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河北故城:大运河串起美丽人文风光

发布时间: 2020-10-14 17:30:01 | 来源: 河北新闻网 | 作者: 焦磊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大运河风光旖旎、董子文化园优美别致、绿康德国农庄瓜果飘香……金秋时节,在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一处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

近年来,故城县以运河为灵魂、以绿色为主线、践行新发展理念,突出“文化”和“旅游”,以文化和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发展全域旅游为方向,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加速推进全县域文旅项目建设和文旅产业发展,做精做靓做响独具故城地域特色的文化和旅游品牌。特别是今年以来,故城县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依托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国家战略和衡水市第四届旅游发展大会两大历史机遇,以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和乡村旅游开发为支撑,打造城乡景观带,努力建成衡水市的后花园、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

●文旅融合,构建“一带一路三城多点”旅游格局

国庆假期期间,坐落于故城县房庄镇董学村的董子文化园,古朴的庭院、绿树环绕的园林景观,令前来旅游观光的游客流连忘返。

故城县历史悠久,历史积淀和文化遗存丰厚,是西汉经学大师董仲舒讲学的地点之一,是明代文学家马仲锡、抗日英雄节振国等众多豪杰名士的故乡。京杭大运河在故城境内绵延75.1公里,孕育了故城独特的民风民俗,也留下了丰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沉淀。

故城县按照“国际视野、全球理念、全国格局、衡水个性、故城特色”的理念,以董子文化为重点,以大运河文化为主线,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做好重点项目规划设计,促进旅游发展规划与各类规划系统衔接,建立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旅游规划指导体系,以“产业+旅游”为特色,重点推进“一带一路三城多点”布局形成,系统地展现故城独有的历史传承和人文风俗。

“一带”即运河百里文化景观带,“一路”即沿河建设景观大道贯穿整个景区,作为生态和城市景观融合的主线;“三城”即郑口古镇恢复,运河沿线卫星城建设,故城老县城开发;“多点”即运河风情公园、康宏牧业小镇、以岭药业健康城、德国农业庄园、千亩森林公园、正大鳄鱼馆、翟庄影视基地等景观节点,最终形成“以点带面、连线成片”的全域旅游发展业态。

今年以来,故城县以全市旅发大会为契机,配套建设“快进慢旅”旅游交通网、“便捷乐享”旅游服务网、“智慧智能”旅游互联网,塑造衡水市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新样板,倾力打造以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产业旅游为特色的一系列新业态、新产品。

“目前,故城县已初步构建了全域旅游框架,力争在2021年打造成4A级旅游景区,2022年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故城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秦立堂说。

●项目带动,加快建设大运河全域旅游文化带

大运河故城段,自故城县建国镇辛堤村入故城,至故城县夏庄镇芦庄村入山东省德州市,南北纵贯全境,流经建国镇、郑口镇、故城镇、夏庄镇等7个乡镇64个行政村。

金秋十月,在衡水市第四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大运河河畔的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起步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惊艳亮相,红星大院、商惠桥、挑水坝雕塑、董子“学”村主题研学文化旅游园、正大现代工业园(食品观光)、正大鳄鱼养殖科普基地、以岭金蝉馆和珍禽园等文旅项目也纷纷开门迎客。

今年以来,故城县把大运河文化元素和点位串联起来,统筹乡村振兴、城镇建设、生态修复、产业发展、生态治理等工作,制定项目规划的同时,不断加快大运河百里景观带、东大洼现代农业园—绿康德国农庄、以岭国医康养中心、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等重点文旅项目的建设,将大运河打造成故城县全域旅游文化带。

“沿大运河‘堤顶路’从郑口镇出发,可一直到德州,周末和朋友们沿运河骑行,沿线美景尽收眼底。”故城居民李民是骑行发烧友,沿河骑行成为他周末放松锻炼的首选路线。

与此同时,故城县实施旅游景区通达工程,开通城区通往重点景区公交车辆,加快交通干线至旅游景区道路的改扩建工作,重点抓好旅游线路道路建设,总投资3530万元的董子故里文化旅游区路网工程已竣工通车。旅游服务中心、星级宾馆、农家旅馆以及特产购物超市正加紧建设,形成了旅游咨询、接待、导游、客运、餐饮、住宿、购物等旅游综合服务体系。

●彰显特色,创新宣传推介活动聚人气

连日来,在故城县迎瑞广场,太极拳习练者们伴着舒缓的乐曲,一招一式,动作认真而又一致。

围绕浓厚旅发大会氛围,宣传推介故城文化特色,故城县支持景区打造体验式、互动式中小型旅游演出,突出“运河明珠多彩故城”旅游品牌,打造了一批旅游驻场演艺品牌,重点打造了百姓大舞台、广场舞大赛、运河架鼓展演、饮食文化展示等演艺项目,充分展现故城旅游特点,丰富故城旅游内涵。同时,充分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创新演出形式和内容,创作具有震撼力和鲜明特色的文化旅游演艺产品。

作为衡水市第四届旅发大会举办地之一,故城县精心组织策划的特色活动贯穿全年,先后举办了以“旅游+文化”为主题的“汉风儒韵”传统庙会文化展示活动、中国大运河非遗展演、大运河高端论坛、千人运河架鼓鼓舞非遗文化展示;以“旅游+产业”为主题的德国农庄田园金秋节、正大美食节、国际康养旅游文化节、“舞动运河”群众性舞蹈展演;以“旅游+体育”为主题的故城大运河自行车赛、武术表演、中医“八字”养生操千人传统文化展示活动,覆盖各重点项目观摩点,以硬性建设提升旅发大会品质,以软性活动丰富旅发大会内涵。

推荐阅读
传承大运河文化 推动文化创新发展 江苏大运河文化富含的江苏特质,可以成为打造江苏大运河文化品牌的闪亮名片。深化江苏大运河文化的内涵认知,需要把握江苏大运河文化的鲜明特征。大运河文化的传承,推动着江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京杭大运河镇江段多举措保障船舶污染物零排放 京杭运河镇江服务区是船舶从长江进入苏南运河的第一座内河服务区,年停靠船舶超过1万艘次。采访团参观了京杭运河镇江服务区谏壁船闸水上雷锋服务台及运河文化长廊,了解服务区内船舶生活污水接收装置完善情况、船舶垃圾及油污水回收流程等。记者从活动中了解到,镇江港航部门多方落实防污举措,实现了船舶污染物零排放的目标。
《大运河(宁波段)保护管理规划余姚分册》编制座谈会召开 2016年,在原有保护规划的基础上,启动了《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从实际出发,遵循上位规划及法律要求,结合地区未来发展,酌情调整管控要求,确保《规划》的科学性与可行性。2012年10月11月,宁波市政府发布《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运河(宁波段)遗产保护规划的通知》(甬政发〔2012〕110号),正式颁布实施市级遗产保护规划。
江苏泰州:2020古盐运河文创节开幕式举行 活动中,为推动泰州文创产业发展,加强校企联合,整合校企双方各自在人才培养和实际应用方面的资源,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活动主办方制定了“艺设泰州”计划。中国网10月13日讯9月30日至10月8日,2020古盐运河文创节开幕式在泰州柳园举行。此外,活动还推出“薪火传承计划”,通过戏曲进校园的形式,让更多学生感受到戏曲的魅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