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运河千年城 融商百业兴

发布时间: 2021-12-28 15:42:02 |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北京号“北京通州官方发布” | 作者: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日前,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让全球的目光再次聚焦在运河之畔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在即将过去的2021年,随着运河商务区快速崛起在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越来越多的优质商业要素正在这个五河交汇处的“运河金融城”集聚,与之一起快速集聚的不止如运河一般壮美的商务区摩天大楼,还有引领未来中国北方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吹响高精尖企业集结号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助理Chad Futrell在实地走访了运河商务区后说道:“通州让我看到中国对全世界的开放。”

作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重要载体,运河商务区的快速发展恰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活力、吸引力的集中展现。截至目前,运河商务区已有注册企业14765家(其中外资企业88家,高新企业96家,总部企业47家,金融企业260家),注册资本金达3861亿元,企业营业收入762亿元,利润39亿元。回望2021年,区域内现代金融服务产业链和总部经济发展态势已初步形成,如全国棉花交易市场、首钢基金、阳光出行、四季沐歌、普华永道、安塔卫等知名机构在内的高精尖企业,已经纷纷入驻运河商务区,运河商务区正和入区企业一起高速成长。

“国务院发布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吹响了运河商务区进一步发展的集结号。”一名业内人士这样评价道,“意见提出了坚持创新驱动、推进功能疏解、强化规划管理、加大改革力度等多方面要求,全都指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产业税收结构更趋合理

作为承载中心城区商务功能疏解的重要载体,运河商务区正在建设以金融创新、互联网产业、高端服务为重点的综合功能片区,集中聚焦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金融、高端商务功能。2019年至今,运河商务区在产业结构升级方面的举措取得了明显效果。一方面,运河商务区核心纳税贡献企业数量及纳税额连年增加,2021全年形成税收45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5%,远高于通州区年均增长率。另一方面,房地产开发类企业实现“三连降”,从2019年占整体纳税额的79%降低到如今的27.1%。宏观来看,商务区的产业结构正从以地产开发为主逐渐转变为以总部经济和金融行业为主。金融企业实现“三连升”,企业数量从2019年的70家增加到当前的260家,纳税贡献从2019年占整体不足8%,到如今增长至30%,占全区金融业税收57%;总部经济成效显著,企业数量从2019年的4家增加到当前的47家,纳税贡献从2019年占整体不足6%,到如今已经增长至25.6%。

好政策夯实融商兴业沃土

在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运河商务区在2021年不断加强政策创新力度,完善产业配套政策体系,致力于在政策层面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和支撑:为更好服务入驻企业,专门成立了运河商务区产业发展服务公司,致力于扮演好“企业服务管家”、“专业招商机构”等角色,支撑运河商务区产业服务协同;在统一对外窗口方面,设计理念参照世界500强企业的“开放通州”英文网站在全市率先上线,一站式服务中心成功运营,“法治地图”公共法律服务平台顺利上线;在企业帮扶政策方面,运河商务区对标“世行营商环境标准”,从个性化对接、专业化招商、大力度扶持、实用性服务、创新性金融等方面,支持、引导和培育符合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的重点产业,推动优质企业快速发展,更进一步为企业上门赠送“服务包”,已逐步形成一站通办、上门服务、未诉先办的综合服务体系。

专业招商树立亲商品牌

2021年,运河商务区通过组建专业化的国际招商团队,利用“本体与外脑”相结合的方式,发挥了“线上英文招商会”结合“线下城市宣讲会”招商模式的独特优势,利用既有的海外商会及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人民大学等优质校友网络资源,实现了精准招商、口碑招商。

华夏国际智库理事长陶庆华说:“千年之城对外开放擘画新篇,‘两区’建设天下英才建功立业。”

在2021年的服贸会上,城市副中心“两区”顾问委员会正式成立,包括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朱民、长江CEO联盟主席傅成玉、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等在内的首批45位政策战略专家、行业领军人才、高校及研究机构资深学者,开始为包括运河商务区在内的城市副中心各项建设事业提供产业发展、营商环境优化、人居环境提升等方面的专业指导,链接招商引资、全球传播、政策创新等领域的社会资源,从而推动城市副中心建设成为“开放水平更高、国际竞争力更强、区域布局更均衡”的经济开放新高地。

“在Hicool全球创业者峰会上,运河商务区首次提出了‘大运十得,实得大运’‘人才九有,久有人才’等一系列成体系的服务概念,让企业真正有了获得感。”一位企业界人士这样评价道。诸如“交通四通八达、来得了,产业空间充沛、留得下,方向定位清晰、看得清,国际人才集聚、招得着”等简单易记的宣传语,已经在诸多招商宣讲会上给企业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让城市副中心、运河商务区的亲商品牌形象更加鲜明。

产业空间充沛前景无限

作为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运河商务区规划面积20.38平方公里,包括核心启动区、新城金融服务园区、0101街区等三大区域。截至2021年末,运河商务区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项目大部分已基本完工,总计可供应产业空间面积达630.35万平方米,承载空间非常充沛。一行行实打实的记录,描述着运河商务区取得的点滴进步:

累计完成412万平方米建筑体量,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330亿元;

100米以上楼宇19栋封顶;

三峡20家子公司正式入驻;

北京自贸试验区在运河商务区揭牌;

六大商业综合体之一的爱琴海开业……

北京城市副中心“两区”顾问委员会委员、著名艺术家韩美林为运河商务区设计LOGO并寄语运河商务区“东西长城,南北运河,中国制造,世界骄傲”。

未来三年,运河商务区将基本形成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对接国际高标准投资规则体系,力争建成高端金融要素集聚、科技创新生态活跃、专业服务配套完善、应用场景开放多元、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宜居宜业生活环境初步形成的城市空间环境。

运河千年城,融商百业兴,美好蓝图已经绘就,万丈高楼平地而起。千年运河见证了古代农耕文明时期繁盛的通州商贸盛景,也正在见证新时代大国首都运河金融城的崛起,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北京号“北京通州官方发布”记者:刘薇常鸣/摄


推荐阅读
品享千年运河的精彩之“韵” 近年来,江苏大力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深入阐释大运河文化价值,制定出台《大运河江苏段遗产保护规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先后建成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无锡运河数字博物馆、常州大运河记忆馆等,正在重点打造徐州窑湾、苏州古城等10个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核心展示园。大运河是充满历史古“韵”的人文之河。大运河串起了历史的荣耀,承载着当今的辉煌,昭示着美好的未来。
奏响运河“最精彩一段”的绿色新歌 从这个随手抓取的瞬间,不难看到苏州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最精彩一段”的精致和活力。大运河塑造了苏州的辉煌过去,也奠定了苏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优势。9月22日至25日,第三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在苏州举行,展现沿河城市的文旅融合发展的成果,苏州也通过“运河十景”“江南小剧场”和“江南小书场”等项目,展现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苏州段”的阶段性成果,展示了运河“最精彩一段”的初步面貌。
“饮”领“食”尚健康万家 运河畔举办冬至活动 通过冬至节气活动,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将节气文化与诗词、民俗、生活、养生、民乐和运动相融合,让大家置身于其中,切身感受二十四节气文化的力量与独有的文化魅力。中国网讯昨日上午,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在通州区24小时智能文化空间组织开展了主题为《“饮”领“食”尚健康万家——二十四节气之冬至活动》的传统文化阅读体验活动。”中国饮食文化是有着长远历史、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