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2022年7月京杭大运河将实现京冀60公里通航

发布时间: 2021-12-03 15:46:45 | 来源: 人民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国务院于近日正式公布了《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举措,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12月1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意见》提出北京城市副中心要打造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崔述强介绍,按照规划的要求,未来副中心将建成一个水城共融、蓝绿交织的城市。

崔述强介绍,北京城市副中心水资源最丰沛,以实现“双碳”目标为引领,建设和谐、宜居、美丽的大国首都,高质量打造副中心。概括起来,就是“两个抓手、两个重点、两种力量”。

“两个抓手”,即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清新美丽的生态城市。目前,副中心万亩森林公园有8个,千亩以上森林组团32个,森林覆盖率33%,争取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将达到36.5%。同时,从水上做文章,未来将实现京冀60公里通航。京杭大运河北京段40公里已经通航,河北段20公里也已通航,北京正在进行连接这两段运河的工作。“到明年7月,大家就可以从北京坐船到河北,60多公里的运河通航带动着副中心和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崔述强介绍。

“两个重点”,是指绿色能源和绿色建造。在绿色能源方面,将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的专项行动,严控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多一些新能源的应用。“比如在行政办公区,冬天采暖使用地源热泵,没有使用煤和天然气;夏天空调也是地源热泵,用的是电。今后我们更多引入绿电,风能发电,在绿色能源上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崔述强介绍,绿色建筑方面,副中心今后所有建筑都要达到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

“两种力量”,即政府的力量和市场的力量。政府要带头行动起来,调动发挥科技手段进行科技赋能,推动绿色改造。同时,把市场的力量充分发挥出来。这次《意见》提出,支持副中心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发挥北京绿色交易所带动作用,建设全国自愿减排碳交易中心。在绿色金融体系构建、标准制定、政策服务等方面先行先试,通过科技和市场双向发力,把副中心建设得更好、更美。

推荐阅读
书香盈满大运河畔 2021“聚美潞城”文化艺术节书画展活动举办 中国网北京12月8日讯(记者宋柏霖)昨日,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2021年“聚美潞城”文化艺术节书画展活动暨“咱家书房”潞城阅览室融合书店揭幕仪式在潞城镇文化活动中心“咱家书房”举行。咱家书房正式宣布揭幕活动完成,合影参观。在揭牌仪式中,咱家书房(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聂锦荣发表了致辞,表达了对通州区文化建设活动的关切,对推广全面阅读、建设书香社区的大力支持,以及对“咱家书房”发展前景的美好祝愿。
明年7月后或可从北京坐船到河北 第二批是行政办公和一些企业,特别是运河商务区边上一些高楼已经拔地而起,虚位以待,我们正在推进,争取明年到后年第二批行政机构搬到副中心。崔述强说,在行政办公方面,第一批北京市的主要党政机关,包括市委市政府、人大、政协还有相关的35家部门165个单位第一批搬到了副中心,有15000人左右。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崔述强介绍,京杭大运河40公里、河北段21公里已经通航,我们现在正在做连接这两段运河的工作,到明年7月以后,到夏天就可以从北京坐船到河北,整段航行60多公里。
巴拿马运河:你的荣耀我的悲伤 而要理解运河区的人口外迁,就必须了解20世纪之初巴拿马运河重要的象征意义,以及美国对拉丁美洲尤其是对拉美热带地区的设想。越是深入探究历史的真相,作者就越发意识到美国在造成巴拿马运河区当地人悲剧上有着不可推卸责任,“这本书讲述的不是一部美国科技的成就史,而是一段以运河区人口外迁为结束、充满了疑虑和失败的历史。在美国人的眼中,这是一群生活在热带地区的野蛮人,需要像美国这样代表着西方文明的国家进行改造。
因河而生因河而盛——天津传承千年大运河文化再续辉煌 令杨鸣起等一大批参与大运河文化传承保护的人士兴奋的是,今年4月,天津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方案获得通过。新华社记者孙凡越摄不仅如此,任吉东介绍,迄今在天津发现的大运河相关历史遗存有二百余处,包括运河河道,运河上的船闸、桥梁、堤坝,沿岸的衙署官仓、会馆商铺、古驿馆等。陈官屯运河文化博物馆馆长陶梦振介绍:“自开馆以来,该馆已经接待海内外游客30万人次,成为群众感受运河魅力的窗口。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