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运河文化润扬州

发布时间: 2020-12-16 15:37:27 | 来源: 中国经济网 | 作者: 蒋波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扬州邵伯船闸鸟瞰图。张许灏摄(中经视觉)

左图扬州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美丽景色。 (资料图片)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每当人们提及江苏扬州美景,贯穿全城的大运河总是绕不开的。

在大运河扬州段,水阔天长、舟楫纵横。古运河风光带里,丛林秀美,旖旎多姿。南来北往的船家商人在扬州集成了风味独特的淮扬菜系,建成了古朴特色的苏北园林,还有精美绝伦的玉雕、漆器,美轮美奂的剪纸、刺绣……穿越扬州城的大运河宛如一条蜿蜒玉带,勾勒出尘封的历史画卷,也把运河文化描绘的多姿多彩。

进入新时代,作为拥有6段河道、10处遗产点入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扬州,如何高质量建好大运河扬州段?“我们要让‘古运河重生’,争当运河生态治理修复的典范,争当运河文化保护传承的典范,争当运河文旅融合发展的典范。”扬州市委书记夏心旻表示,扬州将用世界遗产标准来保护好大运河,推动大运河文化带传承和发展,努力走在前列、担当典范。

守好蜿蜒千里的水脉

走进扬州古运河三湾湿地公园,这里俨然一座超大古典园林。树木花卉、亭廊榭阁、抱柱楹联,市民游客漫步园中,怡然自得。

几乎每天都来公园散步的扬州制药厂退休职工张其凯在公园附近生活了大半辈子。然而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张其凯和家人最大的期盼就是从这里搬走。

“工作分配到运河边的扬州制药厂,当时这里集聚了80多家化工厂、制药厂、农药厂,大家环保意识不强,环保设备也跟不上,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很严重,家人吵着要搬家。”张其凯说,蝶变始于2014年,扬州启动建设了占地3800亩的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搬迁企业、拆除码头、改造驳岸、修复湿地,一座绿树红花的生态氧吧跃然河边,自己渐渐爱上了三湾。

拆除违建、搬离企业,看起来是“伤元气”,其实是“增底气”。在扬州三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晓梅看来,以生态保护为基点推动高质量发展,尝到的绿色发展甜头越来越大。

“公园自2017年开园以来,年接待游客已达数十万人次,附近居民过去想搬走,现在要回来。”沈晓梅说,生态保护修复、经济转型升级和文化保护传承,在三湾产生了叠加效应,昔日城市“洼地”成了“发展宝地”,吸引了一大批绿色科技企业争相入驻。

运河之美,基础在保护。记者从扬州瘦西湖风景区熙春台二楼放眼望去,没有一处高层建筑遮挡。瘦西湖这条视觉天际线,扬州一守就是三十年,无论置身景区哪个方位,视线所及,建筑必须“低头让景”。

行走在扬州邵伯古运河河堤上,岸畔垂柳成行,堤下波光粼粼,苔藓斑驳的青石台阶直伸入河,默默诉说着曾经的繁华。

长期参与运河保护工作的扬州市江都区文旅产业园运营管理局局长丁云峰介绍说,得益于生态治理、岸线整治和疏浚,邵伯明清运河故道实现治旧如旧,最大限度保持了历史原貌。“再现了‘三十六陂帆落尽,只留一片好湖光’风情,实现了‘船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

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过程中,扬州做到了把生态保护抓在手上,把“精细化”镌刻于心,实现了系统性思维,推动“文物单体保护”向“文化遗产区保护”转变。

丰富绵延千秋的文脉

古扬州因运河水运发达而盐商兴旺,素有“扬州繁华以盐胜”之说,仅在市区相关盐商文化遗迹就有四五十处之多,堪称全国之冠。

在扬州城里探寻盐商文化,除了厚厚的文字记录,静静矗立的盐商大宅值得一去。

一座大宅门,一部盐商史。扬州市南河下170号,坐落着汪鲁门盐商住宅。“九进房屋,布局规整,绵延百米,体量宏大”,从导游的十六字简介足以感受扬州盐商文化的辉煌历史。

如今,这座宅院有了新的使命:将化身为扬州大运河盐商文化展示馆,讲述着承载千年的运河文化故事。

走进展示馆,江春接驾、两淮盐业、盐商传奇等六大主题根据时间发展依次分布在西侧建筑内,每迈入一进,便是跨越了一个盐商的时代,从南走到北,相当于看过了一部扬州盐业发展史。

“我们在完成盐商住宅修缮及周边环境整治的基础上,探索文保建筑利用新途径,以扬州盐商文化为核心,通过文图、影像、实物、三维动画等多种手段展示扬州大运河盐商文化历史遗存。”扬州市名城建设有限公司综合办主任付元宁介绍说,为了吸引年轻人了解盐商文化,还专门在展示区建立了盐商文化“密室逃脱”游戏,以实现寓教于乐。

如今,正在布展中的大运河博物馆,造型宛如一艘即将扬帆起航的船,停靠在岸边。

“集文物保护、科研展陈、休闲体验于一体,以生活化融入、当代化表达为切入口,以大运河发展变迁为时间轴,涵盖大运河全流域,重点展示大运河带给民众美好生活。”在沈晓梅的介绍下,大运河沿线地区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全貌逐渐立体清晰起来,可触摸、可互动、可体验。

“大型原创歌剧《运之河》、大型历史古装扬剧《鉴真》,接连问世的文艺佳作在剧场舞台精彩呈现,以群众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形式展示传承运河文化。”扬州市文艺创研中心主任朱运桃说,因大运河而兴的扬州学派、扬州曲艺、扬州传统工艺技艺等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夺目光彩,一件件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传承之举,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了起来。

激活连亘千年的“动脉”

大运河不仅是生态带、文化带,也是经济带。

当航盛科技公司总经理朱新军在扬州智谷科技综合体顶楼向外张望的一瞬间,他决定把企业落户扬州。“三湾公园大运河的美景实在太吸引人了,加上便捷的交通,我们一定能够发展得很好,所以就决定留下来了。”朱新军回忆说。

“刚开始有点担心招不到人,现在很多人才主动找上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朱新军告诉记者,企业从一开始是只有30人的小公司,发展到拥有300多名员工的软件企业,短短几年间,航盛科技已经成为业界翘楚。

在大运河扬州段,一座座冒黑烟、流污水的高耗能、高污染工厂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像航盛科技这样更智能、更绿色的科技企业。

运河通江达海、沟通世界。浩波千里的大运河,一次次为扬州与世界对话架起了桥梁。

今年9月28日,2020年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在扬州开幕,来自29个国家的500多位中外嘉宾齐聚扬州,分享运河建设的“中国行动”和“国际案例”。这是江苏唯一一家国际性社会组织——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连续第14年举办世界运河城市论坛。

“从文化遗产保护到生态环境修复,从水利航运建设到文化旅游发展,论坛一年一个主题,开展国内外合作对话、分享治理经验。”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秘书长邓清告诉记者,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坚定不移地搭建世界运河城市沟通的桥梁,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贡献运河城市的民间智力和集体智慧。目前,该组织的“朋友圈”已经从最初的13个发展到154个。

近年来,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世界运河古镇邵伯行等活动相继举办。“扬州小调”飘扬“浪漫之都”巴黎;古琴、玉器、漆器三大“扬州工”招牌在法国卢浮宫留下美妙身影。

在不断加入的“国际朋友圈”里,扬州正在用世界语言讲述运河保护的城市故事、中国智慧,让大运河这张金字名片在世界舞台上熠熠生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蒋波)

 

推荐阅读
戴斌 :文化公园·运河旅游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把大运河建设成为文物有保护、文化得传承的国家文化公园样本,建设成为生活高品质、游客可分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间。我们以旅游的名义开发文化资源,也不只是单纯复原历史的时空,而是基于文脉梳理、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让大运河成为沿线省市城乡居民的品质生活空间,也让所有认同大运河、向往大运河的异国他乡的游客方便到访,并获得更有品质的体验。更加令人开心的事情是,纳入国家战略体系的大运河、长城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在设立工作专班、资源普查、发展规划、项目建设等方面已经有了早收清单。
运河文化润扬州 ”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秘书长邓清告诉记者,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坚定不移地搭建世界运河城市沟通的桥梁,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贡献运河城市的民间智力和集体智慧。”沈晓梅说,生态保护修复、经济转型升级和文化保护传承,在三湾产生了叠加效应,昔日城市“洼地”成了“发展宝地”,吸引了一大批绿色科技企业争相入驻。“我们要让‘古运河重生’,争当运河生态治理修复的典范,争当运河文化保护传承的典范,争当运河文旅融合发展的典范。
大运河北起点的华丽转身 本报记者赵洪波、闫汇芳拍摄宋庄镇中心小学学生参观宋庄艺术区元亨利文化艺术示范馆。本报记者赵洪波、闫汇芳拍摄老人在台湖公园舞健身龙。本报记者赵洪波、闫汇芳拍摄生机勃发的北京城市副中心。
浙江交响乐团大型原创交响乐作品《诗路行运河魂》首演 12月11日晚,浙江交响乐团的大型原创系列交响乐作品《诗路行》的首部《诗路行·运河魂》在浙江音乐厅成功举行了全球首演,这也是献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响应“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建设的专场交响乐音乐会。从悠远而有着厚重感的序曲<春风万里拂绿岸>(由乐团作曲家王天明作曲)开始,缓缓流淌着的京杭大运河,仿佛一曲从春秋战国时期走来的、沉淀着历史的清歌,把人们带入了对悠久历史的遐想,传唱着中华民族奔腾浩荡的故事。第三乐章<天下粮仓·颗粒归仓粮囤圆>、第四乐章<运河之桥·长虹卧波渡经纬>、第五乐章<河通达江海·千年新梦述华章>(由乐团作曲家邬娜作曲),则以不同的角度,展现了运河的古今传奇、动人风采:从古时的物质粮仓,到今日的精神粮仓,从南粮北输的漕运通道,到滋养人文精神的世界遗产,丰衣足食一直是中国人民最朴素的愿望,运河两畔的人们是千千万正为冲向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而不懈努力的人们的缩影。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