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独家
         

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三“西直门(下)”

发布时间: 2020-07-31 09:28:50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佚名 | 责任编辑:

 缘于“北京是运河漂来的”,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在费孝通等领导、专家的指导与关怀下组织书画家、专家、学者三百余人,耗资逾千万元,历时八年组织创作了《京门九衢图》及《古运回望图》姊妹篇。主创团队成员83人均为国家顶级画家,采用中国传统绘画的长卷形式进行创作和表现,以“工兼写”的手法,还原康乾盛世老北京城各城门的功能作用和规划艺术,采用由外观内的方式,以通州大运河入通惠河过西便门讲起,绕皇城后至广安门结束。

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三“西直门(下)”

 

图为《京门九衢图》-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马文瑞等专家参观首展图片

西直门-作用

西直门位于内城西墙。形制与阜成门大体相同。西直门在元代时称“和义门”,是东直门的姊妹门,明清时为京师内城九门之一。那时的北京城里皇家用水,都取自西郊玉泉山,因为它在京城九门当中,为运水进城的唯一通道,所以俗称西直门为“水门”。

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三“西直门(下)”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西直门篇鉴赏

西直门古迹 1-高粱河

画面上的“长河”绕城指的是高梁河。高梁河发源于玉泉山,入昆明湖,经西直门流向德胜门水关。当时有明●朱茂炳诗道:

“高梁河水碧湾环,半入春城半绕山。

风柳易斜摇酒幔,岸花不断接禅关。

看场压处掉都卢,走马跳丸何事无?

那得丹青寻好手,清明别写上河图。”

说的就是高梁河两岸美景。元大都城的建立,使北京城从莲花池水系向高梁河水系转移。古高梁河有两段河道。西段河道是从永定河在石景山附近分出的一条支流,由于永定河南移,这一段河道逐渐淤塞了。

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三“西直门(下)”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古高梁河东段在今紫竹院处,它从紫竹院出来后过白石桥、高梁桥、西直门、到德胜门处分为两支。一支继续东流,沿今北护城河向东,经东直门坝河进入温榆河。另一支向南,由德胜门过今积水潭、什刹海、北海、中南海,穿过长安街,经前门、金鱼池、龙潭湖,出左安门,过十里河村东南,经马驹桥流入永定河。

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三“西直门(下)”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西直门古迹 2-高粱桥

有河就有桥,但桥与桥不同,位于西直门外高梁河上的高梁桥,是北京历史上的著名桥梁。它始建于辽代,桥为青白石三孔拱券形,上有栏板望柱,雄伟壮观。元朝建大都就在这一带。高梁桥就是元代出和义门的主要道路。明、清时为出西直门往西北方向的主要道路。

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三“西直门(下)”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西直门篇鉴赏

高梁桥的南北各有牌坊一座,南牌坊之南额题为“长源”,北额为“永泽”;北牌坊之北额题为“姿安”,南额为“广润”。高梁桥过去是北京人公认的踏青之处,沿河林荫道上,多高楼茶肆,游者络绎。慈禧太后去颐和园往往在高梁桥附近的绮虹堂船坞上船,经白石桥、万寿寺、麦钟桥、长春桥,直达颐和园。有石路从西直门经高梁桥直达畅春园、圆明园和颐和园的。

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三“西直门(下)”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西直门传说-高亮赶水

高梁河有个传说叫“高亮赶水”。说的是明朝永乐大帝朱棣,要从金陵(今江苏南京)迁都到北京,令刘伯温主持修建北京城。那时的北京还是一片混地,被称为“苦海幽州”,是东海龙王的领域。刘伯温白日做梦有仙人指点,说是东海龙王要把北京的甜水运走,运到西天瑶池去,于是命令小将高亮前去赶水,并嘱咐:扎破水篓后尽快往回赶,千万别回头。

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三“西直门(下)”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镇守西直门的高亮,按照刘伯温的嘱咐,在玉泉山通海的海眼附近追上了龙王。高亮挺枪刺破了鱼鳞水篓,回身拖枪便走,耳听身后水声不绝。走到西直门前,正看到刘伯温站在石桥上向他招手,以为没事了,于是回头一望,没想到一个大浪打来,将高亮和战马一同卷去。

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三“西直门(下)”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西直门篇鉴赏

西直门盛景 1-六海水系

旧时京城里由六个相连的湖泊组成内城庞大的水系-六海水系。六海指“后三海”(西海、后海、前海)和“前三海”(北海、中海、南海)。现在,统称“后三海”为什刹海。六海原是古永定河(高梁河)故道的洼地,后因潴水而形成湖泊,金代称“白莲潭”。

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三“西直门(下)”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元代郭守敬主持新河工程,引白浮泉、玉泉诸水注于积水潭。元代的积水潭涵盖今日之后三海,且水深面广,东西宽达二里,东南面与太液池(今北海和中海,当时尚无南海)相连,呈现“汪洋如海”、“水天一色”的景象。那时自京杭大运河北上的粮船,经北运河、通惠河驶进元大都的积水潭。积水潭遂成为漕运终点码头,呈现出一派航运繁忙,“舳舻蔽水”的兴旺。

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三“西直门(下)”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西直门篇鉴赏

明初期北京城池改造,城内部分河道被圈入皇城之内,漕运船只不再进城,加上水源减少,积水潭水面缩减,湖泊的名称也发生了变化。今日的西海旧时称“积水潭”;今日的后海和前海当时统称为“什刹海”。太液池南部增辟了南海。明代后期,太液池始按地域分别被称为“北海”、“中海”、“南海”。

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三“西直门(下)”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清代,“前三海”分别称“北海”、“中海”、“南海”;“后三海”分别称“积水潭”(即今日的西海)、“什刹海”(即今日的后海)、“前海”。现在六海水系的水源均来自密云水库,六海两岸名胜古迹众多,北海公园和什刹海景区已成为北京重要景点。

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三“西直门(下)”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西直门盛景 2 -西山晴雪

在“蓟门烟树”远处有“玉泉趵突”又叫“玉泉垂虹”。玉泉山在万寿山之西,玉泉山之玉泉因它的泉源旺畅,从雕龙口中喷射出来像雪花,故又名“喷雪”。香山是西山山脉的一部分,早在金代就在这里建有行宫。“西山晴雪”是香山又一景致,每当冬雪初霁,在重叠的峰峦上,覆盖着银白色的积雪,茫茫无边,令人眼明心澈!

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三“西直门(下)”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西直门篇鉴赏

长卷内容摘要

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三“西直门(下)”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

《京门九衢图》所展现的老北京城以宫城为核心,宫城中的中轴线纵贯南北,在中轴线两侧,一些坛庙、寺观、苑林、府第、胡同以及大片四合院民居依次对称布局。格局严谨、层次分明形成了这座著名都城独具特色的整体风貌。

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三“西直门(下)”

 

图为《京门九衢图》-老北京城门创作资料用图

经过元、明、清三代发展形成的这座都城,是历史文化、科技艺术和建筑艺术巧妙结合的集中体现,是劳动人民智慧创造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三“西直门(下)”


作者介绍

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三“西直门(下)”

 

谷建华,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

中国网大运河频道主编,大运河文创产品联盟主席,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

为续接千年历史文脉,传承五千年厚重文化,自1997年始,谷建华先生先后组织创作了《迎香港回归百米长卷》《迎澳门回归书画百米长卷》《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纪念老舍先生百年诞辰》《京门九衢图》《古运回望图》及《重游运河图》等七项浩大的文化工程。因其曾对京杭大运河文化作出突出贡献,被新华通讯社授予“运河之子”的荣誉称号。

《古运回望图》长卷是明代中兴时期历史横切面的真实写照,以详实的历史资料为基础,生动的再现了明代京杭大运河两岸绵延约1800公里沿线的航运、河道管理、农业、手工业、工商业、民俗等繁华景象。

《京门九衢图》取材于康乾盛世的北京城,以中国传统绘画“工兼写”的手法,艺术地再现了六朝古都北京“内九外七皇城四”二十个城门楼以城墙和护城河为纽带联结起来的建筑格局,展现清王朝鼎盛时期(康乾盛世)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建筑、体育、民俗等方面壮丽广阔的场景面貌。

 

推荐阅读
吃透大运河 他们用镜头“语言”探索大运河的美食文化 这个暑期,扬州大学“运河美食传承者”实践团队在大运河江苏段苏州、无锡、扬州等城市进行实地调研,聚焦运河沿线美食,用独特的镜头“语言”呈现不一样的运河文化魅力。
江苏省大运河(淮安)文旅基金管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为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尽快统筹整合资源,加快推动江苏省大运河(淮安)文化旅游发展基金设立,8月11日上午,市长陈之常主持召开江苏省大运河(淮安)文化旅游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市领导顾坤、孙虎参加会议。
廊坊市开展大运河综合治理暨公益保护专项行动 8月5日,市检察院联合市河长制办公室,组织市水利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在香河县开展了京杭大运河廊坊段(北运河)综合治理暨公益保护专项行动,更好地对京杭大运河廊坊段实施精准保护。
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四“德胜门(下)” 沿内城西墙北折有北城门户之一的德胜门。内城北墙无中门,仅辟两座旁门。一个在西叫“德胜门”,一个在东叫“安定门”,历来被看做北京城最重要的防御之门。德胜门是通往塞北的重要门户,军队出征往往走此门,又被人们称为“军门”,寓意“得胜回朝”。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