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因河而生因河而盛——天津传承千年大运河文化再续辉煌

发布时间: 2021-12-03 15:48:18 | 来源: 新华社天津 | 作者: 黄江林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九河下梢天津卫呀,呀儿哟,咿儿呀儿哟;天津还有四面城啊,呀儿哟,咿儿呀儿哟……”在消失了半个多世纪后,日前,天津运河号子在滨海新区汉沽盐业风情游览区内的一艘木船上再次响起。领号的船工唱一句,接号的船工们一边有节奏地敲击着船舷,一边整齐地跟一句。粗犷而有力的运河号子一下就引来游客围观。木船旁,拍摄团队用多个镜头记录下这一幕。

这是天津海河三岔河口一景(2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孙凡越摄

“可算把运河号子留了下来。”组织拍摄活动的西青区档案馆馆长杨鸣起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然激动,为了留下这段历史记忆,他已经苦苦寻访了9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指出,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这对我们多年来开展‘寻根大运河’活动是极大的肯定和鼓舞。”

天津被称为“大运河载来的城市”。京杭大运河在天津境内分为南运河、北运河两段,总长170多公里。其中全长71公里的“北、南运河天津三岔口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天津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任吉东说:“大运河孕育了天津这座城市,更留下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天津运河号子就是其中之一。”

这是无人机从空中拍摄的游船在天津海河三岔河口航行(3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孙凡越摄

不仅如此,任吉东介绍,迄今在天津发现的大运河相关历史遗存有二百余处,包括运河河道,运河上的船闸、桥梁、堤坝,沿岸的衙署官仓、会馆商铺、古驿馆等。文化遗产越是丰富,保护和传承压力也就越大。近年来,在系列政策的支持下,天津下大力气挖掘、传承、弘扬大运河文化。

“自2008年起,西青区就启动了‘寻根大运河’活动,用时4年对区内相关文化遗产进行了田野调查和抢救挖掘。近年来,随着保护力度加强,这项活动走向了大运河沿岸30余个城市。”杨鸣起介绍,沿河寻访考察获得了大量成果,最终制作出十多集电视专题片,出版了《寻根大运河》系列丛书。

2015年,天津静海区建立起天津第一家运河文化博物馆——陈官屯运河文化博物馆。上千件文物和数百幅图片再现了大运河千帆竞发、万舟骈集的盛景。陈官屯运河文化博物馆馆长陶梦振介绍:“自开馆以来,该馆已经接待海内外游客30万人次,成为群众感受运河魅力的窗口。”

天津武清区的北运河郊野公园,红桥区的北运河桃花堤、南运河“天子津渡”遗址公园,西青区的御河景观……一批以大运河为主题主线的文化公园建成,成为天津市民生态休闲游的选择。

在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这是无人机从空中拍摄的御河景观(2020年7月3日摄)。新华社发

“大运河流淌至今,不仅成为天津的文化线,也是天津的生态线。”任吉东说,只有将运河资源的传承保护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才能激发古老运河的生机和活力。

据天津市水务部门介绍,南运河已经成为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向天津调水的重要通道。而北运河武清段经过多年治理后,水环境质量不断提升。武清区相关部门介绍,随着水质逐年改善,鱼类和水生植物逐步恢复,大量黑天鹅等鸟类前来运河“观光”。

令杨鸣起等一大批参与大运河文化传承保护的人士兴奋的是,今年4月,天津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方案获得通过。一个规划占地2800余亩,体现文化传承、文化交流、文化消费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呼之欲出。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杨鸣起说,这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将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公园建设储备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助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生动地诠释文化自信的内涵。”


推荐阅读
明年7月后或可从北京坐船到河北 第二批是行政办公和一些企业,特别是运河商务区边上一些高楼已经拔地而起,虚位以待,我们正在推进,争取明年到后年第二批行政机构搬到副中心。崔述强说,在行政办公方面,第一批北京市的主要党政机关,包括市委市政府、人大、政协还有相关的35家部门165个单位第一批搬到了副中心,有15000人左右。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崔述强介绍,京杭大运河40公里、河北段21公里已经通航,我们现在正在做连接这两段运河的工作,到明年7月以后,到夏天就可以从北京坐船到河北,整段航行60多公里。
巴拿马运河:你的荣耀我的悲伤 而要理解运河区的人口外迁,就必须了解20世纪之初巴拿马运河重要的象征意义,以及美国对拉丁美洲尤其是对拉美热带地区的设想。越是深入探究历史的真相,作者就越发意识到美国在造成巴拿马运河区当地人悲剧上有着不可推卸责任,“这本书讲述的不是一部美国科技的成就史,而是一段以运河区人口外迁为结束、充满了疑虑和失败的历史。在美国人的眼中,这是一群生活在热带地区的野蛮人,需要像美国这样代表着西方文明的国家进行改造。
因河而生因河而盛——天津传承千年大运河文化再续辉煌 令杨鸣起等一大批参与大运河文化传承保护的人士兴奋的是,今年4月,天津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方案获得通过。新华社记者孙凡越摄不仅如此,任吉东介绍,迄今在天津发现的大运河相关历史遗存有二百余处,包括运河河道,运河上的船闸、桥梁、堤坝,沿岸的衙署官仓、会馆商铺、古驿馆等。陈官屯运河文化博物馆馆长陶梦振介绍:“自开馆以来,该馆已经接待海内外游客30万人次,成为群众感受运河魅力的窗口。
高质量推进长江文化和大运河文化建设 “长江与大运河‘一横一纵’在江苏交汇,大运河文化、长江文化以及海洋文化为江苏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共同造就了江苏的繁华。深化长江文化研究,弘扬长江文化时代价值。大运河文化和长江文化资源广泛庞杂,文化知识浩如烟海,需要分门别类加以搜集与梳理。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