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续写华章 让千年运河奔涌新活力

发布时间: 2021-12-28 15:42:06 | 来源: | 作者: 周州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千年运河奔流不息,诗意文脉源远流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从“立法保护大运河”到“行走大运河”再到“千问千寻大运河”,传承保护好大运河文化带,是中华文明传承延续的一件大事、好事。我们要高标准、高水平、高品位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守护传承中华文脉写下生动“注脚”。

数字赋能文化、联动协同发力,让运河篇章在“掌上”奔腾、“云端”绽放。流淌千年的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孕育了厚重绵长的历史文脉,是华夏文明历史篇章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千年古运河不但要在中华大地上激情奔涌,更要在“云上”精彩呈现,让古老运河焕发时代蓬勃生机。开凿变迁、水利工程、政治军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古镇古村、建筑园林......运河所经之处,皆有故事与风俗。传播好运河文化、讲述好运河故事,推进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共同探寻探索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新方式,采用融媒体手段,微观而又生动地挖掘运河文脉,精塑鲜活生动的网络传播精品,利用新媒体矩阵形成传播态势,让大众在云端尽享运河之美。

强化文旅融合、打造精品地标,让千年文脉在赓续中奔涌不息、源远流长。江苏段运河拥有世界遗产点22处,串联起吴文化、金陵文化、淮扬文化、楚汉文化等地域文化,悠久的历史,旖旎的风光,便捷的交通,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了大运河文化带丰富的旅游资源。江苏在保护中加强利用,在利用中促进保护,推进运河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一批让群众可触可感、有人间烟火气的精品项目正在运河两岸不断涌现。苏州“运河十景”、无锡环城古运河集中展示带、宿迁运河湾公园等文化地标陆续建成开放;南京、镇江、常州打出“名人”“古镇”等特色牌,江苏努力在全国率先展示出国家文化公园现实模样,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

擦亮运河名片、突出特色优势,让黄金河道在开拓中焕发生机、走向未来。“因运而生,因运而盛”是运河沿线城市的共同传奇,徐州的“大汉雄风、豪情运河”,无锡的“太湖明珠、甜美运河”,苏州的“天堂苏州、苏式运河”......一颗颗璀璨明珠,串珠成线,连线成片,成为大运河文化带高质量建设最契合的“注脚”。一直以来,各地紧密结合运河沿岸实际,以系统性思维做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各项工作,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不断探索,带动着运河流域文化繁荣、产业升级和社会进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闪亮登场......千年运河的文化名片在不断被擦亮,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大运河从历史走来,向未来奔去!它流淌着千年文脉,孕育出文化家园,汇聚着发展动能。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让我们带着匠心,在行走大运河间千问千寻、积蓄动能,让美丽大运河在奔涌中书写新的传奇。


推荐阅读
千年运河绽放灿烂光华 大运河保护基于城市发展,也主动融入城市格局。近日,江苏省公布第八批39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名单,运河城市26个上榜,占了一大半。千百年来,依水而筑、因河而兴的城市守护着大运河。
续写华章 让千年运河奔涌新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传播好运河文化、讲述好运河故事,推进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共同探寻探索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新方式,采用融媒体手段,微观而又生动地挖掘运河文脉,精塑鲜活生动的网络传播精品,利用新媒体矩阵形成传播态势,让大众在云端尽享运河之美。江苏在保护中加强利用,在利用中促进保护,推进运河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一批让群众可触可感、有人间烟火气的精品项目正在运河两岸不断涌现。
品享千年运河的精彩之“韵” 近年来,江苏大力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深入阐释大运河文化价值,制定出台《大运河江苏段遗产保护规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先后建成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无锡运河数字博物馆、常州大运河记忆馆等,正在重点打造徐州窑湾、苏州古城等10个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核心展示园。大运河是充满历史古“韵”的人文之河。大运河串起了历史的荣耀,承载着当今的辉煌,昭示着美好的未来。
运河千年城 融商百业兴 北京自贸试验区在运河商务区揭牌。在即将过去的2021年,随着运河商务区快速崛起在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越来越多的优质商业要素正在这个五河交汇处的“运河金融城”集聚,与之一起快速集聚的不止如运河一般壮美的商务区摩天大楼,还有引领未来中国北方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六大商业综合体之一的爱琴海开业……北京城市副中心“两区”顾问委员会委员、著名艺术家韩美林为运河商务区设计LOGO并寄语运河商务区“东西长城,南北运河,中国制造,世界骄傲”。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