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大运河研究是运河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绵延近3200公里,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与古代大运河辉煌灿烂的历史相比,近代大运河在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交通往来等方面的影响式微。伴随着清末漕粮改为折色,漕运废止,以及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工具的兴起,大运河在近代不再是沟通南北的交通要道,治理成效不佳与淤废速度加剧成为其面临的两大困境。无论在史料的搜集、整理方面,还是在研究的深度、广度方面,近代大运河研究均较为薄弱,难以全面、系统、深入地反映出近代大运河的历史面貌。
《近代大运河史料丛编》(下文简称《丛编》)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缺憾。该丛书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院长、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夏锦文和南京图书馆党委书记韩显红共同主编,叶扬兵和全勤担任执行主编,共计50册,收录近代大运河文献36种、26600余页,基本囊括了近代大运河稀见中文文献(包括图书、期刊),可谓详备宏富、洋洋大观。总体而言,《丛编》主要有以下价值。
近代大运河文献的首次大规模搜集、整理。早在清代雍正年间,时人已展开对运河史料的搜集、整理,傅泽洪主编、郑元庆纂辑《行水金鉴》中就收录有“运河水”的史料。道光年间,黎世序等编修《续行水金鉴》,其中也包括运河史料。两书分别对先秦至康熙末、康熙末至嘉庆的运河史料进行了汇编,是了解、研究古代运河的重要资料集。而较早对近代大运河史料展开辑录的是1936年武同举、赵世暹开始编辑的《再续行水金鉴》,其中运河有5卷,收录嘉庆末至宣统年间报刊、实录、水利专书等文献中的运河史料。1944年,武同举编纂《江苏水利全书》,书中第三编“江北运河”与第四编“江南运河”也收录了1936年以前江苏地区运河的许多史料。
1949年以来,运河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较之此前有所推进。1962年,朱偰《中国运河史料选辑》出版,该书依托治河人员的著作、正史、地方志、私人记载等,按时间顺序对清末以前运河史料进行编排。1997年,张纪成主编的《京杭运河(江苏)史料选编》发行,此书汇集先秦至1949年以前运河文献近300种,选录相关条目3190余条。进入21世纪后,运河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日益受到学界重视,相关成果逐渐增多。2014年,王云、李泉主编《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出版,该书是大运河历史文献的首次大规模整理,搜集元、明、清时期关于大运河的专门著作130余种,涉及近代大运河的文献10余种。同年,中国水利史典编委会编《中国水利史典(运河卷一)》发行,收录明、清时期运河文献6种。2015年,《中国水利史典(运河卷二)》出版,汇集了明、清、民国时期运河文献7种,其中3种为近代大运河文献。2019年,叶艳萍主编《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续编》出版,该书继续搜集了元至民国时期关于大运河的专门著作36种以及相关地方志173种。同年,邹逸麟担任总主编的《中国运河志》发行,其中李泉主编的《中国运河志·文献》包含了一些运河史料。不过,在内容方面,上述运河史料集侧重于古代,对近代运河史料的收录相对较少。
《丛编》堪称近代大运河文献的首次大规模搜集、整理,在此基础上,专题式的近代大运河史料搜集、整理工作有望继续推进。据了解,2018年4月大运河文化建设研究院成立以后,便计划全面搜集、整理近代大运河史料,除《丛编》外,还将推出《近代大运河史料汇编》与《近代大运河史料译编》,前者分时段、分类别收录广泛而分散的运河史料,后者编排英文、日文等外文运河史料。作为近代大运河史料集成的第一编,《丛编》把独立存在且史料集中的涉及近代大运河的图书和期刊(含期刊专号)汇集起来,分册影印出版,在思考收录文献范围时,编者未就运河谈运河,而是试图全景式地展现近代大运河的变迁,将所收文献分为水利类、运河类、导淮类。
近代大运河研究的基本史料与重要基石。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1928年,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中指出:“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利用自然科学供给我们的一切工具,整理一切可逢着的史料。”其道出了史料对于史学研究的重要影响。
《丛编》中首次完整影印出版的文献约占篇幅的9/10,具有再造古籍之功。从内容上来看,前述大型丛书虽然收录文献种类颇多,但不少文献仅寥寥数页或数十页,且各丛书彼此收录重复者甚多,尤其遗憾的是一些重要的近代大运河文献未影印出版或未完整影印出版。如《江淮水利公司测量办法汇要》《河务季报》《顺直水利委员会会议记录》《江苏水利协会杂志》《运工专刊》《江北运河工程局年刊》等仅在少数图书馆才有完整藏本,之前从未影印出版过。此外,对一些大型丛书中曾收录过部分内容的运河文献,如《督办江苏运河工程局季刊》共有29期、《江北运河工程局汇刊》共有3期,孙燕京、张研主编《民国史料丛刊续编》以及叶艳萍主编《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续编》并未收齐,《丛编》则进行了全文影印。从体量上来看,《丛编》收录文献数量虽然不多,但50巨册、26600余页的体量并不算少,收录文献在1000页以上者就有5种,《江苏水利协会杂志》《督办江苏运河工程局季刊》更多达4000余页,完整影印出版如此重要的近代大运河文献实属难得。从技术上来看,《丛编》以南京图书馆的底本为基础,广泛搜集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苏州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等图书馆珍藏的底本,利用现代影印技术进行扫描,之后更进行了大量的校对工作,最大程度上确保了文献的完整性、准确性。
《丛编》有利于推动近代大运河研究向纵深发展。学术层面的运河史研究虽然晚于运河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但到民国初年已经展开。纵观百余年来的运河史研究,断代运河史研究集中在春秋、隋、唐、宋、元、明以及清前期等阶段,尤以明、清前期的运河研究成果丰硕,而近代运河研究的代表性成果较少,并不突出。究其原因,与近代运河史料收藏分散、未经整理、难以获取不无关系。《丛编》收录有水系河道示意图、工程设计图表、工作报告、勘测报告、统计报告、治理规划、工程纪实、职员录、经费收支、规则章程、往来文牍、会议记录、运河照片、刊物等多种内容的文献,可为展现大运河在近代的变迁及其与近代社会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打下坚实的史料基础。如内务部全国河务研究会发行的《河务季报》对民国时期大运河的自然环境因素多有描述,可窥近代大运河各段河道、水流量、泥沙含量、淤废等状况之一二;江北运河工程善后委员会驻扬办事处编辑的《运工专刊》分为特载、勘估、堵口、复堤、验收、材料、经费、补录等八个部分,另附图、工程表、工情灾情摄影,是反映民国扬州运河治理事宜的绝佳窗口。可以说,《丛编》是大运河在近代曲折发展历程的真实反映。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一个重要历史依据。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作出重要指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丛编》有助于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发挥大运河历史文献古为今用的功能,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历史依据。
《丛编》可为梳理、挖掘、正确评价大运河文化遗产提供文献支撑,实现大运河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大运河文化遗产分为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与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前者主要包括工程设施、交通工具、景观、聚落,后者主要包括农业文化遗产、思想制度、工程技术、故事传说、民谣、民俗、传统手工艺、表演艺术。《丛编》收录的一些文献能为阐释大运河文化遗产提供文化资源。如《山东南运湖河水利报告录要》保存有不少高清的河道照片、水利工程照片;《运工专刊》载有数幅黑白的水利工程照片、合龙照片,是展现近代大运河工程设施类文化遗产的生动图像;《督办江苏运河工程局季刊》较为完整地记录了1920年至1935年江北运河管理机关的组织结构、规则章程,是梳理近代大运河思想制度类文化遗产的可靠文本。
《丛编》可为构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空间布局和规划分区提供参考。大运河文化带分为核心区、拓展区和辐射区,以江苏为例,大运河江苏段沿线徐州、宿迁、淮安、扬州、泰州、南通、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等11个设区市范围内的45个县(市、区)为核心区,11个设区市的其余区域为拓展区,盐城和连云港为辐射区。这样的空间布局,无疑是在深入分析历史时期大运河江苏段演变历程的基础上做出的合理划分。《丛编》的出版,可为进一步细化核心区、拓展区和辐射区内部的功能分区、协作互助提供历史借鉴,推动大运河文化资源的创新性发展。如《丛编》载有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围绕运河治理展开交涉、磋商的文献,能为今天沿运8省、25个城市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功能定位、协同共建、统筹发展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大运河历史文脉梳理与国家形象建构研究”〈21JZD041〉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