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 文化和旅游部 体育总局共同组织举办2021年全国“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活动

发布时间: 2021-06-10 18:32:55 | 来源: 国家发改委 | 作者: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旅游资源,持续提升大运河知名度和影响力,按照《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2021年工作要点》,6月10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文化和旅游部、体育总局,同时在北京、常州两地组织举办了2021年全国“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主会场活动。中宣部、教育部等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省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北京市、江苏省有关同志参加活动。

2021年全国“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活动以“健步走大运,开启新征程”为主题,采用线上和线下、集中和长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贯穿全年。本次全国主会场活动在北京和常州举行,现场采用连线方式同步进行,大运河沿线各省(市)共同参与。上午9时50分,随着各位嘉宾将运河之水共同注入两地主会场启动装置,2021年全国“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活动正式开启,1000余名健身爱好者健步行走于运河沿岸,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感受着大运河的文化魅力和旖旎风光。此次活动还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开发设计了线上活动平台,用户可通过支付宝、钉钉搜索“行走大运河”进入活动页面,在线上“身临其境”领略运河风光、查询运河沿线旅游信息以及与好友共同PK步数里程。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伟大工程,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是我国劳动人民伟大智慧和勇气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展现。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立足职能,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和大运河沿线各省(市),务实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不断打造大运河文化经典品牌,持续创新大运河文化活态展示方式,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

 

推荐阅读
保护流动的文化,古运河重展新颜 检察机关主动融入国家大局,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为引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监督办案优势,保护运河生态环境。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检察院督促保护大运河水上交通安全行政公益诉讼案中,检察机关在厘清监管职责的基础上,通过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推动相关行政机关凝聚共识,共同制订整治方案,联合开展专项治理,消除水上安全隐患。扬州市广陵区检察院通过向相关部门发送检察建议,督促履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职责,开展立体整治,恢复了谢馥春旧址及运河古渡周边环境。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将开馆迎客实行“全员预约机制” 记者昨从“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获悉,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实行“全员预约机制”,试运行期间每日限额10000人入馆参观,本月16日开馆首日限5000人预约进馆。进馆须知凭预约二维码或身份证/市民卡进馆疫情期间,市民游客须在安检处出示“苏康码”,凭预约二维码或身份证/市民卡(一代或二代)进馆。记者体验发现,只需在线填写姓名、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随后对参观日期、进馆时间以及参观观众进行选择,再点击“立即预约”,便显示预约成功,整个过程便捷顺畅。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标志性项目开建 在淮北市建设的“国家文化公园——柳孜运河遗址区建设”项目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为安徽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标志性项目。按照《方案》要求,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到2023年底基本完成。记者近日从淮北市发改委获悉,总投资5.7亿元的“国家文化公园——柳孜运河遗址区建设”项目准备工作基本完成,进入实施阶段,这标志着我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标志性项目在淮北正式开工建设。
“追寻生态大运河”山东媒体行|山东:让千年古运河美如画卷 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太白湖新区分局局长贾治胤告诉记者:“为从根本上改善老运河水质环境,确保老运河入南四湖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老运河尾水截流人工湿地工程采用表面流湿地工艺,利用老运河新建橡胶坝抬高河道水位,拦蓄老运河尾水,并引入工程区,通过在工程区建设表面流湿地,使湿地进水均匀流经整个湿地区,经净化后进入老运河下游河道,实现每年削减CODCr121.8吨、NH3-N24.4吨。侯翠荣告诉记者:“山东将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力求实现大运河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努力把大运河山东段打造成山清水秀、绿色宜居的美丽运河”。卫运河油坊桥断面为聊城市出境国控考核断面,针对卫运河重点问题,聊城市大力开展水源替代、除氟工程建设和生态基流保障等重点工作,2020年卫运河油坊桥断面超额完成消除劣Ⅴ类水体目标,水质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实现了水质提升,推动了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