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大运河北段仅存砖砌码头油坊码头修缮完毕
近日,从河北省文物局传来消息,位于邢台市的大运河北段仅存的砖砌码头油坊码头修缮完毕。此消息一出,引发民众对大运河沿线码头现存状况的关注。有多少处码头被列入大运河遗产点?未列入遗产点的码头现状如何?对于它们,又该如何保护?针对这些关注点,记者联系了大运河沿线城市的相关部门以及专家,展开采访调查。
中国大运河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市。它始建于公元前486年(春秋时期),至13世纪(元朝)发展到顶峰,形成了包含2000多公里人工河道的内陆航运网络,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联系成一个整体,2014年6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共包括27个河段和58个遗产地。
这58个遗产地包括考古遗址、河道景观、水利设施等,然而,码头仅有2处,分别为杭州滨江区的西兴码头和扬州江都区的邵伯码头。
“沧州—衡水—德州段是南运河的一部分。而大运河北段上世纪70年代就断流,大部分相关的码头遗存也逐渐消失。油坊码头是大运河北段的砖砌码头,但它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是国家重点文保单位。”河北省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孙晶昌介绍。
安徽省内的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流经淮北市、宿州市。“此段运河均为废弃河道,部分河床为地下遗址。目前河床以及河堤基本与泗永公路(303省道)重合。”对于安徽段,安徽省文物局文物处处长杨益峰解释,该段的码头基本无存,柳孜运河遗址作为其重要遗址,在第一次考古发掘时以为是码头遗址,但经过第二次考古发掘,确定为石构桥梁遗址。
大运河山东段包括南运河德州段,会通河临清段、微山段等八个河段。山东省文物局文保处工作人员禚柏红告诉记者,该八个河段中也有码头,但未单独列入遗产地。“未列入遗产地并不代表让它自生自灭。在整治河段时,也将其作为河段的一部分进行保护。”禚柏红说。
西兴码头
浙东水运货物的重要集散地
对于西兴码头的源起,浙江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书恒从西兴对记者说起,西兴的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在此筑城扼江拒吴,是越国的重要关隘和军事要冲。公元3世纪成为钱塘江与浙东运河的运口,承担了钱塘江南北两岸水路转运的作用。公元12世纪,西兴的商业、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当时沟通海外的重要通道,公元13世纪成为漕粮北运的重要转运点。
“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其成为浙东水运货物的重要集散地。而大量的货物在此中转,促使一种特殊行业——‘过塘行’的出现。”张书恒说,过塘行相当于转运站,在兴盛时期,发展到70余家,并且各有分工,有经营牛、羊等禽畜类的,有棉花、绸缎等纺织类的,种类繁多。
“20世纪40年代,钱塘江南岸渐渐淤积,西兴码头离钱塘江越来越远,并且随着萧绍公路和铁路的发展,西兴的商贸功能也慢慢衰落,到上世纪60年代基本停航。码头日渐失去了原有的运输功能,逐渐废弃。目前码头的条石踏步依然保存完好,相关水工设施作为遗址完整留存。”对于西兴码头退出历史舞台,张书恒颇为感叹。
2012年9月,国家文物局更新了《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大运河列入其中。西兴码头的修缮整治也提上日程。据杭州市滨江区住建局综合科科长沈蕾鸣介绍,在2012年,滨江区政府就将西兴码头的整治和保护列入当年工作计划,并开展各项整治工程。“我们先后完成了码头的考古挖掘及遗址展示工程;河道清淤、驳坎修复及引配水工程;河两岸截污纳管、违章拆除及立面改造工程;环境综合整治及专题陈列馆建设工程。2013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现场考察,获得高度肯定。”沈蕾鸣表示。
邵伯码头
京杭运河以东对外贸易的主要场所
另外一处列入大运河遗产地的邵伯码头是位于扬州邵伯东堤上的四个古码头,分别为竹巷口码头、大马头、朱家巷码头和庙巷口码头。它们约建于公元18世纪,全部用块石砌筑,是京杭运河以东地区对外货物贸易的主要场所。
这四座码头中,最有名气的是大马头,曾被称为“运河第一渡”“水上城坊”。相传乾隆下扬州时在此登岸微服私访。据记载,道光三年(1823年),林则徐乘官船由北京返江苏,晚停邵伯。扬州署守黄在厚、邵伯司巡检都到大马头迎接。
“从瓜洲北上的船只,当晚可达邵伯,从北方南来的船只,因害怕江上风浪,到邵伯就停泊,邵伯码头因此成了运河南北运输的枢纽。”邵伯文史研究者张允生介绍,到了清乾隆年间,邵伯运河的水运更为发达。北方的大豆、淮盐,南方的茶叶、桐油均到邵伯码头中转。在邵伯镇,为船运服务的锚链、油麻等远近闻名,豆行、饭店等百业兴旺。
“然而,自从津浦铁路通车后,邵伯水上运输逐渐式微,到新中国成立前夕,邵伯水运更趋衰退,邵伯码头也就逐渐废弃,成为遗存了。”张允生说。
“四个古码头目前保存完好。它们宽度为4.50米、2.60米、3.80米不一,所用块石规格为1.48米×0.28米×0.30米、0.78米×0.34米×0.34米、0.97米×0.25米×0.36米不等。2005年6月,江苏省财政厅、旅游局投入50多万元修缮码头踏步石、大马头巷道等。目前已与邵伯大堤一起列入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下一步将加强管理并投入资金维修保护。”扬州市江都区文化馆馆长丁志刚表示。
油坊码头道口镇码头
大运河北段的重要历史见证
位于邢台市清河县的油坊码头,虽未列入大运河遗产地,但是为2013年公布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它是明末以后因运河而兴的集镇水运码头,是中国大运河北段仅存的砖砌码头,具有使用时间长、功能完备(码头设置按运输的对象区分,互不影响)等特点。
历经数百年,油坊码头基本完好,但是因废弃时间较长,被河道内淤土掩埋,某些部位残损。遗产主体个别部位有裂缝及酥碱现象。
为保护和展示这一重要的运河文化遗产,根据国家文物局批复的维修方案, 2014年8月,油坊码头维修保护展示工程开工。据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介绍,此次主要修缮内容为码头以及险工本体修缮保护、防护及环境治理。经过修缮,原有的码头和险工逐步被还原出来。下一阶段,将处理好保护展示与河道功能的关系,在保护遗产价值、体现历史风貌的前提下,结合本段运河输水、行洪等功用,做出全面展示方案。
而像油坊码头一样位于大运河、但未列入大运河遗产地的码头不在少数。河南滑县段是隋唐大运河永济渠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河段保存有道口镇码头。“道口镇码头建于明清时期,一直沿用至上世纪70年代,采用规则的青石块和白灰垒砌而成,部分保存较好。近年来,我们将码头、水闸纳入河道统一划定重点保护区,开展了考古调查工作,在实施本体保护工程后,结合说明牌对其进行了原状展示。”河南省文物局文物处工作人员申丽霞表示。
专家观点
要警惕环境污染、工程建设破坏
“对于大运河,河道是其核心,而遗产点的确定,基本为点随段走。”对于有些码头列入遗产地而有些没有,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遗产部主任赵云解释,只有河段和遗产点结合,才能体现大运河的完整性,所以有些码头不在河段上,或者在河段上但不具备代表性,都没有将其列入遗产点。
赵云认为,大运河码头虽然没有延续之前的功能,但它仍然是当地陆地和河段的重要衔接,在居民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有些还具备再用功能。而某些码头虽然不在27个申遗河段上,但是也会列入大运河总体规划以及所在省、市的保护规划中,对其进行保护。“大运河申遗提名的遗产总长1000多公里,但是总体保护规划中保护的长度为3000多公里,其实整个大运河都是保护对象。”
“大运河和某些文物古迹不一样,有些地方不太起眼,不以为是文物。”提及大运河保护之难,赵云略显担忧,环境卫生方面的问题较多,尤其是北方,河道不通航后,堆满垃圾,码头也随之被埋没。申遗时,环境卫生有些改观,但有些地方情况仍旧不容乐观。另外一些老的码头,可能因为不谨慎的新工程建设惨遭埋没,造成历史信息的丧失。
“要尽最大可能将它们保护起来,并继续使用,码头最初的材料和工艺都要得到保护和传承。”赵云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