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政策
         

淮安市领导调研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文旅项目

发布时间: 2020-05-07 11:04:41 | 来源: 淮安日报 | 作者: 陆彦平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淮安的原生态美景不少,有空出来走一走、看一看,挺好!”5月3日,市委书记蔡丽新赴淮安区和清江浦区,调研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文旅项目。她对淮安的美景赞誉有加,要求系统谋划、发掘内涵,加快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文旅项目,丰富旅游资源、提升城市品质,吸引更多的游客走进淮安,让在淮安生活的人更加幸福。市领导李森、周毅等参加调研。

蔡丽新一行首先来到淮安区河下古镇。竹巷西街是河下古镇的传统街巷和重要商业街,历史上以生产、制作、销售竹工艺品而得名。项目按“一线、两片、九节点”改造,建成后将打通湖嘴街至沈坤状元府的旅游通道,对提升河下游览体验和产业配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尚庐精舍项目位于竹巷西街以北、茶巷以东,主要是打造一处综合性历史文化展览及国学研讨交流场所,最大限度地呈现河下历史原貌和人文特色。一路走一路听一路看,蔡丽新指出,要加快项目建设,强化产业业态支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活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文章。万丰文化街位于河下城河街西侧,东邻淮阴工学院萧湖校区,北接沈坤状元府景区,现与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单位北京万丰小吃城合作,打造以中华传统小吃主打的文化商业街。蔡丽新表示,要充分挖掘街区的历史文化内涵,创新旅游节庆品牌,打造特色街区。

2017年,淮安区考古发现盘粮厅遗址。为保护并充分展示重要实物,淮安区对盘粮厅东南角的辅房基址采用套厢法进行整体套取提升再复原展示。目前,已完成基址本体的套取提升、土方回填和临时停放工作,即将进行原址复原和保护展示工作。认真听取盘粮厅遗址辅房基址提升项目介绍后,蔡丽新要求抓好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快建设与大运河紧密相连的文物展示传播场地,展现大运河文化魅力。

淮安区城南的西汪塘之前水体发黑发臭,从2019年4月开始整治。滨水平台、漫步廊桥、水浒文化雕像、古风凉亭、生态鱼塘……现在的西汪塘,已从一个大家避之不及的“厌恶”之地蝶变成城市公园。漫步在西汪塘,蔡丽新对项目整治带来的变化给予充分肯定,称赞这一项目是实实在在的惠民之举,要求进一步提升沿河民居风貌,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切实惠及广大百姓。

在清江浦区东港码头,蔡丽新详细了解了京杭运河清江浦区段绿色现代航运建设项目情况,其中,东港码头转型升级打造东港公园,涵盖文化景墙、健身步道、树阵广场、公共书屋等多样功能。蔡丽新称赞东港公园项目既是展现淮安文化的平台,又是文明和谐的利民工程,要求多做惠民利民的实事。

清江浦区文旅集聚区项目是里运河文化长廊“起”“承”“转”“和”四大板块的起点项目,先期启动五个文旅项目,即阅读中心、御码头运河文化中心、运河文创中心、1415街区“三中心一街区”和都天庙历史风貌区项目。听取项目介绍时,蔡丽新强调,要坚持系统谋划,因地制宜优化方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在项目施工现场,蔡丽新要求坚持防疫管控和安全生产两手抓,做好防暑降温措施。

蔡丽新一行还实地调研了淮安港黄码作业区项目。

推荐阅读
北运河香河段通航工程正式启动 2021年6月底前实现通航 4月28日,香河县举行北运河通航工程启动仪式。随着礼炮鸣放,清淤疏浚船缓缓下水,工程车辆鸣笛并启动赴工程现场,北运河香河段旅游通航工作进入了新阶段。“千年以来,香河人民以运河为依托,生存繁衍,形成了独特的北运河文化。
湖州南浔正式开通大运河水上游线 邱建敏介绍,京杭大运河古镇联盟是由杭州、嘉兴、湖州3个城市的相关古镇联合组成,为运河沿线古镇的协作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联盟计划联合古镇推出优惠政策,加快全域旅游发展,推动疫后旅游复苏。毛瑜此外,开通仪式上还举行了京杭大运河古镇联盟授牌活动。据悉,杭州运河文化旅游公司将陆续开通杭州至南浔沿途各个古镇的水上游线。
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五一游客超3万人次,警方远端疏导 “在公园附近的路口,我们都设有警力,一段公园容纳量超过最高值,我们就会引导准备来公园游玩的游客暂时离开。”马丙利称,警方同时在公园外实施远端游客疏导,确保瞬时最大游客量不高于公园容纳量的30%。“游客入园的高峰期在上午九点多和下午两点多,我们在这两个时间段就会和公园管理处对接,进行限流。
无锡阳山启动2020年度大运河文化季活动 今年,无锡市、惠山区都掀起了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热潮,阳山镇也积极响应,争当运河文化带上的闪亮明珠。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