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大运河绿道(城东桥至京江桥段)完成提升改造

发布时间: 2022-06-07 17:04:26 | 来源: 杭州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被遗忘”的运河桥下焕然一新

运河沿岸近日又添一抹新“绿”——大运河(城东桥至京江桥段)绿道改造提升工程,近日顺利完工,并在端午小长假期间开始向公众开放。经过提升改造后,这片草木葱茏的风景线,吸引了不少周边居民前来“探营”。

据了解,本次面向社会开放的绿道东至城东桥,西抵京江桥,全长约900米,总体提升改造范围面积约30000平方米。市运河集团文保建设公司规划设计部负责人张璐说,这次提升的一大亮点,就是在京江桥桥下空间上做的文章,“桥下空间常常被人遗忘,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对此做了一系列提升,相当于是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空间。”跟着张璐走到桥下,新建的悬挑平台贯通运道,“原本市民走到京江桥下,必须要绕到上面市政道路上才能再沿运河走下去,现在我们把这个‘断点’打通了。”景观上采取虚实结合的手法,局部放大节点空间,配以耐荫地被、景观竹与置石丰富整个景致。如今,桥下及周边空间被打造成了集市民休闲运动、运河文化展示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全新空间。

除了桥下空间,滨河公园与园路均在此次工程中焕然一新。比如在改造提升区域,市运河集团打造了一个以茶梅为主题的滨河公园,“之所以选择茶梅,是因为花期长,冬天也能开花。”张璐说,公园上还铺装了240米洗米石园路、650米MC材料的跑道以及面积约1500平方米的活动场地,满足市民游客的运动需求。活动之余,市民还可以在紫藤廊架下休憩。“紫藤在这里已经长了很久,我们这次对原有的紫藤采取了一种创新保护措施。”张璐口中的这种“创新”,是通过在周边搭设脚手架,形成一个独立的支护结构,继而抬升紫藤,让紫藤与原本依附的廊架“微脱离”,再修缮整个廊架,“在最小干预紫藤生长的情况下,满足修缮施工的操作空间,也节约了修缮资金。”


推荐阅读
215公里运河展美丽画卷 为展现梨乡风情,泊头市以梨为媒,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挖掘当地传说故事,对古梨树进行保护,打造了古贡梨园。沧州大运河段总长215公里,作为大运河流经里程最长的城市,随着我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持续推进、运河堤顶路的全线贯通,运河沿岸各县(市、区)加强运河沿线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水变清了,环境变好了,在众人装点之下,一个个特色小镇、美丽乡村连成一条生态玉带。为了在陶瓶上淋漓尽致地展现运河沿线城市厚重的文化底蕴,张府成和刘志甜将中国大运河沿线34个城市的运河风情浓缩于陶艺作品中,以新的方式讲述运河故事,让人们纵览陶器上的运河风情。
大运河绿道(城东桥至京江桥段)完成提升改造 如今,桥下及周边空间被打造成了集市民休闲运动、运河文化展示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全新空间。“被遗忘”的运河桥下焕然一新运河沿岸近日又添一抹新“绿”——大运河(城东桥至京江桥段)绿道改造提升工程,近日顺利完工,并在端午小长假期间开始向公众开放。除了桥下空间,滨河公园与园路均在此次工程中焕然一新。
2022中国大运河非遗旅游大会:遇见大美运河,共享精彩非遗 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深入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好大运河沿线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全面展示大运河文化带非遗保护成就,促进大运河文化带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大运河非遗保护传承利用水平,以“遇见大美运河共享精彩非遗”为主题的2022年中国大运河非遗旅游大会,将于6月8日启幕。与此同时,6月22日,在“大匠至心——传承人对话”沙龙活动中,将围绕非遗中的宋韵之美的主题,邀请织锦、制香、刺绣的传承人进行对话交流,通过作品展览、观点共享、交流探讨等方式,解读“运河文化”与“宋韵文化”中的非遗内涵,展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展现非遗在新时代下的时代使命和蓬勃朝气,促进非遗助力共同富裕。这其中,在中国大运河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线上论坛上,6月8日上午,将以“深化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为主题,邀请相关部门领导,知名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非遗保护单位代表等,共商非遗融合创新与地方特色文化打造,研讨展望非遗助力共同富裕的理念思路和实践路径。
河北省62万亩农田“喝”上运河水 从河北省水利厅获悉,自4月28日京杭大运河实现全线水流贯通以来,截至5月30日8时,入河北省南运河水量达2.9亿立方米。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预计6月15日前,河北省南运河有望维持全线有水状态。省水文勘测研究中心沧州分中心按照全线水流贯通项目要求,在补水沿线布设水质监测断面3个,已累计取样监测9次,运河水质全部符合目标要求。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