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讯 5月19日-21日,由聊城大学主办,运河学研究院承办的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成立十周年暨“过去、现在与未来:大运河文化研讨会”在聊城大学举行。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葛剑雄,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兼大运河组协调人、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周泓洋,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副主席张福堂,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倪玉平,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长松,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商业史学会中国大运河专业委员会主任刘士林,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黄杰,《中国大运河蓝皮书》主编、烟台大学教授吴欣等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收到会议论文40余篇。聊城大学党委书记关延平,聊城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昭风,聊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白成林,聊城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运河学研究院院长庄波,学校相关部门、学院领导及运河学研究院教师等出席本次会议。
聊城大学党委书记关延平介绍了学校及运河学研究院的发展历史及建设成就,并对各位嘉宾、学者的到来表示感谢。关延平希望与会人员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相互提携,共同为运河学研究院的不断发展建言献策,推进该领域的研究不断前行。
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执行院长丁延峰教授介绍运河学研究院十年发展历程。他指出,研究院自建院以来,始终把运河学学科建设作为建院之基、发展之本,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在今后的日子,研究院将加倍努力,为聊城大学特色学科建设,为深化运河学研究、弘扬和传播大运河文化、实现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周泓洋在致辞中指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是我国为弘扬和传承千年运河文化,保护和利用好运河历史文化遗产而打造的综合性国家级的文化工程。建设高水平研究平台,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研究发掘工程的重要任务。他希望研究院把握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历史机遇,依托既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深入推动大运河研究,培育积聚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建设高水平研究队伍,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相关研究提供更加专业系统丰富的智库资源力量,打造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顶层设计和项目落地转化的高水平科研交流平台和高端智库。
张福堂在致辞中表示,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作为国内首家以运河及其区域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研实体单位,紧扣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抓好队伍建设,提升科研水平,服务社会发展,在基础研究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WCCO作为以运河为主题的国际性社会组织,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民间外交使者作用,进一步强化与聊城大学运河学院的合作,为广大运河城市做好咨询和服务。
葛剑雄教授作了题为《运河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的发言。他指出对于运河文化来说,首先必须区分哪些是过去的、消失的运河文化,哪些是仍然存在的、需要有意识地去建设的运河文化。葛教授认为,建设现代意义上的运河文化,是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建设新文化的一种地域性表现。大运河文化建设在价值观上,同全国及未来的文化建设发展是完全一致的,但是它还要表现更多的地方特色。在未来的运河文化发展方面,一方面,要将运河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完好的保存下来;另一方面,对于仍然存在的、有发展余地的方面,要进行创造性的、现代化的转换,而不是历史的复原及重构。
倪玉平教授作了题为《大运河与国家治理能力》的发言。他指出,大运河是保障首都物资供应的重要途径,管理大运河是国家行政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大运河还是维护国家大一统的重要手段。大运河不仅仅是经济之河,同时,也是政治之河、文化之河。在评价大运河的功能和作用时,不能不算经济帐,也不能只算经济帐。
王长松研究员作了题为《明清京杭运河游历的时空特征与景观塑造》的发言。首先,他提出运河对周边城镇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更好的去研究运河发展的流动性。随后,他以明清时期涉及大运河沿线区域的游记、日记为对象,介绍了其中的游历轨迹、游历重要节点城镇、游历采用的水陆交通方式空间差异等内容,对运河城镇景观塑造进行了探讨。他提出,要思考如何在城和景的关系中,对运河城镇进行塑造。
刘士林教授作了题为《运河文化精神的发掘与传承》的发言。他首先提出,大运河传承的是文化精神和价值,那么首先就要对大运河的精神和价值进行界定。随后,他从中国士大夫的才干与担当、知己与知音文化、中国古代诗歌的历史地理内涵等方面探讨了运河文化精神的主要体现,并论述了苏州、杭州、睢阳、洛阳、开封等运河城市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特质。最后,他强调,未来大运河高质量发展,必须挖掘、传承和讲好运河文化精神。
周泓洋教授作了题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研究》的发言。他首先论述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投资、融资角度讲述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展示了熵值法分析模型。同时,他还强调了对中央文件解读的重要性。他在讲述构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评价模型的同时,还对公园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及趋势进行了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文旅融合提升策略。
黄杰教授作了《以“两河理念”推动大运河文化带高质量发展》的发言。他首先论述了“两河理念”对指导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意义,然后提出了以“两河理念”推动大运河文化带高质量建设的思路。他认为,对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不是消极地保持原样,其目的是为了传承和利用。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过程中,既要重视遗产与生态保护,也要重视社会经济的发展。要发挥立法和规划的引领作用,明确大运河沿岸社会公众的主体责任。古镇建设不能单单为吸引外地游客,要真正以提升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为最终依归。
吴欣教授首先回顾了运河学研究院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并对研究院未来的发展作了美好展望。随后,她作了题为《从“黄运一体”到“分而不殊”》的发言。她从黄运本体关系、黄运地区、黄运同书、分而不殊四个方面,探讨了历史和现实中的黄运关系。她认为,黄运河道本体问题,实际上也是国家管理问题。黄运二河,分而不殊,其最大的不同在于运河的人工属性以及黄河的自然属性。同时,二者都是中华文化的象征符号,都蕴含着“生生不息”“融通涵养”的中国文化精神。
丁延峰教授作了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大运河文化研究》的发言。他指出,大运河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造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维护和巩固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重要纽带。他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野下推动运河研究的三条路径:一是加强对大运河区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研究。二是强化对大运河区域民族生活实态的研究。三是深化学术界的交流合作。
下午进行分组讨论,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运河历史与文化、大运河文化带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运河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等主题展开深入而又热烈的讨论。分组讨论结束后,与会专家、学者参观了位于研究院一楼的运河文物文献展览馆。
21日上午,与会专家、学者还赴聊城市内的山陕会馆、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光岳楼进行了参观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