望,在千年运河历史的洪流中描摹出浓墨重彩的新时代画卷,为区域经济发展及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续写崭新诗篇。由中国二冶路桥分公司承建的练市镇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工程地处湖州市南浔区,唤醒民族记忆,勾勒历史年轮,款款讲述运河邻畔的瑰丽千年。
城水相拥 运河新韵——运河区全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探访 运河区充分考虑大运河沿线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等特色资源开发需求,深挖沿线产业特色,依托运河沿线风土人情,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坚持一村一策、因户制宜,优化村庄建筑风貌和基础设施布局,突出大运河文化属性和综合功能,打造大运河宜居城市。实现旅游通航的13.7公里大运河沧州中心城区段沿线配套工程全部竣工,堤顶路全线贯通,城市慢行步道系统不断完善,城市精彩中轴线成为广大市民休闲娱乐好去处。今年以来,运河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建理念,以“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为宗旨,结合上位规划及城市更新,突出运河全线整体规划系统推进,坚持古为今用、强化传承,优化布局、合理利用,从人居环境、农旅融合、文旅融合等方面提升大运河沿线整体风貌,实现“运河连湾显乡韵、林田叠翠映古今”总体目标,全面建设大运河宜居城市,展现“河海狮城、文武沧州”的城市活力。
副中心举办2022运河文化时尚大赏 2022运河文化时尚大赏以“国潮”为主题,整场活动分为沉浸式夜间游园和主题服装秀两个部分。(摄影:中新社记者贾天勇)中新网北京新闻9月25日电(记者陈杭)作为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系列文化活动的首场活动,“国潮—2022运河文化时尚大赏”24日晚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运河畔精彩上演,将国风之美与潮流时尚完美结合,生动呈现大运河文化的当代价值与时代特征。为保护传承利用好大运河文化,我们运用沉浸式游园与国潮服装秀相结合的形式,将古韵与时尚,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展现北京城市副中心古今同辉的城市特质和融古汇今的城市品格。
大运河沿线8省(市)50余项非遗项目亮相苏州 精致典雅的苏绣、美轮美奂的“运河非遗数字长廊”、精彩纷呈的运河特色文旅产品……23日上午,第四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运河城市文旅精品展、运河非遗展、运河数字文旅产业展等在江苏苏州开展,其中,来自大运河沿线8省(市)的51项非遗项目亮相运河非遗展。运河非遗展以“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为主题,通过近千件非遗作品展陈和多位非遗传承人的现场展示,彰显大运河沿线“非遗+旅游”“非遗+科技”等融合项目的多姿多彩。为生动展现大运河沿线非遗保护的成果,展览还将非遗技艺与数字科技相融合,设置“数字非遗混合现实体验区”与“运河非遗数字长廊”。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