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专家学者共话“传承运河文化 讲好运河故事”

发布时间: 2022-08-25 16:52:06 | 来源: 新华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2022中国世界遗产旅游推广联盟大运河高端对话23日在京召开,与会人士就如何深入挖掘大运河文旅资源、创新大运河文旅体发展模式以及各地大运河相关工作成果进行了交流和对话。

本次活动以“传承运河文化讲好运河故事”为主题,由中国世界遗产旅游推广联盟主办、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刘斌表示,大运河沿线58处世界遗产点为旅游发展提供了精美的世遗“名片”,大运河沿线省市文旅部门有责任、有义务,也有基础联合起来,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一股力量,把大运河文旅资源推广好、把千年大运河文化传承好、把中国大运河故事讲好,进一步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家明指出,大运河历经千年发展,文化底蕴深厚。大运河文化带沿线资源数量多、类型繁、品位高,应创建运河文化旅游综合体,形成规模集聚效应。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表示,大运河文旅文创融合应坚持继承性与民族性、原创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系统性与专题性相结合的原则。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副教授张佑印指出,当下文创产品在开发方面存在实物载体和应用场景同质性强、产品迭代跟不上市场需求变化、设计美感不足、实用性弱等问题,大运河文创产品开发需要立足综合效益,塑造高性价比产品,呼应消费喜好,不断创新。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研究员侯满平认为,保护和传承运河遗产文化可以从注重保护与传承并重、彰显在地文化特色、尊重历史史实而活化、兼顾城乡融合等方面进行。


推荐阅读
武清区着力谱写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新篇章 一是守护岸绿水清环境,打造“健康运河”。三是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活力运河”。二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打造“文化运河”。
专家学者共话“传承运河文化 讲好运河故事” 大运河文化带沿线资源数量多、类型繁、品位高,应创建运河文化旅游综合体,形成规模集聚效应。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家明指出,大运河历经千年发展,文化底蕴深厚。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刘斌表示,大运河沿线58处世界遗产点为旅游发展提供了精美的世遗“名片”,大运河沿线省市文旅部门有责任、有义务,也有基础联合起来,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一股力量,把大运河文旅资源推广好、把千年大运河文化传承好、把中国大运河故事讲好,进一步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
江苏省首批大运河核心监控区国土空间管控细则获批准 针对大运河各段核心监控区,各市结合实际明确了管控分区以及不同分区的用途管控规定、空间形态与景观风貌管控、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管控等要求,着重保护文化遗产,控制建设空间,改善生态环境,将保护与发展相结合,聚焦“治未病”和“治己病”,实现梯度化、差异化管控,以高效务实的举措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贯彻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加强大运河沿线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推进绿色现代航运建设进程,不断优化滨河生态空间,引领沿线产业绿色化发展,构建资源节约、环境优美的人河和谐共生新格局。细化建筑高度管控,明确了限高、限密度的具体要求,并对国家和省规定的大规模新建扩建房地产项目的具体规模予以界定明确。
《苏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条例(草案)》首次审议 当前,苏州正致力于打造江苏大运河“最精彩的一段”,加快推进苏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打造“江南文化”品牌。如何让大运河文化“活”起来,让千年文脉奔涌不息。其中,对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苏州段建设范围、主体功能区和展示体系进行了明确,还对大运河相关文化、体育、旅游等产业发展、文艺精品创作、运河文化宣传、开展志愿服务、融入学校教育等作出规定。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