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江淮晨报消息当前,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在福州召开,世界遗产再次引发关注。2014年,大运河安徽段成为皖北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过去几年,安徽省大力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安徽段建设,在规划编制、遗产保护、项目建设等方面积极开展系列工作。今后,安徽将重点推进柳孜运河遗址等保护工程,打造一批运河文化旅游经典品牌线路。
【顶层设计】抓紧推进一系列规划编制工作
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全长近3200公里,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
大运河安徽段“扼汴水咽喉,当南北要冲”,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重要河段。安徽段西起淮北市濉溪县、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交界处,流经濉溪县、宿州市埇桥区,又经灵璧县、泗县进入江苏泗洪县境内,全长约180公里,其中有水河段约47公里,地下河道遗址约133公里。柳孜运河遗址、通济渠泗县段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近年来,安徽省不断加强安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顶层设计,做好相关规划的编制实施。目前,由安徽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编制的《大运河安徽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已经以安徽省委办公厅名义印发。
今年3月底,淮北市就完成了《大运河淮北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的编制。
除了《大运河安徽段核心监控区管控实施细则》,接下来,安徽省将抓紧推进与大运河安徽段相关的一系列规划编制,比如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河道水系治理管护、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专项规划等,以及淮北、宿州市县层面修建性规划及实施方案编制工作。
【遗产保护】重点推进柳孜运河遗址等保护工程
遗产保护是设立世界遗产的题中之义。近年来,安徽省开展了《大运河沿线文物和文化资源名录》《大运河考古及标志性遗址遗迹展示项目论证及实施方案》制订工作,把握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活态特征,统筹推进整体性、抢救性、预防性保护。
同时,还完成了柳孜运河遗址病害处理工程、大运河泗县段黑臭水体治理清淤工程、柳孜运河遗址保护大棚临时加固维修;启动柳孜运河遗址永久性保护大棚方案编制,及时制止破坏运河遗产的行为。
其中,淮北市组织开展了烈山窑址抢险加固保护工程、淮海战役华东野战军旧址保护修缮工程;宿州市对有水河道两岸各2000米,作为核心监控区进行生态空间管控。
接下来,安徽省还将统筹谋划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以本体修缮、整治环境为重点,重点推进柳孜运河遗址、通济渠泗县段等大运河遗产保护工程,组织编制柳孜运河遗址博物馆、永久性保护设施建设等项目方案。
另外,持续推动大运河通济渠泗县段保护展示工程和泗县运河森林公园项目实施,并开展通济渠泗县段东段、埇桥区朱仙庄镇沿线大运河遗址的考古勘探工作。
【项目建设】柳孜运河遗址环境综合整治明年完工
淮北市发改委相关人士介绍,当前国家文化公园——柳孜运河遗址区建设项目先期开工的柳孜运河遗址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目前正在有序推进,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运河生态修复6400平方米、景区道路建设,以及配套安防监控系统、标识标牌系统等,预计2022年上半年完工。
届时,柳孜运河遗址景区将成为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集科普教育、考古研究、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多项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
其实,这是大运河安徽段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
下一步,安徽省还将推动已列入省“512”计划的21个旅游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在第三批“512”旅游重点项目筛选过程中,围绕大运河文旅做好重点项目遴选,持续加大项目建设投入。
一方面,大力推进大运河项目前期谋划工作,对入库的馆、址、园、遗、点、段等六大类项目,完善项目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土地选址预审、环评等文件材料,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同时,结合安徽大运河实际,进一步做好标志性项目、重大项目的策划谋划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大运河建设。
【文旅】打造一批运河文化旅游经典品牌线路
在文旅品牌打造方面,安徽将推动大运河品牌成为皖北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核心品牌。一方面,以“汴河遗珍·水韵皖北”的大运河安徽段文旅整体品牌为引领,整合楚汉文化、淮河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打造特色化、品牌化旅游产品体系。同时,以隋唐胜迹、运河要冲为主题,打造世界文化遗产研学、华夏历史文明体验、运河古镇记忆传承、运河水工科技研学、运河观光休闲游等运河文化旅游经典品牌线路,在时间和空间维度实现“饱览”运河文化风情,推动运河文明传承。
除了推动开展内线联盟、省际协同、多边合作,今后,安徽还将立足实际,重点提升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研学游、大运河城市主题骑行游、大运河戏曲鉴赏游、大运河专题博物馆探索游等主题文化交流旅游线路,深入开展与国内知名运河城市的文旅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