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北运河万余尾鱼苗投放 重构水生态系统

发布时间: 2022-04-26 16:12:34 | 来源: 北京青年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原标题:万余尾鱼苗投放重构水生态系统

近日,1.2万尾鱼苗从北运河北关拦河闸下游钓鱼平台被投放进北运河。它们将在副中心“安家”,并承担起“养水卫士”的重要职责。

春和日暖,万物皆显,正是北京本土鱼类生长的黄金时期。北运河管理处工作人员将运输袋贴近水面,沿着顺风向,把鱼苗轻缓地放入水中。“这种操作是增殖放流的标准技术规程,能够减少机械性损伤,提高鱼苗成活率。”北运河管理处生态科负责人王子龙介绍道,“本次增殖放流主要投放的鱼种是鲢鱼、鳙鱼、鲫鱼,被投放的鱼苗依靠闸坝控制作用,被控制在水体上层,不会顺水游走,算得上是在副中心‘安了家’。”

据本次增殖放流技术顾问、市水科学院流域生态环境研究所的李垒介绍,鲢、鳙、鲫均属于北京本土鱼类,主要以浮游生物、悬浮有机颗粒为食,比如生物残体、杂草碎屑等,而这些东西是造成水体有机污染的来源之一,会消耗水体中的氧气,增加水体浑浊度,影响水体质量和景观。

增殖放流,是以生态方法解决水生态问题的一种常见手段。“为什么要‘增殖放流’?‘增殖’就是增加繁殖,‘放流’就是投放生物。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水体生病了,靠自愈需要的时间很长,所以就通过人工干预、投放水生生物的手段,加快恢复。”李垒说。另一方面,鲢、鳙需要上千公里自然河道环境才能产卵,而目前北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投放这些鱼种能够保证不会造成鱼群的无序繁殖,确保北运河水域生态环境安全。

据市水科学院和北运河管理处近期开展的生态环境调查研究显示,北运河现有鱼类20余种,其中包括北京市地方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5种。虽然品种丰富,但数量欠缺。此次增殖放流主要是通过投放鲢、鳙、鲫等滤食性鱼类,增加鱼类种群数量,滤食水体中的浮游动物及浮游植物,以控制这些浮游动植物在水中过度生长,使水生态系统快速重构,促进河道水生态环境改善。

据悉,自2019年起,北运河管理处连续4年于春季4月或秋季10月在镜河、北运河城市段实施增殖放流,累计投放鱼苗超过4万尾。投放后,北运河管理处不定期走访调查和跟踪监测显示,鱼群投放后成活率优于相关技术要求,水质改善情况显著,初步实现了为运河生态环境修复赋能,保护流域生物多样性的目的。


推荐阅读
留住千年运河的美丽与乡愁 对大第九村大运河民俗文化展馆进行全面修缮,邀请县域内文艺工作者对运河沿线民俗、历史文化进行深入发掘、搜集,并撰写成集,延续运河文脉。垃圾、柴草、破建、丑建、违建、旧建荡然无存,白墙灰瓦、徽派装饰,老堤换新颜,风景美如画。运河沿线的3位“兵支书”与其他街村书记一同带领党员,勇担当、做表率、办实事、开新局,投身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西街党支部书记孙红旗把自家的祖宅拿出来为群众建游园小广场,带病做好迁坟工作,改善河堤环境。
江苏淮阴:绘就运河“新画卷” 下好产业“联动棋” 大运河百里画廊淮阴段围绕清口枢纽核、水工文化片、城河共生带、水美乡村带、生态郊野带的“一核、一片、三带”总体布局,全面打造淮阴文化长廊、生态绿廊、经济走廊。淮阴区立足“世界遗产区、中国网红地”定位,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抢救、发掘、保护和展示工程,推进清口枢纽文化公园和高家堰治水文化馆建设,展示古人治水智慧及水工文化。激活历史遗产,讲好运河故事清口枢纽、双金闸、洪泽湖大堤淮阴段……大运河淮阴段沿线分布着众多历史文化遗产,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遗产区和缓冲区面积超过1万公顷,约占整个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14%。
宿迁志愿者在京杭大运河沿线开展“护绿”活动 4月22日上午,在京杭大运河宿迁皂河段沿线,多名身穿红背心的志愿者正在巡查,发现岸边的垃圾,就会快速捡起。8名志愿者分成4组在京杭大运河沿线绿化带捡拾白色垃圾,消除绿地白色污染,保护河边绿化生长环境。12名志愿者在京杭大运河皂河船闸上游水域,向沿线群众广泛宣传树立河湖生态环保意识的重要性,保护京杭大运河及骆马湖水域环境,推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放河湖“护绿”倡议书,倡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河湖植绿、“护绿”行动。
“千年大运河・文脉颂中华”公益直播暨“世界读书日”专题活动落地北京 大运河是蕴含深厚思想精华的文化遗产,古往今来,无数动人故事在运河两岸发生。刘恩东告诉记者:“大运河是一条‘活着的河’,它的‘烟火气’讲述着原汁原味的中国故事。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