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运河畔建起“城市绿肺” 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生态地标

发布时间: 2022-08-08 16:49:46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走进北京通州大运河南岸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原东方化工厂、东亚铝业等老工业遗痕迹渐渐淡去,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一道靓丽的生态风景线。

8月8日晚,2022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将在通州区城市绿心活力汇(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开幕。今年的文化节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国新闻社主办,北京文物局联合通州区委区政府、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物报社、市委网信办、市发改委、市文旅局、市体育局等单位共同承办。

城市绿心曾是一片化工集聚区,其中就有占地约1.76平方公里的东方化工厂,以及周边63家工业企业。如今,轰鸣的机器已归于沉寂。

公园北门不远处,是原东方化工厂入口,保留了门房和升旗广场等设施,注入了新的社会功能。其中,升旗广场被改造成为展现原厂区布局的沙盘,镌刻时代记忆与风貌。

沿此处向南行走数百米,原东方化工厂核心区已化身为小动物、鸟类提供生活空间的生态保育核。北京北投生态环境有限公司生态环境事业部主管王雅妮表示,北投集团以原厂老工业遗址的生态修复为核心,设立生态保育核。

王雅妮说,将场地再生、生态保育、森林游憩和科普展示的内容融入其中,营造多样动物栖息生境,为小动物、鸟类提供生活的空间。

在公园建设过程中,如何进行环境管控,才能保障游客人体健康和环境敏感点的环境安全?

“北投集团实施了‘五位一体’的环境管控策略。”王雅妮说,包括阻隔覆土+生态恢复+自然衰减+环境监测+制度控制。

同时,为了对东方厂地区进行生态治理,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建成大尺度的城市森林公园,北投集团多次协调调度,组织相关单位深入研究论证,创新提出了生态保育核理念,以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的问题。如今,生态保育核区内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鸟类种类和数量大幅增加。

截至目前,绿心生态保育核区内已监测到约50种小动物在此“安家”。记录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3种,包括灰脸鵟鹰、雀鹰、纵纹腹小鸮;北京市一级保护动物5种,包括大斑啄木鸟、星头啄木鸟等;北京市二级保护动物15种,包括环颈雉、绿头鸭等,保护物种占总物种数56.1%。

作为“五位一体”环境管控策略的一部分,北投集团还科学布置了“上天入地”的监测网络,建立了空气-土壤气-地下水-生态环境的多介质监测体系,动态评估风险管控与生态恢复效果。

“监测结果表明,生态保育核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管控效果和生态恢复效果显著,实现了环境管控目标,也为国家污染场地治理行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性经验。”谈及环境管控成果,王雅妮如是说。(完)


推荐阅读
运河畔建起“城市绿肺” 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生态地标 作为“五位一体”环境管控策略的一部分,北投集团还科学布置了“上天入地”的监测网络,建立了空气-土壤气-地下水-生态环境的多介质监测体系,动态评估风险管控与生态恢复效果。走进北京通州大运河南岸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原东方化工厂、东亚铝业等老工业遗痕迹渐渐淡去,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一道靓丽的生态风景线。北京北投生态环境有限公司生态环境事业部主管王雅妮表示,北投集团以原厂老工业遗址的生态修复为核心,设立生态保育核。
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 北青报记者从论坛了解到,依托大运河沿线的自然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北京市通州区正在积极打造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北至源头岛、南至武窑桥,景区面积约7.23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2.56平方公里,河道长约12.1公里。通州区副区长杨磊介绍说,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是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有力抓手。北青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作为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有力抓手,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完成。
城市绿心打造2.5公里运河故道 彰显运河文化魅力 与此同时,运河故道已成为城市绿心网红打卡点,通州独有的运河历史文化记忆正在城市绿心森林公园里重生。8月8日晚,2022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将在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中的城市绿心活力汇开幕。重现的运河故道是从历史文化研究中深度提炼运河文化元素,参照乾隆年间《潞河督运图》中的漕运场景,设置一故道两柳堤三景区八节点。
北京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年底前免费开放 沿途穿过北关闸桥、千荷泻露桥等10座桥梁,形成景区的水上大环线。沿途穿过北关闸桥、千荷泻露桥等10座桥梁,形成景区的水上大环线。(完)。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