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扬州持续打响运河文化品牌 隋炀帝墓遗址公园年底建成开放

发布时间: 2022-08-17 16:52:38 | 来源: 扬州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昨天上午,“奋进新江苏建功新时代”系列新闻发布会——文化强省建设专场在南京召开。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省文明办与南京市、扬州市有关负责同志出席新闻发布会。副市长刘流介绍了扬州在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中的重点举措,并回答记者提问。

扬州将重点突出社会文明程度提升、突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突出现代文旅产业体系建设、突出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深化四个方面,推出一批与扬州文化地位相匹配、与文化强国建设相适应的文化精品,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培育一批在国内具有竞争力、引领力的文旅龙头企业,持续举办好世界运河城市论坛、东亚文化之都等国际活动,让运河文化成为扬州最具显示度、最有特色的文化标识,不断提升扬州城市的国际影响力。

【运河文化品牌】

运河文化品牌持续打响高起点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

扬州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享有“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美誉。2014年,由扬州牵头的大运河联合申遗项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境内6段河道、10个遗产点成为世界遗产,是大运河沿线拥有世界遗产点段最多的城市。

这十年,扬州融入国家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力度全面加大,保护管理水平持续提升,运河文化品牌持续打响。

在运河文化精细化保护方面,创造性设立运河文化保护缓冲区,高起点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确保“一江清水向北送”。

在运河文化活态化传承方面,扬州加快推进运河三湾风景区核心展示园、大运河非遗文化园建设。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成开放一年来,网络预约持续火爆、参观人数突破百万。今年6月底启动的“运河十二景”评选活动,吸引了各层各界36万多人次踊跃投票、5万多名热心网友献计献策。

在运河文化国际化合作方面,主动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发展壮大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连续多年举办的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在今年上升为国家级论坛。

【文旅融合】

探索新路径、新亮点打造重要支柱产业

随着文化强市建设不断拓展,十年来,扬州始终将文化和旅游业作为扬州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柱产业,探索打造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亮点。

项目招引培育上,成功举办大运河文旅发展推介大会等系列文化产业招商引资活动,重点培育休闲度假、演艺娱乐、工艺美术等八大文化业态,大运河非遗文化园、光线传媒扬州影视基地等12个项目入选省“十四五”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文旅融合发展上,出台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文件,瘦西湖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邗江区沿湖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产业集聚发展上,2021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326.79亿元,占GDP比重4.88%。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个、省级示范基地9个、规上文化产业单位512家、A级景区58家。

【公共文化服务】

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这十年,扬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共建共享,深入实施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提升,加快锻造扬州文化竞争力和城市软实力,全力打造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致力于创作生产文化精品,优秀艺术作品竞相涌现,推出扬剧《鉴真》、木偶剧《神奇的宝盒》等经典作品60多部,舞剧《朱自清》荣获中国舞蹈最高荣誉“荷花奖”,实现了江苏在“荷花奖”舞剧项目上零的突破。

致力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开放图书馆、文化馆各7家,全部进入国家一级馆行列;建成城市书房60多家、乡镇文化站84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333个,“四位一体”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列入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致力于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每年推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2000多场,创造性开展“绿杨人家”等主题文化活动,让群众文化生活“热起来、美起来、乐起来”。

【古城保护和有机更新】

构建起古城保护和有机更新的崭新格局

这十年,扬州秉承“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思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取得重大进展,构建起古城保护和有机更新的崭新格局。

扬州颁布实施《扬州古城保护条例》,编制实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有机更新“1+8”工作方案,精心打造文化博览城、复兴名店老字号、实施名城解读工程,不断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

持之以恒推进文物保护传承,坚持“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理念,全面实施“考古前置”工作。目前,全市拥有文博场馆149处、文保单位52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保单位24处。

聚焦聚力推进文物合理利用,稳妥有序开展文物考古及活态利用工作,建成开放大运河盐商文化展示馆、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展示馆。隋炀帝墓遗址公园将于今年底建成开放。

【纾困解难】

1000万元纾困专项资金促进文旅消费

两年来,受疫情影响,扬州文旅行业承受巨大压力。在落实好中央、省相关政策基础上,扬州今年4月出台《支持扬州文旅企业纾困解难的四项措施》,全力稳住文旅行业发展基本盘。

具体措施为,协调安排1000万元纾困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旅行社、旅游景区、特色旅游饭店、演出经纪机构、小剧场等纾困解难。帮助企业申请省级以上各类补贴1098万元。

最高按100%的比例暂退旅行社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目前已为扬州市内145家旅行社暂退质保金2708.5万元。同时,我们还在全省率先推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网费减免相关政策,减免总费用超过150万元。

在疫情防控总体要求下,扬州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激活文旅行业消费,鼓励各地创新策划各类文旅消费节庆活动。不断优化文旅市场审批服务,对由于疫情原因没能及时换证的企业,及时提供许可证“延期办”服务;对满足条件到期换证的,也可延长半年到一年办理。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和疫情的有效控制,扬州文旅市场正不断回暖。最新数据显示,6月我市接待国内过夜游客近55万人次,恢复到去年同期7成。 


推荐阅读
感受运河文化 传承千年文明 昨天上午,“扬州日报·安利小候鸟之家夏令营”联合广陵区曲江街道文昌花园社区,组织小朋友走进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观摩专题展览,感受运河千年文化的魅力。在“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运河上的舟楫”及“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等主题馆,家长与孩子们一起认真观摩、小声讨论。徜徉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享受清凉、收获知识,离开时,孩子们直喊“没逛够”。
扬州持续打响运河文化品牌 扬州将重点突出社会文明程度提升、突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突出现代文旅产业体系建设、突出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深化四个方面,推出一批与扬州文化地位相匹配、与文化强国建设相适应的文化精品,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培育一批在国内具有竞争力、引领力的文旅龙头企业,持续举办好世界运河城市论坛、东亚文化之都等国际活动,让运河文化成为扬州最具显示度、最有特色的文化标识,不断提升扬州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十年,扬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共建共享,深入实施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提升,加快锻造扬州文化竞争力和城市软实力,全力打造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项目招引培育上,成功举办大运河文旅发展推介大会等系列文化产业招商引资活动,重点培育休闲度假、演艺娱乐、工艺美术等八大文化业态,大运河非遗文化园、光线传媒扬州影视基地等12个项目入选省“十四五”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运河第一闸”附近将添城市会客厅 紫竹院街道具有“一河一院一馆六遗产,八校七所四团四高端”的资源特色,皇家文化、运河文化和民俗文化在这里多元交融,区域文化优势突出。市发改委近日批复了紫竹院街道城市公共空间更新改造项目实施方案。广源闸位于海淀区紫竹院街道广源闸路与南长河的交汇处,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
江苏将打造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典型范例 编撰推出首部中国运河通志——《中国运河志》,打造歌剧电影《运之河》等文艺精品,建成“国字号”工程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设淮安中国水工科技馆,京杭运河绿色航运示范区创建工程建成扬州段、淮安段、苏州段先导示范段……大运河的千年底蕴、时代价值和当代形象不断彰显。南京:打造“博物馆之城”,建设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以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为核心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南京段建设,保护和展示金陵文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保护规划已形成初稿梁勇介绍,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面,江苏在全国率先出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推进方案》,明确了“以沿江县(市、区)为核心区,沿江8个设区市除核心区外的区域为拓展区,其他5个设区市为辐射区”的建设范围,提出文化遗产保护等八大工程、20项重点任务。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